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项目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张敏
新泰市西张庄镇中心学校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教学方式逐渐暴露弊端,难以满足学生自主探究需求。而项目教学作为新型教学方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本文分析了初中化学项目式教学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实践策略,希望可以有效推动初中化学改革,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项目式教学;实践策略
前言:化学是一门具有实践性与应用性的学科,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就需要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项目式教学作为强调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教育模式,逐渐进入初中化学视野。开展初中化学项目式教学,既能够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又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从而为后续更高层次的化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一、初中化学项目式教学重要性
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传统初中化学中,教师一般以教材知识讲解为主,学生在学习时较为被动,很少有独立探索机会。在项目式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化学知识与相识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化学学习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
第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素质教育下,初中化学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还需要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项目式教学通过设计综合性、实践性任务,可以鼓励学生在操作中不断尝试,从而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第三,促进学科知识理解。在初中化学中实施项目式教学,教师就可以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改变传统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应用感受化学知识的实际价值。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避免碎片化学习,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二、初中化学项目式教学的实践策略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酸和碱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且是化学教学核心内容,因此,本文以《常见的酸和碱》为例,分析项目式教学实践策略,具体如下:
(一)设计项目式教学目标
在项目式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先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保证教学的高效开展。在《常见酸和碱》为例,教师就应该将目标聚焦于酸碱性质理解、中和反应、溶液应用,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同时,教师也需要结合学生学习水平、理解能力等动态调整目标,以此与项目式学习更加契合,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水平。
(二)构建生活化项目式教学情境
在项目式教学中,教师就需要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加强化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反应,如食品、家庭清洁剂等,让学生意识到酸和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酸碱物质在实践中的反应过程,并让学生走入实验室进行亲自操作,让学生明确所学内容的现实价值。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还可以增强课堂趣味性与实践性,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改变学生以往为了考试而学习的错误观念。
(三)构建多元化的学习评估体系
项目式教学不仅需要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还需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操作能力等。在《常见的酸和碱》项目式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将评价划分为知识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综合性评价。以《酸碱中和反应》实验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后提出解决方案并验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实验结果,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合作意识、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等考察。通过全方位的评估,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便于提出针对性教学方案,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四)引导学生反思
反思是项目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在完成《常见的酸和碱》项目教学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回顾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如操作水平、知识应用情况等。接下来,教师就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如:“在实验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通过反思,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知识,还可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中开展项目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在未来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就需要不断完善项目式教学方案,在提高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化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许玲玲.初中化学项目式教学实践与反思——以“造纸中再识酸碱盐”为例[J].中学理科园地,2025,21(02):32-33+37.
[2]许玲玲.初中化学项目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以“自制灭火器”为例[J].中学理科园地,2025,21(01):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