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评” 一体化实践探究

作者

陈幼玲

南安师范学校附属鹏峰小学

引言

“教—学—评”一体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学习与评价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情感体验,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评”一体化的意义

(一)提升教学实效

一体化模式强调教学、学习与评价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促进,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活动始终朝着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前进。通过评价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二)增强学习动力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高度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致力于构建一个充满活力与互动的学习环境。在这一模式下,教师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创意写作等,以及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当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不断尝试、探索并取得进步,真切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成就时,他们的内心会涌起强烈的满足感和动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习作学习中,这种正向反馈不断循环,最终形成一个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一体化模式积极倡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一举措具有深远意义。在自我评价中,学生需回顾学习过程,审视自身表现,这能有效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使其明确优势与不足。相互评价则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学会批判性思考,分析他人的长处与短板。通过参与评价过程,学生能更清晰地洞察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而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灵活调整学习策略,在持续的实践与反思中,逐步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策

(一)明确目标,导向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教师在开展四年级习作教学时,需紧紧围绕核心素养来明确习作教学目标,以此确保教学活动始终聚焦于学生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鉴赏和文化理解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以“记一次游戏”这一主题教学为例,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进行了全面考量。在语言运用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细致描述游戏的具体过程和人物的不同表现,锻炼学生清晰表达与生动描绘的能力。对于思维发展,期望通过让学生参与游戏设计和规则制定,激发他们的逻辑思维,使其学会有条理地规划,同时培养创造力,鼓励在游戏中融入新颖元素。在审美鉴赏层面,引导学生去欣赏游戏中蕴含的美,像团队合作时成员间的默契、公平竞争所展现的良好风尚等精神之美。而在文化理解上,教师会借助此次习作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各具特色的游戏,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丰富文化认知,使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整合内容,促进学用结合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资源整合的作用,将教材内外资源巧妙融合,把阅读与写作、生活与习作紧密联系起来,为学生搭建起丰富的写作素材库和生动的情境体验场。以“记一次游戏”的习作教学为例,教师精心整合了相关资源,不仅选取了《记一次游戏》的优质范文,还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范文。在分析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从结构布局入手,探究文章如何开头引人入胜、中间条理清晰地叙述游戏过程、结尾画龙点睛地总结感受;品味范文生动准确的语言,学习如何运用形容词、动词等让描写更鲜活;琢磨其精妙的表达技巧,如怎样设置悬念、如何细腻刻画人物心理等。此外,教师还积极组织班级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游戏中,去体验游戏的紧张刺激、欢乐有趣,真切感受游戏过程中的点滴细节。通过这些举措,学生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在真实的情境中激发了创作灵感,为写出精彩的习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多元评价,激发学习动力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将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有机结合,高度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以此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当习作完成后,教师有序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活动。学生首先依据明确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习作展开深入剖析,从内容完整性、语言表达、结构逻辑等多个维度审视自身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这一过程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强化自我认知。随后,学生互相交换习作进行互评,在欣赏他人作品的过程中,学习他人的长处,发现不同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技巧,拓宽自身的写作视野。教师则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进行全面且细致的审视,针对每个学生的习作给予精准、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明确改进方向。

(四)反馈调整,促进持续发展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需密切关注评价结果,依据评价结果及时且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为每个学生提供贴合其需求的个性化指导和支持,全力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与进步。以“记一次游戏”的习作教学为例,教师在批改学生习作时发现,部分学生在描述游戏过程时存在明显短板,内容缺乏细节,语言不够生动。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教师迅速调整教学策略,在课堂上专门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同时,教师还精心挑选并提供相关描写技巧的讲解以及优秀范文供学生学习借鉴。此外,教师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为下一次习作蓄力。

结语

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不仅是对传统习作教学的一次深刻变革,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采用多元评价以及及时反馈调整等策略的实施,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彰显,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发展水平、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易顺昌.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深度习作教学策略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4,(03):150-152.

[2] 赵蕾 .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点探讨 [J]. 华夏教师 ,2024,(06):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