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文化使命下高校图书馆传统文化推广研究
陈韵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东莞市523000
摘要:在新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下,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在传统文化推广中承担着关键角色。本文基于笔者高校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实际,深入剖析高校图书馆传统文化推广的现状、策略及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通过举办讲座、展览、开展公益培训等多样化实践,结合与社区合作的创新模式,探索传统文化推广路径。研究旨在为高校图书馆在新的文化使命下,更有效地推广传统文化,提升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新的文化使命;高校图书馆;传统文化推广
引言
在新时代,文化的繁荣发展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文化使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价值观念。在多元文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挑战。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具备专业的服务团队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有责任和能力在新的文化使命下,积极探索传统文化推广的有效途径,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对实际工作案例的分析,有助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高校图书馆传统文化推广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一、新的文化使命下高校图书馆推广传统文化的意义
1.1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然要求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脉,高校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古籍善本、历史文献等传统文化资源。在新的文化使命下,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效推广,是传承文化基因的关键[1]。通过推广,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为文化创新提供灵感和素材。例如,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研读,可能启发当代文学创作者的新思路,促进文化在传承基础上创新发展 。
1.2提升高校文化育人功能
高校图书馆推广传统文化,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培养人文精神、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2]。如举办经典诵读大赛,让学生在诵读经典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提升文学素养和文化认同感,增强高校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1.3服务社会文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资源的一部分,与社区、企业等合作推广传统文化,能将文化服务延伸到社会各个层面[3]。笔者供职的高校图书馆与当地松山湖社区学院合作开展公益课堂,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满足社会大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促进社会文化建设与和谐发展。
二、高校图书馆传统文化推广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2.1推广方式逐渐多元化,但深度不足
随着时代发展,高校图书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借阅服务,开始举办讲座、展览、文化活动等推广传统文化。部分高校图书馆组织的书法展、邀请展等,吸引了不少师生关注。但这些活动往往停留在表面展示,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深度解读不够。观众可能只是欣赏了艺术作品,却未能深入理解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2.2资源丰富,但利用不均衡
高校图书馆拥有海量传统文化资源,从文学、历史到艺术、哲学等领域。部分高校图书馆资源由于数字化程度低、宣传不到位等原因,利用率不高。一些珍贵古籍藏于书库,少有人借阅研究,而热门的通俗文化读物借阅量较大,造成资源利用的不均衡。
2.3与社会合作初见成效,但合作机制不完善
与社区、企业合作是高校图书馆推广传统文化的新趋势。部分高校图书馆与社区、企业合作开展公益培训、文旅活动等,但目前合作机制尚不完善,存在沟通不畅、合作目标不一致等问题。在合作项目策划和执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衔接不紧密的情况,影响推广效果。
三、基于笔者作为高校图书馆管理员工作实践的传统文化推广策略
3.1举办特色文化活动
3.1.1主题展览与讲座结合
笔者作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管理员在举办《陈嘉豪篆刻书法展》《东莞书法名家邀请展》《枕经籍书 心瞻四库——伦明及其文化成就展》等主题展览时,配套相关学术讲座。例如,在举办《东莞名家书法邀请展》期间,邀请书法专家举办讲座,讲解书法的历史演变、艺术技巧和文化内涵。观众在欣赏作品后,通过讲座深入了解背后的文化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展览从视觉上展示艺术魅力,讲座从知识层面深化认知,两者相辅相成,提升推广效果。
3.1.2创意文化活动
笔者策划多场具有创意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例如,在图书馆毕业季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设计以传统书法、绘画为主题的毕业生打卡点,拍摄蕴含传统文化寓意的毕业留言视频。这些活动不仅为毕业生留下美好回忆,还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2开展公益培训与教育
3.2.1社区公益课堂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与松山湖管委会成立“东莞松山湖社区学院”联合举办公益课堂,由图书馆协助开设书法、古琴等传统文化课程。这些课程系统且专业,邀请专业教师授课,从基础技能到文化理论,逐步引导学员了解传统文化。书法课程中,学员不仅学习书写技巧,还了解书法史和书法美学,提升文化素养。公益课堂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平台,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受众群体。
3.2.2文化研习社
笔者组织搭建书法、古琴、花艺等传统文化研习社,为爱好者提供交流学习的空间。研习社定期组织活动,如书法研习社开展书法比赛、作品点评活动;古琴研习社举办雅集,社员们交流演奏心得。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员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社群,促进文化传播。
3.3加强与社会合作
3.3.1建立社区文化共建基地
东莞松山湖社区学院设立文化共建基地,整合双方资源,共同开展文化活动。举办石排塘尾古村文旅活动,将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活动中组织传统文化表演、民俗体验等项目,让参与者在感受地方文化的同时,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共建基地为传统文化推广提供了实践平台,促进了高校与社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3.3.2与企业合作
探索与企业的合作模式,拓展传统文化推广渠道。与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工业研学参观,在参观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介绍传统养生文化与现代睡眠科技的结合。企业为活动提供场地和资源支持,高校图书馆提供文化内容和专业指导,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同时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四、高校图书馆传统文化推广面临的应对策略
4.1人才培养与引进
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参加传统文化知识和推广技能培训课程。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积极引进古籍整理、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实图书馆的人才队伍,为传统文化推广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4.2拓展资金来源
积极争取学校、政府的资金支持,设立传统文化推广专项基金。同时,探索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如与企业合作,争取企业赞助;开展社会募捐,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传统文化推广。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保障推广活动的顺利开展。
五、结论
在新的文化使命下,高校图书馆在传统文化推广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要通过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开展公益培训与教育、加强与社会合作等多种策略,在文化传承、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文化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推广过程中也面临专业人才短缺、资金投入有限、受众需求多样化等挑战。通过人才培养与引进、拓展资金来源、精准定位受众需求等应对策略,能够逐步克服这些困难。未来,高校图书馆应继续创新推广模式,不断深化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使传统文化推广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望宇.文创产品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应用研究[J].采写编,2025,(01):130-132.
[2]蔡瑞.文旅融合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地方文化推广的路径研究[J].贵州开放大学学报,2024,32(04):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