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润童心 厚植爱国情
邱冬波
浙江省宁波市瞻岐镇中心小学 315100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是人们世世代代巩固发展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单单是教师的责任,还是家庭、社会的义务。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教师,尤其是道德与法治教师需承担更多的责任。
一、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之现状
1. 殚精竭虑显成效
目前,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也可谓是殚精竭虑,所以鄞州区包括我校的爱国主义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对学生升旗仪式时的立正、脱帽、敬队礼的行为观察发现,有 95% 以上的学生能做好,大部分学生能跟着一起唱国歌,知道国歌的全名是《义勇军进行曲》,中国的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国的首都是北京等基本内容。
2. 参差不齐露不足
虽然我区爱国主义成效不少,但仍有不足,在升旗仪式上,虽然大部分同学表现良好,但仍有学生在升旗时打闹、讲话,敬队礼不标准,不唱国歌,不知道“十一”是国庆节、国歌叫《义勇军进行曲》、我国是“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之一等知识,所以进一步加强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已迫在眉睫。
二、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之内容
1. 展现美好中国,了解伟大祖国
所谓“展现美好中国”,就是学会利用现成的《道德与法治》教科书,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辽阔幅员、壮丽山河 , 以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 帮助他们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 就地生活取材,强化道德观念
“就地取材”就是利用现成的《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强化其道德观念。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多样的交通和通信》一节内容时,教材中提到这样一个问题:结合我们的生活体验,想想交通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在教学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畅所欲言。
3. 密切联系生活,渗透爱国教育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那种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因此,当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就可以要求他们先从“爱”自己,“爱”身边的人——父母、兄弟姐妹、老师同学及邻居做起。《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要求学生爱父母,少让父母为之操心;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教导学生爱同伴,与同学友好相处。
4. 教师言传身教,陶冶爱国情操
德育过程是塑造人的心灵和人格的过程。我们作为教育者,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我们的言传身教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例如:我们教师要求学生要语言美、行为美,那么,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不打骂学生,不讽刺挖苦羞辱“学困生”。我们要做到平等和谐地和学生相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要求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三、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之方法
1. 灿烂文化,娓娓道来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辽阔幅员、壮丽山河,老师可以利用地图、ppt、视频等通过讲解、学生参与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国粹教育、国耻教育、国情教育、国策教育、国格教育,引导年轻一代更深刻更充分地认识和了解我们的祖国, 从而强化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
2. 言传身教,树立榜样
国旗升起的时候,要严肃、立正,必须行少先队队礼或注目礼,教师首先要做到站在本班学生的前面,不走动,不聊天;教导他们从小就养成讲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的习惯,老师们先整理好讲台、办公室卫生;教育他们要勤劳勇敢,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老师首先得成为一个有爱的人....
3. 力所能及,心系祖国
结合道德与法治课本,教育孩子们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而不是假、大、空地说教。例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争中,什么是爱国?爱国是医务人员明知前路漫漫,却逆袭而行,战斗在第一线;爱国是凌晨的街道环卫工人清扫每一条大街,消毒每一个垃圾桶;爱国是24小时轮班社区工作人员检查每一个人员,消毒每一层楼道;爱国是工人加班,免费印制抗疫手册;爱国是邮政快递风雨无阻,奔波在运输第一线......
四、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之途径
对新时代的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道德与法治课为“主食”,加以各学科学习、升旗仪式、班会活动课、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小菜”,让学生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时“营养均衡”。
1. 道德与法治课
小学阶段对于人的发展来说, 是儿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阶段。这一阶段对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引导显得非常重要。而爱国主义又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 , 是儿童阶段必须养成的思想 ,《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课程 , 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 , 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 能有效引导学生的爱国思想。
2. 道德法治课与其他教育形式的整合
各学科的教材里有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如名人事迹、英雄故事、爱国诗歌、红色歌曲、国家历史等;在升旗仪式上,面对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聆听激动人心的国旗下讲话;活动丰富的主题班会遇上又红又专的爱国主义教育;当学校的每一墙都“讲述”着先烈及其事迹、爱国主义名言警句及民族文化特色。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历史证明,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抵御外来侵略,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学生,则是建设祖国未来的生力军,让爱国进入他们的骨髓,深入他们的灵魂,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丰富的活动中耳濡目染,最后润物无声,无论何时何地都自觉践行爱国主义。
参考文献:
[1] 贺乐凡主编 .《中小学教育管理》[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 .P194-195.
[2] 班登塔 .《如何在思品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J]. 读与写·上旬刊 .2014 年第 06 期
[3] 何俊玲.《新时期爱国主义研究》.[J]. 科学与财富.2017 年第1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