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白眉长臂猿三定监测成果研究
杨晓娟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隆阳分局 678000
一、引言
高黎贡白眉长臂猿作为高黎贡山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科研价值。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种群数量不断减少。为了更好地保护高黎贡白眉长臂猿,高黎贡山保山管护局隆阳分局开展了“三定”监测工作。本文将对该监测成果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二、监测区基本情况与监测目的
(一)监测区基本情况
高黎贡山动植物种类繁多,是众多古老、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的集萃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青藏高原和印支半岛南北生物迁徙的走廊,同时也是亚热带、温带、寒温带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库和著名的种子植物模式标本产地。高黎贡山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已记载有高等植物 5726 种及变种,动物资源也极为丰富,动物 2774 种(含亚种),其中灵长类 9 种,是中国灵长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就分布在高黎贡山保山管护局隆阳分局下属的赧亢管护站、坝湾管护站、赛格管护站、百花岭管护站管护区域。
(二)监测目的
生存现状分析: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被列入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也将其列为世界濒危保护动物。加强对其监测研究和栖息地保护刻不容缓。
栖息地及种群保护:全面了解辖区内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野外栖息地状况及动态变化,了解种群动态,建立合理有效的巡护路线与制度,为保护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有效方案。
三、监测时段与方法
(一)监测时段
监测工作于 2023 年 1 月 -12 月进行,确保了对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全年的监测。
(二)监测方法
野外调查:在百花岭、赛格、坝湾、赧亢4 个管护站辖区内每月开展一次“三定”监测和保护管理。
走访调查:深入社区村寨,通过走访、访谈等方式与当地护林员、社区群众了解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活动特点和生活习性。
四、监测成果分析
(一)种群分布与数量
根据监测结果,高黎贡山隆阳分局辖区内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共计有 11 群约22 - 23 只,其中独猿3 只。具体分布如下:
赧亢站:有1 群2 只。
坝湾站:初步估计有2 群5 只,1 个家庭(A 群4 只,B 群1 只雄性独猿)。
赛格站:生存着 2 个群体共 7 只(干长岭、猴子休息处区域 1 只独猿,摆老塘区域4 只,空竹洼、刺竹坪区域2 只)。
百花岭站:种群总量4 群,长臂猿数量8 - 9 只,分布于叮当山、茶叶林、羊叉树、场洞河等地点。
(二)活动规律
赧亢站: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每天最低活动时长 7 小时 27 分钟,最长 10 个小时。1 - 3 月活动时长 7 - 10 小时,4 - 6 月基本在 10 小时左右,8 - 10月在 8 小时左右。活动时长与季节和食物丰富度有关,4 - 7 月气候暖和、食物丰富,活动时长较长且海拔偏高;1 - 3 月气候寒冷、食物匮乏,活动时长较短且海拔偏低。
坝湾站:共监听到叫声23 天261 次,鸣叫点距离监测点 300-800 米不等。A 群活动区域在香树管护小组辖区内的象脖子至桥板梁子一带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海拔 2100 - 2600 米;B 群主要栖息在芒棒小组管护责任区的傈僳田岭岗至新寨管护小组管护责任区的小松园一带。
赛格站:听见叫声13 次,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数量的长臂猿。
百花岭站:监测到鸣叫记录 9 条,分布于叮当山、茶叶林、羊叉河、场洞河等地点,栖息地无破坏、人为干扰较小。
五、高黎贡白眉长臂猿面临的威胁
(一)基因交流受阻
由于种群数量严重稀缺,且被公路、农地、村庄等隔断,高黎贡白眉长臂猿之间无法进行基因交流,这对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保护难度大
一部分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只能听见其鸣叫,无法进行实体跟踪,这给保护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
(三)繁殖困难
现在有好几个种群是独猿,无法组建家庭,无法繁殖下一代,这将进一步导致种群数量减少。
六、监测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一)专业知识匮乏
监测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培训学习机会较少,导致在监测过程中可能无法准确识别和记录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行为和特征。
(二)监测工作粗浅
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的开展较为粗浅,监测数据汇总分析能力较低,对监测数据的应用效果不佳,影响了保护决策的科学性。
(三)监测设备落后
监测设备落后,缺少专业的野外监测设备和装备,限制了监测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七、保护管理建议
(一)加强保护研究与合作
聘请专业人员,或与相关高校合作对其进行保护研究,加大资金的投入,如增加红外线相机的布控,采购野外专用录音设备、追踪定位设备、林窗恢复计划实施、绳桥搭建等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准确地掌握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为保护工作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二)强化监测工作
加强辖区内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监测,深入了解其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为保护与研究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通过持续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高黎贡白眉长臂猿面临的威胁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三)加强保护宣传
结合影像保护自然,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等方法有效保护高黎贡山自然资源。通过宣传,提高公众对高黎贡白眉长臂猿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的良好氛围。
八、结论
通过对《2023 年隆阳分局高黎贡山白眉长臂猿监测报告 1》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生存现状依然严峻,面临着种群数量稀缺、基因交流受阻、保护难度大等诸多问题。然而,通过“三定”监测工作,我们获得了关于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种群分布、活动规律等方面的重要数据。为了更好地保护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我们需要加强保护研究与合作,强化监测工作,加强保护宣传。同时,针对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专业知识匮乏、监测工作粗浅、监测设备落后等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保护和研究提供更有力的支持,确保这一珍稀物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延续。
参考文献:
[1] 守护绿色边境的精灵——高黎贡白眉长臂猿 . 张利祥 . 生命世界 ,2024(09)
[2] 低温对云南盈江北部高黎贡白眉长臂猿鸣叫行为的影响. 朱永亮; 周佳 ; 李金发 ; 杨国韬 ; 张利祥 ; 李彭 ; 崔亮伟 ; 管振华 . 四川动物 ,2023(04)
[3] 高黎贡山赧亢东白眉长臂猿活动区秋季潜在可选果实食物研究. 李明会 ; 周伟 ; 李柳 ; 李正波 . 林业调查规划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