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宣明往范 昭示来学

作者

李瑞 周春蕾 张英军 吴建沙 李海涛

邢台医学院 河北邢台 054000

作为一门传统医学,中医学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但也面临着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和现代医学的冲击。中医学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学习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在面对繁杂的中医理论以及复杂的诊疗技术时,学生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勇于迎挑战。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中医学教学也面临着不断更新和完善的需求。教学者们开始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而推陈破旧的创新精神体现在不断突破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中医学教学过程中,浸润着济世救人的仁医情怀,这种情怀源自中医医生对人类疾苦的深刻体会和对生命的珍视,让学生深刻领悟到中医精神的核心是以悲悯之心对待患者,以治人如治己的态度对待医学教育。下文将从三方面对中医学说课程的教学特色进行总结归纳。

1 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

1.1历史渊源

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是中医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品质,它代表着中医学教育者对传统医学知识的深入探索和对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努力。在中医学教学过程中,中医学教育者们始终坚持着这一精神,不断探索中医学的历史渊源,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学。

1.2传承与发展

中医学教学过程中的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是中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为中医学教学过程中的质量提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医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中医人才。

1.3理论体系建构

在中医学教学过程中,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是至关重要的。这种精神来源于对中医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在构建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时,需要不断深入探讨和研究。理论体系建构要立足于充分理解中医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深入挖掘中医学的传统经典文献。通过对经典文献的研读和解读,才能准确把握中医学理论的精髓,构建起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

1.4学术研究与实践经验积累

在中医学教学过程中,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术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是培养这种精神的重要途径。

学术研究是中医学教学中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的一种体现。通过对中医理论和经典著作的研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医学原理和方法。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学术研究还能够促进中医学的发展,为中医学的传承和创新做出贡献。

2 推陈破旧的创新精神

2.1 挑战与变革

中医学教学过程中,挑战与变革是不可避免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学领域也在不断演变和更新。传统的中医学教育模式虽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也面临着时代的考验。因此,中医学教育需要敢于面对挑战,勇于进行变革。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中医学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2.2 新知识与新技术引入

在中医学教学过程中,推陈破旧的创新精神是关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引入对于中医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新知识的引入可以使中医学教学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传统中医学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但在现代医学的背景下,有必要不断引入新的知识,建立起更科学的中医学体系。通过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

2.3 创新实践与成果转化

在中医学教学过程中,推陈破旧的创新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们积极开展创新实践,并将其成功转化为实际成果。

创新实践在中医学教学中体现为教师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积极尝试借助现代技术和教学工具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他们利用多媒体、虚拟实验室等先进设备,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身体验中医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使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

2.4 学科交叉与综合创新

在中医学教学过程中,推陈破旧的创新精神是一种关键的驱动力量。为了不断提高中医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育界一直在积极探索和推进学科交叉与综合创新。这种创新思维的引入,为中医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发展方向。

学科交叉是推陈破旧创新精神的一种表现。中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许多交叉点和相互关联之处。通过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中西医结合等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可以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还有利于学生跨学科的思考能力和研究深度。学科交叉既有利于中医学在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3 济世救人的仁医情怀

3.1 中医伦理与职业道德

中医学作为一门以治疗、保健、防病为目的的医学系统,中医注重从整体、个体、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促进人体健康与和谐为己任。中医伦理与职业道德则是中医医生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准则和规范,体现了中医医生作为仁医的使命感和对患者的责任心。在教学过程中,中医医生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培养学生关心患者、关注社会的情怀与责任感,传承中医的精髓,推动中医学的发展与创新。

3.2 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

中医学教学过程中的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凝聚着教师们对于医学的无尽追求和热爱。而在这种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背后,是浓浓的仁医情怀。这种情怀源自于传统中医对于人的关怀,对于生命的尊重。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医德医风,强调以人为本,将患者视为亲人,尊重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建立起一种温暖亲近的医患关系。

3.3 社会责任与公益行动

在中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不仅传授医学知识和技术,更是传承了浓厚的人文情怀。中医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注重的不仅是医治疾病,更是重视医者与患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仁者爱人,中医医生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时刻怀着对患者的怜悯和爱心。他们不仅仅是医治疾病的行医者,更是心怀仁者情怀的救人者。

3.4 人文关怀与患者体验

在中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们始终怀揣着一颗济世救人的仁医情怀。中医作为一门古老而精深的学科,不仅注重疾病的治疗,更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人文关怀与患者体验在中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人文关怀强调的是医生对患者的关注和尊重。在中医学教学中,教师们常常强调学生要真心关心患者,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心声。这种关怀体现在教师们的言行举止中,例如在诊室中,教师们会细致地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细节,同时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感受。

课题名称:宣明往范,昭示来学—论中医学的课程思政教学特色

课题编号:XTSXZZ2024012

参考文献:

[1]郭芙莲. 启发式教学法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4):96-97.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4.04.062.

[2]郭芙莲.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6):62-63.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3.06.042 .

[3]迟宏罡,邹颖,张慕韶. 研讨式教学法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3):401-402.

[4]南丽红,王维,杨柯,等. 基于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药理学"三维三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探索[J].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6(5):80-84. DOI:10.19288/j.cnki.issn.1000-2723.2023.0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