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评” 一体化视角下初中地理教学创新与实践
杜慧慧
肥城市桃都中学
引言:
初中地理课程既具有自然科学的逻辑性,又包含人文科学的综合性,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教学设计、学生学习和效果评价的关注常常脱节,难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注重教学各环节的协同与融合,以学生为中心,贯穿教、学、评三位一体的理念,为地理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路径。本文通过具体教学实践,探讨在初中地理课程中实现这一模式的有效方法。
一、以系统性设计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设计,教师应在课程设计中兼顾知识逻辑性与学生理解力的契合点,以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地理知识框架。理论上,这一策略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有机结合,同时通过直观的教学方式降低复杂知识的理解门槛[1]。
例如,在讲解地形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通过我国地势分布规律的介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三级阶梯的分布及其形成背景。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借助阅读地形剖面图、分析地形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教师通过学案和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随后结合小组展示与课堂测评,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情况。
二、通过多样化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学习活动的设计需注重实践性和互动性,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和应用知识。活动设计不仅要契合教学目标,还需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合作探究和动态反馈,形成更深层次的认知。这一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并利用学习活动的结果作为评价与改进教学的依据。
例如,在教学河流与湖泊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模拟水文考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分析水系图和整理数据,了解河流对农业、城市发展的意义。通过数据分析和成果汇报,学生在活动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提升了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在活动结束后通过评分量表和小组反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科学评价。
三、借助技术手段优化课堂互动与效果评估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教学设计更加高效、学习体验更加生动。在这一策略中,教师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复杂地理现象的直观呈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同时增强课堂互动性。多媒体教学工具、虚拟现实技术和在线评价平台的融合,使得教学设计能够更加贴合学生的认知需求。例如,通过动态模拟和可视化工具,学生能够看到地形的三维结构或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从而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教师通过这些技术手段,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还能实时收集学习数据,为教学评价提供精准依据。
例如,在讲解黄土高原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包含虚拟现实和在线实验的综合课堂活动。通过 3D 虚拟模型,学生可以“亲历”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观察黄土层的堆积过程及其对地形的塑造作用。在虚拟实验环节,学生模拟不同降雨强度下的水土流失,直观感受地表侵蚀的变化过程。这种交互式的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生态保护的必要性。课后,教师通过在线测评工具收集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程度,结合自动生成的学习报告,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反馈。整体教学实现了从课堂互动到效果评估的无缝衔接,显著提升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四、以区域特征分析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区域特征分析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帮助学生认识区域内部的自然与人文特点,还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策略中,教师以区域地理为基础,通过设置探究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分析区域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教师设计教学任务时需要特别注重与实际问题的结合,让学生能够从地理视角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对区域发展与可持续性的认识也更加深入[2]。
例如,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跨学科探究任务,以“如何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为主题。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地理数据和研究政策建议,全面了解该区域的自然条件与经济特色。在课堂上,学生绘制了资源分布图,并从水资源利用、土地开发与环境污染等多个角度分析区域问题,提出了保护湿地、推广绿色农业、优化产业结构等具体建议。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区域特征的地理知识,还在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设计中深化了理解。最后,教师通过学生报告和课堂讨论,评价其从知识迁移到实际应用的能力,进一步优化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方式。
五、结束语
“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高效的学习路径,还为教师提供了优化教学设计的新思路。通过系统性设计、多样化活动、技术赋能和区域问题分析等策略,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得以全面提升。未来,地理教学应进一步深化这一模式的实践,探索更多创新方式,为学生成长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林琳. 初中地理”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构建的策略[J].2024.
[2] 李绍军.”双减”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J]. 中国地名 , 2024(1):01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