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中开展跨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
陈梅雨
济南稼轩学校 250100
摘要:跨学科教学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观念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开展跨学科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培养其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本文探讨了初中历史课堂中开展跨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旨在为初中历史教师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有效途径
初中历史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推动“历史学科育人功能的发挥与提升”。在新课改背景下,就需要教师反思与分析原有的教学方法,融合多学科的优点,规避可能存在的不足,构建高效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来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提高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质量。
一、初中历史课堂中开展跨学科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过于依赖初中历史教材、教辅内容,往往只是按部就班地讲解教材内容。在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背景下,历史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需要,将历史学科包含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与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实现其他学科辅助历史教学的目标。如初中语文教科书中与历史相关的篇目约占总数的35%,涵盖“诗歌、小说、散文、回忆录”等体裁,可以成为初中历史教学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这些相关学科教学内容的融入,有助于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历史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初中历史课堂中开展跨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精选多元素材
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初中历史教师们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教师们必须以新课程标准为核心导向,深入钻研教材,确保每一堂课都能精准对接教学需求。备课过程中,“备教材”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教师们需细致入微地研读新课程标准,通过反复思考与推敲,精准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力求在授课时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他们还需巧妙地将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相融合,避免盲目追求面面俱到,而是引导学生精准聚焦,从而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样的备课方式,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教师还需要精选多元素材,不能一味追求素材的“多”,而是要做到“少”而“精”。素材的运用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并且注重价值导向,教师需要筛选出合适的各学科素材融入教学中,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宋代经济的发展”时,可以结合《清明上河图》来展现经济的发展、商业贸易的繁荣。在学习“盛唐气象”时,结合语文课所学过的唐朝诗人的诗词,品读其中感情,反映社会变化,也可以邀请学生来演一演诗人们的豪情壮志。这些其他学科课本中有大量的图文资料、地图等,这些典型的资料才是历史素材的重要来源,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它们的内涵并引导学生去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实,掌握历史规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二)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作为初中历史教学中备受推崇的一种教学策略,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精心设计的情境模拟,将抽象的历史知识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记忆。在初中历史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广阔舞台上,情境教学法的引入更是如同一股清流,为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以“贞观之治”这一历史阶段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情境教学法,构建一系列模拟场景,如“唐太宗纳谏大会”、“均田制下的农耕生活”等,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亲身体验唐朝的政治决策过程、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社会民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成为了积极的参与者与探索者。他们通过模拟对话、决策制定等活动,不仅加深了对“贞观之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等历史特点的理解,还能够在跨学科融合的背景下,将历史知识与语文、地理、经济等多学科知识相结合,形成更为全面、系统的认知体系。此外,情境教学法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享受学习乐趣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应积极推广和应用情境教学法,让历史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让历史的智慧之光照亮学生的前行之路。
(三)融入时政热点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家国情怀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有效渗透家国情怀素养,成为教育者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将时政热点融入初中历史课堂,正是对这一时代需求的积极响应,也是对新课改理念的有力践行。通过结合时政热点,历史课堂得以跳出书本的局限,将鲜活的社会现实与历史知识紧密相连,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深化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悟。在学习“五四运动”时,融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相关内容,不仅能让学生深刻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还能通过学校举办的庆祝活动和网络媒体上的励志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新青年的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历史课堂的内容,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探讨“全方位外交”时,将“一带一路”的时政热点与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相结合,不仅展现了中国外交的辉煌成就,更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始终致力于和平、独立自主、合作发展的决心。通过播放中国外交天团的外交风采视频,学生仿佛穿越时空,与开拓者们并肩前行,感受到时代精神的传承与发扬。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更激发了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结语
初中历史跨学科融合教学符合教育发展趋势,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也顺应了快速发展的社会对具备历史核心素养人才的需要。在跨学科融合教学视域下,教师需要不断提升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的实效性,以此来增强学生历史素养,同时提升思想道德修养,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参考文献:
[1]阮圳钦.开展跨学科教学提升初中历史教学实效性[J].名师在线,2024,(29):20-22.
[2]孙璇.跨学科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路径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19):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