矿车车厢铆接孔检测技术分析
秦晓 于才
蒙阴县鹏程万里车辆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200
作者简介:秦晓(1992.08-),女,山东临沂人,汉族,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半挂车及矿车车厢自动化制造
于才(1984.12-),男,山东省临沂人,汉族,专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半挂车及矿车车厢自动化制造
摘要:为满足煤炭燃料的供给需求,现阶段采煤、矿产开发等工作广泛开展,相应的矿车设备也广泛投入使用。为进一步保障矿车的使用质量,满足使用需求,应采取合理措施,对关键的车厢部位铆接情况加强管理,分析判断铆接件铆接孔是否存在异常,及时改进存在的不足。避免影响整体矿车的健康使用。因此矿车车厢铆接孔检测技术分析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大量涌现。基于此,简单分析铆接孔检测技术的运用价值,深入探讨相关的运用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矿车车厢;铆接孔检测;铆接管理
引言:近年来矿车在我国各地的煤矿等企业中广泛投入使用,矿车的使用管理工作也在随之升级。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部分工作人员开展管理工作时,在矿车车厢的管理方面仍存在欠缺,未能合理采取技术措施了解掌握车厢的铆接孔情况,影响矿车的使用效果。为改变这一现状,本文围绕矿车车厢铆接孔检测技术的运用,开展具体研究分析。
1.矿车车厢铆接孔检测技术运用价值
1.1提高矿车车厢铆接精度
合理进行铆接孔检测,可以避免矿车车厢铆接部位出现过大的误差,对相关连接件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造成不利影响。例如,可检测分析铆接孔的圆度误差情况,最终的检测结果能够直接反映各铆接件的加工质量好坏,防止影响几何精度。
1.2保障矿车车厢使用安全
矿车车厢的部分关键部位需要使用铆钉连接,检测铆接孔能够及时发现铆钉连接松动等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铆接部位的质量,延长铆接部位的使用寿命,防止铆接部位失效,导致矿车使用时出现安全问题,引发安全事故。
1.3提高铆接孔检测效率
在检测矿车车厢铆接孔时,可利用多种先进的信息化检测技术,同时完成多项检测任务,使铆接孔整体的检测效率进一步提高。如可利用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对铆接孔的平面度、尺寸、同心度、圆度等参数全面检测,与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相比,能满足铆接孔高效、高精度的检测需求。
2.矿车车厢铆接孔检测技术运用要点
2.1参数检测
检测矿车车厢铆接孔时,可提取铆接孔的特征信息,分析铆接孔的几何参数是否处于合理范围内。如可使用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阈值分割技术提取特征,其中阈值分割时,在铆接孔图像中选择感兴趣的背景区域,判断该区域达到最大类间方差时的最佳阈值,之后分割图像,提取特征,检测参数。具体而言需要在铆接孔图像中,设置灰度级数、灰度区间和灰度值,计算灰度值的像素个数和图像的总像素个数,根据计算结果取最佳阈值组合,将整体图像分割、分类,提取特征,主要包括图像平均灰度值、不同类图像的灰度均值等。粒子群优化时,可以分析双阈值分割时的最佳阈值参数。将粒子群初始化处理,并利用寻优目标函数,分析计算粒子的自适应度。
同时可以对铆接孔边缘区域的几何参数进行检测。如可使用孔边缘图像形态学处理技术,将铆接孔的边缘图像膨胀处理,将卷积内核在图像上平移,之后卷积内核所覆盖区域的像素最大值,会替换卷积内核中心位置的像素值,直到完成全部图像的运算。边缘几何参数检测时,还可以使用基于Zernike矩阵的亚像素边缘检测技术,检测过程中可利用Zernike矩阵旋转不变性质特点,结合软件层面检测亚像素边缘,识别出边缘在铆接件图像像素单元内部更准确的位置,最后定位边缘检测参数。
2.2表面缺陷检测
