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生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诗意耕耘与绽放
荣云
沭阳县如东实验小学 223600
一、引言
作文教学,宛如语文教育大厦的支柱,承载着培养学生语言运用、思维发展、情感表达等多元能力的重任。在小学阶段,扎实开展作文教学,不仅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筑牢根基,更对其未来的学业发展与综合素养提升意义深远。然而,审视当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实状况,诸多困境如荆棘般横亘在前行之路上,亟待教育工作者披荆斩棘,探寻破局之法。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剖析
2.1 写作兴趣低迷
在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笼罩下,命题常由教师一手包办,且多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兴趣范畴。诸如 “我的理想”“一件难忘的事”等陈旧命题,反复出现,难以点燃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教学过程侧重写作技巧的机械传授,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情感需求与个性表达,致使写作沦为枯燥乏味的任务,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兴趣的火种逐渐熄灭。
2.2 写作内容空洞
小学生生活阅历尚浅,加之缺乏有效的观察与积累方法,导致写作素材极度匮乏。课堂上,教师未能充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细节、体悟生活百态,学生写作时往往绞尽脑汁,只能拼凑一些空洞无物、千篇一律的话语。写春天便是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写母爱就是 “妈妈冒雨送我去医院”,缺乏真情实感与独特视角,文章宛如无根之萍,难以打动人心。
2.3 写作指导失位
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写作方法的指导浮于表面,蜻蜓点水般提及一些诸如 “开头点题”“结尾升华” 等笼统规则,未深入剖析不同文体、不同主题的写作要点与技巧。在学生写作过程中,也未能及时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与反馈,学生犹如在黑暗中摸索,不知如何下笔,更难以在写作中提升能力。
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优化策略
3.1 点燃兴趣之火,开启写作之门
3.1.1 创设趣味情境
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在教授写动物的作文时,组织一场 “动物模仿秀” 活动,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形态、动作、叫声,在欢乐的氛围中观察动物特点,激发写作灵感;学习写景作文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各地的壮美山河、秀丽风光,配以悠扬的音乐,将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情境,使其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3.1.2 开展游戏化写作
设计 “故事接龙” 游戏,教师给出故事开头,学生依次接龙续写,每人续写一段,情节需连贯且有新意;举办 “词语编织故事” 活动,教师提供一组看似毫无关联的词语,如 “城堡”“魔法棒”“小精灵”“暴风雨”,让学生发挥想象,将这些词语编织成一个精彩的故事。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感受写作的乐趣,爱上写作。
3.1.3 鼓励自由创作
打破命题的束缚,每周设定一节 “自由写作课”,让学生随心所欲地书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是生活中的趣事、对某个问题的独特见解、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奇思妙想等。教师只在一旁给予必要的引导与鼓励,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让学生在自由创作中释放写作潜能,找回写作的热情。
3.2 广聚素材之源,充盈写作之库
3.2.1 引导生活观察
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教师可布置 “每日观察任务”,如观察一朵花的开放过程、记录家人一天的表情变化等,并要求学生用简单的文字或图画记录下来。定期组织 “观察分享会”,让学生交流观察心得,互相启发。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如菜市场的喧闹、街头艺人的表演等,从平凡生活中挖掘独特素材。
3.2.2 拓展阅读积累
在班级设立 “图书角”,提供丰富多样的书籍,涵盖童话、寓言、科普、文学名著等不同类型,鼓励学生课间、课余广泛阅读。开展 “阅读打卡” 活动,学生每读完一本书,撰写简单的读书笔记,记录好词好句、阅读感悟。定期举办 “读书分享会”,学生分享自己近期读到的好书,交流阅读收获,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素材,拓宽写作思路。
3.2.3 组织实践活动
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学习写植物时,带领学生到校园花园、植物园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开展 “小
小美食家” 活动,让学生亲手制作一道美食,记录制作过程、品尝感受,为写作积累真实而鲜活的素材。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丰富写作内容。
3.3 精筑指导之基,提升写作之能
3.3.1 细化方法指导
针对不同文体,进行细致的写作方法指导。教写记叙文时,详细讲解如何设置悬念、安排情节起伏、刻画人物形象;教写说明文时,重点指导学生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清晰准确地介绍事物特征。通过具体的范文分析、写作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写作方法。
3.3.2 实施过程指导
将写作过程划分为审题立意、构思选材、起草写作、修改完善等阶段,在每个阶段给予针对性指导。审题立意阶段,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确定写作主题与中心思想;构思选材阶段,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筛选合适的素材;起草写作阶段,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不必过于拘泥于语法错误;修改完善阶段,指导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修改,提升作文质量。
3.3.3 强化个性化指导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其尝试创新写作手法,挖掘深刻主题;对写作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耐心与帮助,从最基础的语句通顺、表意明确开始指导,逐步提升其写作水平。通过一对一辅导、小组帮扶等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优化的意义
4.1 促进语言能力提升
通过优化作文教学,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激发表达欲望,在广泛的阅读与生活积累中丰富语言素材,在精细的写作指导下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从而能够更加准确、流畅、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与水平,为今后的语文学习与人际交往奠定坚实基础。
4.2 推动思维发展
作文创作需要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分析、综合、想象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生活、构思作文,鼓励学生创新表达,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与深刻性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4.3 培养情感表达与价值观塑造
作文是学生情感表达的重要窗口。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情感,并通过文字抒发内心感受,能够培养学生细腻的情感感知能力与真挚的情感表达能力。同时,在对作文主题的挖掘与探讨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让学生在写作中实现情感的升华与心灵的成长。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深入剖析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优化策略。通过点燃兴趣之火、广聚素材之源、精筑指导之基、巧设评价之翼,能够有效破解当前作文教学中的困境,提升作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写作能力与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加强作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生活实践的融合,拓展作文教学的边界,让作文教学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助力学生在写作之路上自由翱翔,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王崧舟。作文,唤醒生命的成长 [J]. 小学语文教学,2023(10).
[3] 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 [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24.
[4] 窦桂梅。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探究 [J].课程・教材・教法,2024(08).
[5] 于永正。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作文教学卷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4.
[6] 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
[7] 张光璎。张光璎老师教作文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
[8] 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