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县城高中学生思想与行为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作者

黄立丽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第一中学高中部

摘要:县城高中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家庭教育方式、学校教育模式等是关键成因。部分家庭在教育方式上存在溺爱或过度管教的极端情况,影响学生的独立性和心理健康;而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则使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优化县城高中生的思想与行为发展,需要从家庭和学校两个层面入手:一方面,优化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长的科学教育意识,构建良好的家校沟通机制;另一方面,创新学校教育模式,推动素质教育改革,加强心理健康支持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研究旨在探讨县城高中生思想与行为的现状及其优化策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县城高中生;思想行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县城高中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正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学校教育模式的局限性,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均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作用。然而,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依赖心理、逆反心理、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影响其学业发展和人格完善。因此,研究县城高中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探索科学的教育对策,对优化县城高中生的成长环境、促进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重点探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县城高中生思想与行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期为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校管理者提供实践参考。

一、县城高中学生思想与行为问题的成因

(一)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对县城高中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部分家庭存在过度溺爱的现象,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满足其一切需求,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意识和责任感,容易形成依赖心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相反,一些家庭则采取过于严苛的管教方式,对孩子要求过高,甚至采用高压式教育,使学生在长期的压力下产生逆反心理,可能表现出消极抵触或极端顺从的行为,影响其心理健康。此外,由于部分家长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引导,往往只关注学业成绩,而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发展,导致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时难以应对。这些教育方式的缺陷不仅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对其行为方式产生直接影响,使其在学习、社交和生活中面临诸多困境。因此,家庭教育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县城高中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二)学校教育模式的局限

县城高中普遍采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以高考成绩为核心目标,导致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主要围绕课本知识和考试技巧展开。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使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受限于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学校往往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关注整体教学进度,而难以兼顾个体差异,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不到充分关注。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困惑,却因缺乏有效的个别指导而逐渐丧失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此外,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倾向于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表达和探究的机会,长期下来不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县城高中在教育模式上仍需优化,以更灵活、互动性更强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优化县城高中生思想与行为的教育对策

(一)优化家庭教育指导

优化家庭教育指导是提升县城高中生思想与行为素质的重要举措。由于部分家庭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可能存在溺爱、放任或过度管教等极端情况,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导致其在行为习惯、情绪管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出现问题。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家长教育培训,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例如,可以组织家庭教育讲座,邀请心理学专家、教育工作者分享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此外,还可以开展家长沙龙或经验分享会,让家长交流教育心得,借鉴优秀的家庭教育案例,从而不断优化自己的教育方式。

与此同时,学校应加强与家庭的联动机制,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平台,如家长学校、线上家校沟通群、定期家访制度等,确保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动态,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学校还可以推行亲子共读计划、家庭讨论会、亲子志愿服务等活动,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有效沟通,让家庭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坚实后盾。此外,在面对个别存在明显行为或心理问题的学生时,学校应联合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他们采取更符合孩子成长需求的教育策略,从而在家庭层面优化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展,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二)创新学校教育模式

创新学校教育模式是优化县城高中生思想与行为发展的关键。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学校应积极推动素质教育改革,通过丰富的课程设置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可以加强实践课程、探究式学习和跨学科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提升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开设社团活动、社会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此外,建立健全的心理辅导机制同样至关重要。县城高中生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和青春期心理挑战,若得不到及时的情绪疏导,可能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甚至行为表现。学校应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个体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应对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匿名求助信箱等渠道,让学生在需要时能够寻求帮助,确保他们能够在健康的心理环境下成长。

三、结语

县城高中生的思想与行为发展受到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当前家庭教育方式的不足和学校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对学生的成长构成一定挑战。优化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家校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习惯;创新学校教育模式、加强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与生活中的挑战。未来,应进一步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教育策略,以促进县城高中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个人成长需求。

参考文献:

[1]姚娜. 县城高中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甘谷县某中学为例[D]. 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16.

[2]宫玉娟.高中生数学焦虑的成因与调控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8):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