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情境化作业设计策略
任鑫瑾 吕雅洁
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城关小学 04420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其作业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至关重要。传统的语文作业往往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训练,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情境化作业设计将作业置于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研究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情境化作业设计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多个维度。从必备品格来看,它包含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例如,学生要有诚实守信的品质,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坚守原则;要具备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力量。从关键能力角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2 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作业形式固化单一,缺乏多元创新
当前小学语文作业形式大多局限于书面作业,像抄写生字词、做课后练习题、写命题作文等,形式极为固化。这种单一的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例如,抄写生字词作业,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重复书写,缺乏对字词内涵的理解和运用,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课后练习题也多是围绕教材知识点进行简单重复训练,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和提升。命题作文则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难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2 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应用价值缺失
部分小学语文作业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缺乏实际应用价值。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只注重教材知识的巩固,而忽略了语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例如,一些阅读理解题目,选取的文章题材陈旧、内容空洞,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差甚远,学生难以产生共鸣,在理解文章内容和回答问题时就会感到困难。写作作业也常常脱离生活实际,要求学生写一些自己并不熟悉的事物或场景,如描写古代的战争场面、未来的科技生活等,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和体验,只能凭空想象,写出的文章往往空洞无物。
2.3 评价方式简单粗放,难以促进成长
目前小学语文作业的评价方式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且评价标准较为单一,往往只注重作业的结果,而忽视了作业的过程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批改作业时,通常只是简单地用“ √ ”“ × ”来评判对错,或者用“优”“良”“中”“差”来评定等级,缺乏对学生作业的具体分析和反馈。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特见解,教师往往不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而是按照标准答案来评判,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此外,评价方式缺乏互动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评价,无法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不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也不利于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
3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情境化作业设计的策略
3.1 创设生活体验情境,强化语言运用能力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创设生活体验情境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作业情境。比如,在学习描写季节的课文后,布置“寻找校园四季之美”的作业。让学生走进校园,观察不同季节里校园的景色变化,如春天的花朵绽放、夏天的绿树成荫、秋天的落叶纷飞、冬天的银装素裹,并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
3.2 构建故事想象情境,激发创新思维火花
故事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围绕教材内容或经典故事,构建故事想象情境,设计富有创意的作业。例如,在学习了童话故事后,让学生续写故事。学生可以根据故事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发挥自己的想象,为故事增添新的情节和结局。
3.3 设置问题探究情境,培养批判性思维
问题探究情境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比如,在学习历史题材的课文时,教师可以提出“如果历史事件中的某个关键人物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历史会如何发展”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研究。
3.4 营造实践合作情境,提升综合素养水平
实践合作情境作业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提升综合素养。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开展“班级文化墙设计”活动,让学生分组负责不同的板块,如“经典诗词欣赏”“优秀作文展示”“语文知识小百科”等。
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情境化作业设计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通过结合生活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实践情境等方面设计情境化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情境化作业设计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作业设计的难度较大、教师的指导能力有限等。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提高自己的作业设计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为情境化作业设计的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情境化教学的方法与价值 . 涂世嵩 . 知识窗 ( 教师版 ),2019(07)
[2] 破解小学语文情境化教学现实矛盾的实践探索. 高若宇. 教学月刊小学版 ( 语文 ),2025(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