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在阅读教学中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夯实立德树人基础

作者

张小云 何青云 郝荣芳 侯彩云 葛蕾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民族小学 010300

一、注重阅读教学与民族文化背景知识的融合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引导孩子们认知真善美,从小坚定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培养团结拼搏的奋斗精神,为助力实现教育强国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基础教育阶段,注重阅读教学与民族文化背景知识的融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力量,以民族文化精英的生动感人事迹,滋养孩子们的心灵,鼓励小学生以此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学好知识报效祖国。以民族文化精神力量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坚持民族文化精神导引下的阅读教学延伸拓展。通过有效的课内外阅读指导,多渠道焕发小学生的健康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强化自主阅读意识,把品德教育与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工作融合起来,有利于强化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在民族文化精神导引下,实施阅读教学与民族文化精神传承的融合,能够在思想道德、能力培养、个性发展、精神文化生活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文学作品又集中了民族文化的精华,蕴藏着非常深刻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通过阅读教学延伸拓展,将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学生的素质教育有机融合,能够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民族文化精神传承与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融合

(1)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萌芽状态,尤其小学的高年级阶段,通过阅读加强孩子们认知方面的引导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网络传播途径、游戏、娱乐等方式的繁杂,各种文化风尚在客观上对孩子们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更需要持续努力关注,通过民族文化精神导引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延伸,不断丰富孩子们的语言文化知识,同时,要进一步对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文化哺育,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具有更加有效的促进作用。

(2)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倡导实施“思政一体化与语文学科融合”的教育教学发展理念,将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学生素质教育工作融合起来,做好教书育人工作,通过阅读教学,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借助多媒体技术优势,引导学生认知、感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的动人故事,以民族文化智慧为精神力量,提升新时代小学生的品德修养。在课内外阅读教学实践中,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强化民族自尊心,为助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夯实人才培养基础,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定理想信念保障。

(3)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孩子们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语文教师要发挥自身优势,以良好师德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从培养人才的长远目标考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注重文化品质教育的影响力,把阅读教学与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工作实效融合起来,通过文化启蒙的方式和文学情感的力量,切实帮助每一个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灵魂深处引导学生向着理想目标前行,为祖国未来的兴旺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强化阅读教学实效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

基础教育阶段更加注重精神文化品质的滋养教育作用,强化阅读教学不仅能够巩固语言文化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品质,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研究者不仅关心语文教学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实践,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也注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效果,教师不仅要实时指导阅读方法,尤其在网络化全覆盖、出版物琳琅满目的阅读视野下,必须加强正确的引导,选择适宜小学生阅读的具有精神营养价值的好作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愉快地阅读优秀作品,逐步拓展丰富的知识领域,从中汲取精神文化滋养,夯实语言文化基础,使其成为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时代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在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阅读优秀文学作品能够提高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陶冶文化情操,培养健康情趣,提升道德修养。在阅读过程中强化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注重把阅读教学与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融合起来,以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播为先导,加强对优秀作品的阅读与教学辅导工作,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由于,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教师还是家长,唯分数论的观念已经长时间左右着教育教学方式,要使教育教学方式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必须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抛开传统观念的束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结合生活实践把教材中的难点尽可能趣味化、形象化,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精神的力量。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程序和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为要点,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中心,构建以民族文化为精神滋养的阅读教学情境,尽最大可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小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的讲解,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有利于夯实人才培养基础,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阅读教学要从改变思想观念入手,探索有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有益的创新途径。

结束语:

民族文化精神导引下的阅读教学,目标明确指向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道德情怀,可以让学生深刻领略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动力。语文教师要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优势,营造趣味化阅读教学情境,培养孩子们的良好阅读习惯,同时要加强阅读引导,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通过阅读教学与民族文化精神传承的融合实践与探索创新,提高小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综合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俊 .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文学经典阅读 [J]. 语文学刊 .2004(04)

[2] 彭彪 . 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程内容融合研究 [J]. 新智慧 ,2019

[3] 王莉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的传承和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 ,2019(12)

(注:本文系鄂尔多斯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民族文化精神导引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对策研究》的阶段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2024JGH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