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南气田集输处理站贫液换热器结垢治理技术原理与应用
宁哲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摘要:松南气田集输处理站的贫液换热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矿物沉积、化学反应及温度变化,易发生结垢现象,导致换热效率下降、能耗增加,甚至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贫液换热器结垢的成因及影响,探讨了当前主要的结垢治理技术原理,包括物理清洗法、化学清洗法及阻垢剂优化技术,并结合松南气田的实际应用案例,评估不同治理方案的效果。研究表明,通过优化换热器运行参数、采用高效环保型清洗技术及改进防垢措施,可有效降低结垢影响,提高换热效率,保障气田集输处理站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松南气田;贫液换热器;结垢治理;换热效率;清洗技术
松南气田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田之一,其集输处理站在天然气净化过程中,贫液换热器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长期运行过程中,换热器内部由于溶解盐析出、碳酸盐沉积、胶体颗粒附着等因素,易形成结垢层,导致换热性能下降、能耗增加,并可能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换热器结垢问题已成为天然气处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目前,国内外针对换热器结垢的治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清洗、化学清洗、阻垢剂优化及换热器结构改进等。如何在保障设备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清洗效率、减少设备停机时间,并降低环境污染,是当前气田集输处理站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贫液换热器结垢的成因与影响
1. 结垢的主要类型与形成机理
贫液换热器结垢主要包括碳酸盐垢、硫酸盐垢、硅酸盐垢以及有机垢等类型。碳酸盐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水中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镁等物质在受热分解后,生成碳酸钙和碳酸镁沉淀附着在换热器表面。硫酸盐垢则通常是因为水中的硫酸钙、硫酸镁等在温度和浓度变化时,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结晶。有机垢的产生与气田贫液中含有的有机杂质有关,这些杂质在换热器表面聚合、沉积,逐渐形成垢层。此外,微生物的滋生代谢也可能促使生物垢的形成,微生物分泌的黏液会吸附水中的颗粒物质,加速结垢进程。
2. 贫液换热器结垢对气田集输处理的影响
贫液换热器结垢会严重影响气田集输处理效率。首先,结垢会导致传热效率大幅下降,使得贫液无法充分换热,进而影响气田集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例如,在脱硫工艺中,若贫液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脱硫剂的活性,导致脱硫效果变差,使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超标。其次,结垢会增加流体阻力,为了维持正常的流量,就需要提高泵的扬程,这无疑增加了能耗和设备磨损。长期的结垢还可能引发局部腐蚀,导致换热器泄漏,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影响气田的正常生产运行,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环境安全。
3. 松南气田贫液换热器结垢的典型案例
在松南气田的某集输站,贫液换热器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严重结垢现象。经检测,结垢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垢和有机垢。由于结垢,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急剧下降,原本设计的换热效率无法达到,导致贫液温度异常。这使得后续的脱硫工序效果不佳,天然气中的硫化氢含量超出标准范围。为了维持生产,不得不频繁进行人工清洗,但效果短暂且成本高昂。同时,因结垢导致的流体阻力增大,使得泵的能耗大幅增加,设备维护成本也随之攀升。该案例充分体现了贫液换热器结垢对气田集输处理的负面影响,也凸显了有效治理结垢问题的紧迫性。二、贫液换热器结垢治理技术原理
1. 物理清洗技术
物理清洗技术是治理贫液换热器结垢的常用方法之一。其中,高压水射流清洗应用较为广泛,它利用高压泵将水加压到几十甚至上百兆帕,通过特制的喷嘴将高压水喷射到换热器表面,依靠高速水流的冲击力将垢层剥离。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对设备损伤小,且不会产生化学污染。例如,对于疏松的碳酸盐垢和部分有机垢,高压水射流清洗能够快速有效地清除。此外,机械清洗也是一种物理方法,通过使用刷子、刮刀等工具,人工或借助机械装置对换热器表面进行清理。但机械清洗可能会对设备表面造成一定刮擦,适用于结垢较厚且硬度较大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换热器的材质和结垢情况谨慎选择。
2. 化学清洗技术
化学清洗技术基于化学反应原理来去除贫液换热器的结垢。针对碳酸盐垢,常用酸类清洗剂,如盐酸、硝酸等,它们能与碳酸钙、碳酸镁等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类,从而达到除垢目的。以盐酸清洗碳酸钙垢为例,反应方程式为:\(CaCO_{3}+2HCl = CaCl_{2}+H_{2}O + CO_{2}\uparrow\) 。对于硫酸盐垢,可采用具有络合作用的清洗剂,将硫酸钙等难溶盐转化为可溶性络合物。而对于有机垢,则可使用有机溶剂或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清洗剂,通过溶解、乳化等作用去除。不过,化学清洗需要严格控制清洗剂的浓度、温度和清洗时间,以避免对换热器造成腐蚀,同时清洗后产生的废水需要妥善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3. 阻垢剂优化与换热器结构改进
阻垢剂优化是预防贫液换热器结垢的重要手段。新型阻垢剂通过螯合、分散等作用,抑制水中成垢离子的结晶和沉淀。例如,含有膦酸盐、聚羧酸类的阻垢剂,能与钙、镁等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使其在水中保持溶解状态,从而阻止垢层的形成。同时,改进换热器结构也能有效减少结垢。采用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替代传统的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可使流体在换热器内形成螺旋状流动,减少流体死区和局部流速过低的区域,降低污垢沉积的可能性。此外,光滑的换热器表面材质也能减少垢层的附着,通过优化这些方面,从源头减少结垢问题的发生。
三、松南气田贫液换热器结垢治理技术的应用与优化
1. 典型治理方案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在松南气田,针对贫液换热器结垢问题实施了一套综合治理方案。首先采用化学清洗技术,使用专门调配的清洗剂对结垢严重的换热器进行浸泡清洗,去除大部分垢层。清洗后,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显著提高,贫液换热效果明显改善,脱硫工序恢复正常运行,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达标。随后,为了防止再次结垢,在贫液中添加优化后的阻垢剂,并定期监测贫液成分和结垢情况。同时,对部分换热器进行结构改造,更换为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监测,发现设备的能耗降低,维护周期延长,有效降低了气田集输处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2. 结垢监测与智能化预警系统
为了更好地管理贫液换热器结垢问题,松南气田建立了结垢监测与智能化预警系统。通过在换热器进出口安装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流量传感器,实时监测流体的温度、压力和流量变化。利用这些数据,结合传热学原理和经验公式,计算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和污垢热阻,以此判断结垢程度。当结垢达到一定阈值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此外,该系统还能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预测结垢发展趋势,为制定合理的清洗和维护计划提供依据,实现对贫液换热器结垢的动态管理,保障气田集输处理的稳定运行。
四、结语
松南气田贫液换热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结垢问题严重影响了换热效率和设备稳定性。本文分析了结垢的主要成因和影响,并探讨了物理清洗、化学清洗、阻垢剂优化等不同治理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效果。研究表明,通过综合运用物理与化学清洗方法,优化阻垢剂配方,并结合智能监测技术,可有效降低结垢影响,提高换热器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未来,应进一步推进环保型清洗技术和智能化维护手段的研发,以实现气田集输处理设备的高效、低成本、可持续运行,为天然气净化工艺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张伟, 李娜. 贫液换热器结垢机理及清洗技术研究[J]. 石油化工设备, 2023, 40(3): 56-63.
[2]王磊, 赵明. 天然气处理设备结垢问题及防治措施探讨[J]. 油气储运, 2022, 39(6): 8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