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段实践性作业设计探究
李东茹
榆林高新区第四小学 719054
引言
小学低段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培养对学生的后续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的语文作业多以书面作业为主,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而实践性作业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能够让学生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探究小学语文低段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小学语文低段实践性作业设计的意义
小学语文低段实践性作业设计意义重大。于学生而言,它打破了传统书面作业的局限,能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低段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实践性作业以游戏、手工、表演等多样形式呈现,契合其身心特点,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合作,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全面发展。此外,实践性作业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明白语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增强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于教师来说,通过实践性作业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存在的问题
2.1 作业目标模糊,缺乏精准导向
在小学语文低段实践性作业设计中,目标模糊是较为突出的问题。部分教师没有深入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和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设计作业时,只是笼统地提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这样宽泛的目标,却没有具体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各个维度。例如,在布置“制作识字卡片”的实践性作业时,没有明确要求学生通过制作卡片掌握哪些具体的生字,是要求会认、会写,还是理解其含义和用法;也没有说明制作卡片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排版设计能力、色彩搭配能力等。
2.2 作业难度把控不当,忽视个体差异
小学低段学生的个体差异较为明显,在语文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然而,一些教师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没有充分考虑这些差异,作业难度要么过高,要么过低。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难度过低的作业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容易让他们产生懈怠情绪,觉得作业缺乏挑战性,从而失去完成作业的兴趣。比如,在布置朗读作业时,只是让学生简单地朗读课文,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带有感情地朗读、进行角色扮演朗读等。
2.3 作业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活力
当前小学语文低段实践性作业的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活力。很多教师习惯于采用传统的作业形式,如手工制作、绘画、调查报告等,虽然这些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但长期使用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例如,在学习描写景色的课文后,总是让学生画一幅相关的画,或者制作一份手抄报,形式缺乏变化。而且,这些作业形式往往注重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3 小学语文低段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策略
3.1 紧扣教材与生活,丰富作业内容
小学语文低段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实践性元素,教师应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将其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来设计作业。例如,在教授描写四季景色的课文后,可让学生走进自然,观察不同季节里校园、公园中植物的变化、动物的活动,并记录下来。学生可以用画笔描绘出眼中的四季美景,配上简短的文字描述;还能收集不同季节的落叶、花瓣等,制作成标本集,标注上对应的季节和相关知识。
3.2 依据学生特点,创新作业形式
小学低段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喜欢游戏等特点,教师应根据这些特点创新实践性作业形式。比如,开展“语文游戏大闯关”活动,将生字认读、词语积累、句子仿写等知识融入闯关游戏中。设置“生字迷宫”,学生需正确认读生字才能走出迷宫;“词语接龙擂台赛”,让学生分组进行词语接龙,比拼词汇量。还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在学习童话故事类课文后,让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课本剧表演。
3.3 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分层作业
小学低段学生在语文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上存在差异,教师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应实施分层策略。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拓展性作业。如在学习古诗词后,让他们尝试创作一首简单的古诗,或者为诗词配上精美的插画并撰写赏析文字,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文学素养。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布置巩固性作业,如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练习,或者制作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手抄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3.4 多元主体参与,完善作业评价
评价是实践性作业设计的重要环节,应采用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方式。除了教师评价外,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自评可以让他们反思自己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表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如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认真完成任务等。互评则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例如,在完成小组合作的实践性作业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评价内容包括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合作能力、作业完成质量等。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低段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应遵循趣味性、生活性、层次性和综合性原则,丰富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形式,注重作业分层,完善作业评价。通过科学合理的实践性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实践研究 . 郑景景 . 名师在线 ( 中英文 ),2025(16)
[2]“双减”下小学语文趣味作业设计路径. 吴琼英. 天津教育,20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