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伊川县林业技术服务系统构建途径

作者

杜玉婷

伊川县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服务中心 邮编:471300

摘要:技术服务是林业建设和生态保护的重要保障。以伊川县为例,在长期的林业和生态建设发展过程中,技术服务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科学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方面形成了更加符合当地区实际的可行性操作流程。而在倡导精细化管理的今天,林业技术服务工作内容更加标准化,构建出符合林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技术服务系统,不仅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林业建设的方针政策,更是践行为人民群众打造出绿水青山生活环境的责任担当。

关键词:林业技术;服务系统;构建途径

1  前言:从很多地区林业技术服务的具体工作来看,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和苗木栽种、养护方面的技术指导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县级林业管理部门在科研方面成果较少,但是在不同地区更加适用苗木及其后期管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伊川县对于林业建设的技术服务除了前期、中期指导,更多的是在于病虫害普查和药物杀虫。近年来,在上级管理部门的指导和新技术逐渐引入的环境下,伊川县林业技术服务尤其是病虫害查杀的手段不断优化,逐渐构建出了符合县区林业建设需要的技术服务系统,并且还在不断完善与丰富,为进一步提升伊川县林业建设和生态保护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伊川县林业技术服务现状概述

伊川县作为洛阳市人口大县,有着较大的管辖范围和山区丘陵地带,这也使得多年来林业建设成为了重大工作任务之一。由于历史沿革等多种因素,目前伊川县林业建设和生态保护相关部门人员数量不少,但是更多是一线工作岗位的建设与服务人员,目前技术人员在干部职工团队中的比例较低,也导致了现实中技术进步和科技攻坚能力不足的情况。由于单位中高级职称科技人员不足,直接形成了服务林区群众模式与方法单一的现实情况。与此同时,在林业建设中科技融合的程度较低,并没有实现更大的科技进步。由于基层工作条件艰苦,无论是在编人员或者因地制宜选择的护林员,近年来流动性也不断增强,对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造成了影响。由于基层工作人员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方面参差不齐,也导致了新技术与成果转化落实工作推进力度有限的具体情况。很多一线工作人员还是参照过去形成的经验,对于新技术的应用要么不想学,要么学不会。仅仅是经费不足这一点从人员编制结构和薪资现状来讲就是很好的体现,融合到实践工作中的科技推广落地艰难这种现状不易破解。除此之外,林业建设部门人员有限的现实情况也导致一些围绕技术服务的管理制度无法精细化,对于具体工作的实施没有精准做到做到责任到人,且缺乏必要的奖惩机制,难以激发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从山区群众中选拔、聘任的护林员群体,他们不享受公职人员的待遇,在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个样的体系下,普遍缺乏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

3  伊川县林业技术服务系统构建思路分析

3.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机制

要构建出伊川县林业技术服务系统,更好地支撑伊川县的林业建设和生态文明发展,有必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机制作为先导。笔者认为,林业建设管理部门应当利用好自身组织优势,借助各级政府机关和下游林业管理部门的优势,建设出县乡两级技术服务部门,并明确管理制度和各自职责,形成协调和统一的上下游关系,在分工协作中服务好伊川县林业建设工作。与此同时,乡镇林业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好贴近林区群众的特点,及时在乡镇、林区传播林业科技信息,帮助林区群众和护林员掌握更多实用技能,进一步提高他们借助林业发展与致富的能力。

3.2强化科技推广,增强科技创新力

在强调科技创新的时代,尽管伊川县林业建设部门自有的科技人员有限,但是可以多向上级林业管理部门寻求支援,积极申请符合伊川县地形地貌和林业建设需求的科研课题进行攻关。在此过程中,争取更多上级机构专家的指导与帮助。与此同时,要坚决贯彻落实好上级部门下发的技术推广项目内容,指派专门人员或组建团队,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数据、成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立足于自身团队基础将具体工作做到尽善尽美。除此之外,要结合辖区的地形地貌,争取一些科技示范工程落地,让更多上级部门的高水平专家走进伊川县的山区丘陵,帮助伊川县打造出林业建设示范基地,让科技转化出的林业建设成果用事实说话,带动林区群众的行动和参与。不仅如此,作为整体科技水平薄弱的县区林业部门,应当不断加强内部技术人员的挖掘与培训工作,采取多种手段提高技术人员的从业能力,进而转化到提升团队科技服务水平的层次上。

4  伊川县林业技术服务体系构建途径探索

4.1打造林业新技术成果推广体系

伴随着林业建设和生态保护基本国策的深入开展实施,林业建设的技术成果越来越多,从各个环节都有很多研究成果可供推广实施,为伊川县打造出林业新技术成果推广体系创造了良好契机。在此过程中,伊川县林业建设部门要借助好基层和一线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特点的优势,结合到林业新成果的具体情况,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科学论证好适合伊川县尝试的技术成果,并且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不断用一些新的技术解决育种、栽培、管护方面的问题,努力提高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进一步降低林业建设的经济成本,放大其生态效应,不断打造出伊川县新技术成果的推广体系。

4.2探索经济林丰产增收保障体系

在近年来生态建设和经济效益齐头并进理念的指引下,伊川县需要不断探索经济林丰产增收的保障体系,让这样一些技术服务支撑林区群众增产增收。尤其是要在经济林灾害防控和极端天气预案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减少各类可控与不可控因素可能对经济林建设造成的损失。一些林区群众因地制宜种植有水果类作物,林业部门有责任帮助他们减少因科学技术应用不当或对于特殊气节防护不佳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进一步帮助群众通过种植经济林有所收获,保持和提升其种植积极性,带动当地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与此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伊川县应当对不同山区丘陵地带经济林种植的具体情况进行摸底,尽快形成符合实际需要的防灾减灾制度体系,形成林农和果农最为信任和依赖的技术屏障,在林区群众中建立起林业部门的良好形象。

4.3编织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

随着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的大幅度增加,必须构建起有效的科学预防体系,把有害生物防治最大限度地控制在初级阶段。首先要做好有害生物的普查和抽样调查,全面系统掌握我县有害生物存在现状,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潜在威胁。其次,要建立健全有害生物技术档案,服务于防控工作。再次,要提高防控的科技含量,保证有害生物调查准确,防控及时有效,尽量把有害生物控制在成灾之前。预防为主,积极消灭,营造能抵御有害生物发生蔓延的混交林,维持生态的自然平衡,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4.4建设森林火灾防控体系

火灾是林业生态建设的最大威胁和直接破坏者,有效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是保障森林植被安全的首要任务。有效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必须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科技成果的具体应用。要把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森林火灾的监测预警,制定科学的预防和应急预案,提高预防的整体水平,力争在火警发生时以最短的时间完成预警和扑灭,森林资源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与此同时,要营造有利于抵抗火灾的各种混交林,提高森林自身抵御能力,从火情的预警、扑火动员和火灾扑灭的全过程提高科学技术保障力,确保森林资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