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对凯蒂猫的赏析与设计元素的研究

作者

吕添英

昆明文理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222

引言

自 1974 年以来,凯蒂猫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卡通形象之一,已经伴随其近半个世纪的生命历程。由日本三丽鸥公司设计出品的无口鼻猫形小玩偶——凯蒂猫已成为日本的国民形象,并衍生出一种世界级的商业品牌形象,不仅应用于玩具、服饰与生活产品,根据该公司统计,凯蒂猫每年相关商品销售总销售额已达 80 亿美元,并且有五百家企业获得了该角色的授权使用许可。与此同时,设计从业者、媒体学者和文化研究人员也从相关设计领域对该角色进行分析和探究。本文以设计元素为本的研究视角出发,综观凯蒂猫形象的设计特色、文化与商业运用,旨在探索该著名卡通形象设计样式及成功奥妙。

一、凯蒂猫的介绍与分析

(1)形象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1974 年,日本设计大师清水侑子设计出了凯蒂猫这一形象,凯蒂猫原在设计时用于小型钱包的装饰图案,其形象设计受到了英国文化的影响,凯蒂猫反映了 20 世纪 70 年代初的日本向往西方文化的精神。虽然时至今日,凯蒂猫的形象变化数次,但其大体形象始终未曾变动。在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凯蒂猫逐渐成为国际化形象,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合作宣传促进了凯蒂猫的文化全球化。凯蒂猫作为一个形象来说并非真正的猫,而是英国小女孩,这种定位为凯蒂猫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前提条件。

(2)基本形象特征的解析

凯蒂猫的形象设计遵循了“少即是多”的原则,对视觉形象进行了简化设计,她的头部占到了整个形象的 2/3 左右,恰好符合儿童头部大小的特点,让人很容易产生喜爱和亲切感。同时,她的红蝴蝶结也是主要形象标识,但却没有任何口型和表情,这样一个有争议性、但很成功的创意是她没有做任何动作的展示,让人们把自己的情绪代入其中,增加了互动性和体验感,因为她本身没有任何动作,所以情绪是中立的,让其在不同环境中活动不会显得格格不入。

(3)文化内涵与社会影响

以凯蒂猫为代表的“可爱文化”(kawaiiculture) 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商业品牌进入日本社会,而成为日本文化的一员。“可爱”已经作为日本社会中的审美规范、社交礼仪、生活方式。在凯蒂猫这里,能够完整地反映这方面的文化价值观念。凯蒂猫进入世界各地后,人们所赋予它的意义也不一样。在欧美国家,凯蒂猫代表了日本文化;但在亚洲地区,凯蒂猫是现代、世界化的代名词。这表明,全球化时代下的文化标记有流动性特征,在精心设计之后可以为任何地方接受、认可。与此同时,凯蒂猫本身始终持中立性,“无言的它”可以穿越各种文化。

二、凯蒂猫元素的提取与应用

(1)核心视觉元素的分解

设计元素可以分解为一些有着象征意义的元素,如椭圆形、黄色鼻头、胡须、蝴蝶结等,所有的元素都是经过设计,极具识别度。尤其椭圆形的基本元素充满了整个凯蒂猫的各个部分,产生了和谐、统一的外观。在颜色的应用方面,最初主要以红、白、黑等颜色作为其主体颜色,经过时间的演化,颜色的种类逐渐增多,但始终维持其辨识度,即便在单色、小尺寸时,凯蒂猫还是能获得其识别性。

(2)设计元素的变体与衍生

以凯蒂猫为原型,拓展出许多相关衍生品,最具标志性的就是穿着不同主题服饰的凯蒂猫,例如厨师服、护士服、公主服等等,通过穿着打扮以及服饰配饰的变化,衍生出新的环境意义,而且也会根据特定的节日对颜色和装饰进行更改;凯蒂猫也与其他文化品牌如迪士尼角色或漫威超级英雄进行合作联名,且其变化也能够带来新鲜的视觉感受与收藏意义。

(3)跨媒介应用案例分析

各式各样的产品都可以灵活使用凯蒂猫的形象元素,无论是在时尚行业的服装、包包、首饰等,不管是采用直观印刷形式还是元素提炼的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在家居用品上,凯蒂猫通常会出现在立体的造型或是图形装饰中;在与科技产品联名的设计中,凯蒂猫的形象元素趋向简洁,尽量留下最易识别的轮廓或蝴蝶结元素。同时要注意不同对象的视觉传达方式,如:儿童侧重于色彩丰富的可爱形态,而成人则多以简洁干练的造型。

三、设计元素的研究及探析

(1)情感化设计原理的体现

情感化设计作为美国设计学者唐纳德·诺曼所提出的理论,不仅适合凯蒂猫的产品形象塑造,更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凯蒂猫形象的受欢迎程度。如在凯蒂猫面部设计上,圆圆的脸庞会萌发人类拥有的想法。此外,作为玩具,凯蒂猫的脸型不带嘴巴,表情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观众可将自己的情绪代入其中,使之更具亲和力。除此之外,凯蒂猫选择暖色调为主色系,并且使用一定对比关系进行色彩搭配,呈现出轻松愉悦的情感。颜色特征具象且简单化更容易被用户感知,是基于人们更喜欢选择视觉上简单的、无需复杂处理便能辨认的内容。

(2)跨文化设计的适应性策略

凯蒂猫具备世界性是因为它易融入不同文化的通用性,它本身没有明确的文化象征,可以适用于不同情景及不同的文化。当凯蒂猫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域进行设计时,它并不是彻底抹除自我来迎合当地的文化需求,而是会以当地特有的文化形式来实现,如中国地区是旗袍化,欧州地区也是其传统的服装。但在设计的差异下,它采用的核心造型仍旧统一,这样一来,它也就成为了具备统一造型的世界性形象。因此,它的全球化本土化战略主要也是借助于“中心稳定,四周可变”的设计理念。

(3)商业价值与设计创新的平衡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凯蒂猫设计的发展历程在商业考量和创意表现之间成功实现了精妙的平衡:一方面保持其关键的形象特征;另一方面通过不断的创意设计以防止消费者厌倦。三丽鸥公司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生产准则以保证授权产品质量的统一性,同时激励他们在规约之下的创造力。此外,对于知识产权也采取全方位的保护,把凯蒂猫的核心造型、要素等都申请为商标,以此防止形象价值的消散。正是因为平衡策略的运用,凯蒂猫既能有其经典形象的地位,又能够吸引更多新消费人群。

结语

可以说,凯蒂猫作为一个设计的成功案例,并不是偶然的,它的设计元素与策略可以说明这个经典动画形象中潜藏的设计思想。凯蒂猫说明了动画形象设计需要在视觉表现上简约,遵循了包豪斯的核心“简而又简”,同时还要在创作中给予作品充足的感情色彩和文化特色,实现对形象价值、商业要求和艺术想象的平衡处理。在当下数字化和国际化环境中,凯蒂猫的设计经验对设计创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可以激励设计师在数字媒介环境中对动漫形象设计进行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建平. 当代卡通形象设计的文化蕴意研究[D]. 湖南大学,2006(11).

[2] ( 美) 肯·贝尔森, 布赖恩·布雷姆纳. 凯蒂猫的商业奇迹[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04, 10.4.

[3] 杨丽媪 . 一只猫的商业传奇 [J]. 现代营销 ( 学苑版 ) , 2007 (1) :75-76.

[4] 陈西源 . 卡通形象在设计中的运用及优势 [J]. 大众文艺 ,2010(21):56.

[5] 林杉 . 浅析卡通形象设计的新趋势 [J]. 艺术科技 ,2019,32(1):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