铆接孔长时间使用下,在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表面可能出现不同的质量缺陷,需要及时检测分析,针对性检修处理。检测时可设置目标检测区域,之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技术,采集320个铆接孔表面缺陷样本,采集后利用平移、噪声处理、旋转、明暗度调节、翻转等多种数据扩增技术,将样本规模进一步提升,最终获得1280张铆接孔表面缺陷图像,并使用人工标注工具全面标注铆接孔缺陷。最后清晰明确了铆接孔存在的毛刺、裂纹、凹陷、划痕等表面缺陷,其中存在表面凹陷问题的铆接孔数量最多,为576个[1]。
为避免出现缺陷漏检的问题,可以使用混淆矩阵和YOLOv8模型检测缺陷,其中混淆矩阵中,可利用列数值代表缺陷的虚检数量,利用背景类的行数值,代表缺陷的漏检数量,有效避免划痕裂纹等表面缺陷和铆接孔图像之间对比度过低,而导致漏检问题出现。利用模型可以使铆接孔表面缺陷的虚检率和漏检率降低,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为进一步提高模型检测表面缺陷的有效性,可使用SimAM注意力机制等技术改进模型,在改进后,模型检测铆接孔微小表面缺陷的能力会有所提升,例如,模型可以对尺寸不超过30像素×30像素的部分微小铆接孔表面缺陷样本有效检测。
2.3误差检测
铆接孔检测时可使用多种技术,判断是否存在误差,及时纠正,防止影响铆接件矿车的使用性能、使用安全。例如,检测圆度误差时,可使用CCD相机、滤波等检测设备、检测技术,在检测装置中放入所需检测的铆接件,之后使用CCD相机,采集铆接孔的各种基础信息,提取关键特征,在计算机系统中输入信息和特征值,获得铆接零件的图像信息。获取后识别检验图像的有效性,将已识别的图像信息放置在MATLABA环境中,利用高斯滤波将图像信息去噪处理和图像的二值化处理[2]。为保障误差检测精度,可分析图像的边缘特征,将图像灰度化处理,利用拉普拉斯技术提取灰度化图像边缘特征,输入计算机中,获得图像的轮廓信息,最后使用最小包容区域法,精准评定边缘轮廓圆度误差,根据实际需求判断圆度误差是否处于合理范围内,如果处于合理范围内,可将该铆接件保留。
2.4质量检测
检测铆接孔时,可判断铆接孔的质量是否达标,避免影响各个铆接件和矿车车厢的质量。检测过程中可以首先明确铆接孔的质量要求,如可重点对铆接孔的不同参数实行质量检测,主要包括垂直度、孔径精度、粗糙度、圆度、平面度等。例如,铆接孔的孔径精度检测中,可使用直径分别为4.1mm、5.1mm、6.1mm的铆接孔,对比检测判断铆接孔的极限偏差均为+0.15 0mm左右。圆度质量检测中,可重点关注内孔的圆度公差情况,垂直度方面的质量可根据铆接孔的实际钻孔精度等级判断,如钻孔精度为10级时,对应的铆接孔垂直度需要达到0.05mm,如果超过或未达到该数值,可判定铆接孔的垂直度质量不合格。
铆接孔质量检测时可使用多种检测算法,如可将向量机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结合,使用粒子群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检测铆接孔的几何公差,从精度角度判断铆接孔的质量。检测时输入500组数据训练,最后使用其中的100组测试,同时可利用该技术构建完善的检测模型,将铆接孔的各个参数输入到模型中,并输入100组参数数据测试模型,将最终的测试结果和传统的支持向量机算法相互比对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与粒子群算法结合的改良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更能提高检测精度。
结论:综上所述,铆接孔的质量会直接影响矿车的整体使用质量和使用安全。必须聚焦矿车车厢铆接精度、使用安全、铆接孔检测效率等方面矿车车厢铆接孔检测技术运用价值,探寻参数、表面缺陷、误差、质量等方面铆接孔检测技术的高效运用路径,优化矿车的使用性能和使用质量。
参考文献:
[1]郝博,徐新岩,赵玉欣,等.基于改进YOLOv8的铆接孔表面缺陷检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5(11):1595-1603.
[2]郝博,陈丹丹,杨斌,等.基于机器视觉的铆接孔圆度误差评定方法[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24,(0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