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的核电档案管理研究
李明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 辽宁省大连市 116319
1 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1.1 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 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已进入高度数字化时代。核电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其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相较于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数字化档案管理通过构建结构化、标准化的数据资源库,实现了档案资源的快速检索、高效共享与便捷利用。依据《企业档案管理规定》(2023 修订版)要求,企业需建立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通过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核电企业能够将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到设备运行、维护、退役等全生命周期产生的档案信息进行集中整合,为企业决策制定、技术创新、经验传承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有效提升企业在数字化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1.2 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核电企业档案作为重要信息资产,涵盖技术图纸、运行数据、安全记录、科研成果等核心信息,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推动核电行业进步的宝贵财富。数字化档案管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一方面,通过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档案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能够发现潜在问题和发展趋势,为优化生产流程、提升安全性能、开展科研创新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核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2.1 档案数字化的核心内容
档案数字化是以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为支撑,将传统纸质档案、缩微胶片档案转化为数字格式的系统工程。其核心内容包括:
(1) 数字化加工:通过扫描、图像处理、文字识别、数据录入等操作,将纸质档案转化为可编辑、可检索的电子文件;
(2) 信息结构化处理:依据《企业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GB/T 18894-2016),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分类体系,对数字化档案进行分类、标引、著录,确保信息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3) 档案数据库建设:将处理后的档案信息存储至专用数据库,实现集中管理与高效利用;
(4) 安全与长期保存: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保障数字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用性。
2.2 档案数字化的先进方法
近年来,新兴技术的应用推动档案数字化方法不断创新:
(1) 人工智能技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实现档案自动分类、标引和摘要提取;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图纸、图表进行自动转换,提升处理效率和准确性。(2) 云计算技术:提供强大的存储和计算能力,支持档案数据的分布式存储与弹性扩展,降低硬件投入成本。(3) 区块链技术:通过分布式账本和加密算法,实现档案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可信共享,确保数据不可篡改和可追溯。
3 核电企业电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标准规范与战略规划缺失
当前核电企业电子档案管理存在显著的标准体系不完善问题。虽然国家和行业已出台《企业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等标准,但由于核电业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现有标准难以完全满足企业实际需求。企业内部普遍缺乏具体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导致各部门管理标准不统一、流程不规范,严重影响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在战略规划层面,多数企业对电子档案管理重视不足,缺乏长远发展规划。由于过度关注生产运营等核心业务,对电子档案管理的资源投入有限,未能将其纳入企业整体战略布局,导致电子档案管理与企业数字化转型脱节。
3.2 异质异地备份体系不完善
电子档案异质异地备份是保障数据安全的关键,但核电企业在此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1) 备份策略单一:部分企业仅采用磁盘备份或云存储等单一方式,缺乏多种备份介质和方式的组合应用(2) 异地备份落实不到位:备份数据多存储于同一地区或网络环境,无法有效应对区域性灾难或网络故障
(3) 维护管理缺失:对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缺乏定期检测和维护,存在数据恢复风险
3.3 电子档案开发利用水平较低核电企业电子档案开发利用存在显著不足:
(1) 信息呈现单一:以检索目录和简单文本为主,缺乏深度加工和挖掘;
(2) 检索功能不足:全文检索应用不广泛,影响档案利用效率;
(3) 人才储备不足:缺乏既懂档案管理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4) 系统兼容性差:文档管理系统异构现象严重,数据共享困难。
4 基于数字化建设的档案管理模式优化建议
4.1 树立智能化档案管理理念核电企业应将智能化管理理念贯穿档案管理全过程:
(1) 加强宣传培训,提升全员对智能化档案管理的认知;
(2) 开展专业培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 鼓励创新实践,推动智能化管理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4.2 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依据" 三纳入"" 四参加" 原则,完善核电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
(1) 三纳入:将档案管理纳入企业发展战略、部门岗位职责、项目验收标准(2) 四参加:档案管理部门全程参与科研课题审定、设备开箱验收、项目验收等关键环节(3) 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档案从产生、收集、整理、存储到利用、销毁的全过程监控
4.3 搭建新技术融合应用平台
(1) 人工智能应用:利用 NLP、图像识别等技术实现档案智能管理,通过机器学习进行数据分析预测(2) 区块链应用:构建基于区块链的档案存储和共享平台,保障数据安全可信(3) 大数据应用:整合内外部数据资源,形成知识图谱和分析报告,为决策提供支持
(4) 系统集成:加强与生产管理、设备维护等业务系统的集成,实现数据共享与协同
结论
在数字化背景下,核电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针对当前存在的标准缺失、安全不足、利用低效等问题,通过树立智能化管理理念、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搭建新技术融合应用平台等优化策略,能够有效推动核电档案管理向智能化、安全化、价值化方向发展。未来,核电企业应持续关注技术发展趋势,深化新技术应用,不断完善档案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价值,为企业安全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国家档案局 . 企业档案管理规定 (2023 修订版 )[S].
[2] 国家档案局 . 企业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GB/T 18894-2016)[S].
[3] 林迎迎 . 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应用与发展趋向分析 [J]. 兰台内外 ,2018(04):28.
[4] 韩云丽 . 企业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讨 [J]. 办公室业务 ,2018(18):190.
[5] 刘云川 . 档案数字化建设与企业档案管理研究 [J]. 办公室业务 ,2018(19):111.
[6] 王肖 . 数字化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策略探讨 [J]. 城建档案 ,2018(1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