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构建与应用探索
李芳
合肥市郎溪路小学 230000
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构建情境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元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深入挖掘这些元素,将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教材中的许多例题、习题都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学习数学,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的效率,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还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生活的习惯。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为例,教材中呈现了许多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展示这些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从而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两种图形的认识,然后教师可以创设一个“为教室设计装饰方案”的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计算装饰材料的用量,如计算需要多少块正方形地砖来铺满教室的地面等,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会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构建情境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教师在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的情境,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到亲切和自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构建情境还能帮助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构建情境,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先与学生交流他们在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经历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然后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小小超市”的情境,在教室里摆放一些标有价格的商品,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收银员,进行购物交易活动,在活动中学生需要使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支付和找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以及加减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购物场景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利用多媒体资源构建生活化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资源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特点,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动画等,展示生活中的数学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多媒体资源还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效果。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构建生活化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视频展示城市中各种形状的建筑,如三角形屋顶的房子、平行四边形形状的停车场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建筑的形状并提出问题:“如何计算这些不同形状建筑的面积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演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公式的来源,在讲解例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给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通过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和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在建筑、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四、开展实践活动构建生活化情境
实践活动是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践活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统计》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一次“校园垃圾分类情况统计”的实践活动,教师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统计校园内不同区域的垃圾分类情况,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设计统计表格,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活动结束后每个小组将自己的统计结果进行汇报并制作成统计图进行展示,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学生学会了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了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意识,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结论: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利用多媒体资源、开展实践活动等策略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和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探索和创新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构建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策略,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有趣、有效的数学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红霞 . 探讨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J].2023(1):292-294.
[2] 许惠萍 .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与实践 [J]. 广西教育 ,2024(31).
[3] 刘旭东 . 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探析 [C]//2023 教育理论与管理第二届“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论坛”论文集(二).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