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教材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

作者

王红霞

迁安市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河北 迁安 064400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实效性成为强化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新教材背景下,要提高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需要物理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物理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获得良好的课堂体验感,让学生成为物理课堂的主体。初中物理课堂的重点是强化学物理现象的理解,提升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要以尊重学生课堂中主体地位为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引导、点拨的作用,强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新教材

新教材背景下,教师更加关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成为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想要提升初中物理课堂实效性,必须转变传统课堂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将学生作为课堂核心,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结合初中学生实际,制定科学的物理课堂教学策略。教师在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有目的、有意识结合教育媒介对物理资源整合和创造,从而强化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一、构建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趣味性

在新教材背景下,教师应结合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根据学生的学情和课程教学内容,运用多元化、趣味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为此,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探究教材内容,将物理知识中的有趣的点找出来,并融合到实际的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有了学习的欲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的第八章“运动和力”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应该认真分析这部分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初中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物理教师如一味地进行理论讲解授课,学生可能理解和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进而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是教师可以用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向学生提问:“为什么水是从高处向低处流的?跳水时怎样才能将水花变得更小?”通过这两个问题,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之后教师在讲课时学生会认真听课,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掌握学习内容。所以,在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比如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认真听课,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新教学模式,引入信息技术激趣

新教材根据新时代的学生发展需求,将立德树人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借助问题进行情境创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1]。为此,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新课标改革下的要求,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教学方式,逐渐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并合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为此,教师应从新教材切入,注重学科与其技术应用之间的结合,展开相关的实验教学活动研究,激发学生对初中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同时,运用多媒体开展物理教学,能够在教学中融入图片、文字、声音以及视频。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模拟性强的特点,物理课堂教学中会涉及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理现象,如闪电、水污染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幻灯片展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文本、图片,使物理现象更加直观。教师也可以运用动画软件模拟微观世界,如原子结构、内燃机四个冲程等,播放视频能够让学生更加理解物理知识,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讲解随时暂停。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物理知识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复习旧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导入新的知识,有助于提升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三、审视新教材内容,优化物理实验设计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但在应试教育观念的深厚影响下,初中阶段物理实验教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在新教材背景下,基于新课程、新教材理念,构建并实施适应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需要重新审视课程目标与内容,确保与新教育理念相契合。为此,教师要审视教材内容,关注物理实验教学,确保内容贴合新课程要求,注重知识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新时期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初中学生培养良好的实验实践动手操作意识,更高效地引导他们在自主实验探究学习过程中发现物理学科内在魅力。例如,在“科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实验内容进行有效的实验课堂教学设计。鼓励初中学生主动对物理实验进行实际操作研究学习,并积极引导他们总结发表实验心得体会,推动物理实验开展价值的高效发挥。在具体实验开展过程中,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具体实验探索情况的观察,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此外,针对实操性不强的物理实验内容,教师也不能轻视。结合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具体实验视频,并对实验重点以及难点问题进行有效讲解,更好地推动初中学生理解吸收各种物理实验知识内容。

四、加强课内外联系,提升教学效率

新教材明确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也给物理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初中物理教学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都是较为基础的,而这些物理知识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往往随处可见,之所以物理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抽象性、逻辑性和概念性相对较强往往是因为学生并没有认清物理知识和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因此在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当中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这就导致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相对较弱,在遇到物理问题时无法利用所学习到的知识对物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在新教材背景下,要想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要更新教学理念,根据新教材开展教学活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新教材所带来的挑战[3]。教师可以通过加强课内外联系的方式,在强化学生知识理解的同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到物理知识学习与学生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一方面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可以起到较高的帮助和影响,另外一方面在课内外相联系的过程当中也可以为学生的生活实践提供更多的参考,让学生们学会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时间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例如,在讲述光的折射这一篇知识时,教师则可以让学生们思考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筷子插入到水杯中筷子在视觉上是否发生变化,是否会出现筷子折了的情况,而如果在盛满水的玻璃杯中投入一枚硬币,硬币在视觉上是否会发生变化。让学生们结合生活实际来对这些物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进而帮助学生们在物理问题分析的过程当中了解光的折射相关概念,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感悟。教师在加强物理教学科内外联系的过程当中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是教师所延伸的资料和设置的案例需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保障学生们具备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这样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当中才会有所参考,进而提高学生知识吸收、理解、感悟的效率和质量。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教材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要以新课标为指导,基于新教材内容调整教学方法,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在增加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赵天苍.提高初中物理教学实效性研究[J].学周刊,2021,(14):33-34.

[2]洪培峰.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实效性研究[J].考试周刊,2021,(56):133-134.

课题项目:本论文是唐山市学科带头人专项课题“新教材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是2024XK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