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探究
端群
江苏省高淳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南京高淳 211300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班主任对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主要讨论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内涵及其方法策略,探讨如何帮助中职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认知和社会行为习惯,以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针对中职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和解决中职德育工作遇到的困境,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包括创新德育方法、强化家校合作、注重实践体验等,以此来全面提升中职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职教育;班主任德育工作;行为习惯养成;新时代;策略探究
一、引言
当前社会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也日渐深入,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行为习惯不仅影响其个人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1]。因此,加强中职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开展,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新时期中职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挖掘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向社会输出更多的德才兼备型人才。
二、现状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中职学生人数不断增多,中职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然而,在德育工作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中职学生在学习能力、家庭背景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性。另一方面,信息时代让学生接触到了各种不同的网络文化、多元文化和亚文化,部分中职学生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产生道德认知偏差和不良行为习惯等问题。此外,一些中职院校的德育方式比较传统且单一,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违背了学生的自身个性发展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主要问题与挑战
(一)德育内容与实际脱节
部分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专业实际情况,导致德育内容空洞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共鸣和参与热情。
(二)德育方法单一陈旧
灌输式、说教式的德育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中职学生的特点,教学互动性和体验性不足,难以有效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德育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家校合作不够紧密
家庭是德育的第一课堂,但部分中职学校与家长沟通不畅,家校合作机制不健全,未能形成教育合力,影响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持续培养。
(四)网络环境复杂多变
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资料,同时又夹杂着大量的不良讯息。一些学生缺乏相应的分辨能力,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这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五)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面对学习、生活中的诱惑和挑战,往往难以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影响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2]。
四、应对策略
(一)创新德育内容与方法,增强针对性与实效性
中职德育应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职业规划,将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班主任可以设计一系列基于职场环境模拟的德育班会课,让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职场情境体验中,深刻理解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以此提升德育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包括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打造沉浸式的德育体验环境,增强德育教学的互动性和实际效果。
(二)加强家校合作,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一方面,班主任应通过电话、微信、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同时了解学生的居家状况,共同商定教育策略,营造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班主任应积极组织开展亲子阅读、家庭教育讲座、志愿服务活动等家校共育活动,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共同助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强化网络德育,引导学生健康上网
为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应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德育课程体系。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培养出具备良好网络素养的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网络的作用,提升他们的信息筛选和辨别能力,从而培养出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同时,建立校园网络监督平台,运用技术手段对校园网络进行实时监测,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信息,为学生创造一个清新、健康的网络环境。
(四)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激发内在动力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设立目标管理机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包括个人的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等,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学生将通过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等手段,对目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跟踪,从而逐步提升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等途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情绪调整,培养自身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勇气以及信心,为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好心理储备。
(五)实践体验教育,深化德育成效
充分结合专业特色和特点,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认知社会、服务社会,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此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系列性的文体活动、技能竞赛、读书分享等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成为文化的主人,为学生提供展示风采、锤炼成长的平台,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艺术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
五、总结
新时代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挑战与机遇。创新德育内容与方法、加强家校合作、网络德育、学生自我管理与实践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德才兼备的技能人才。班主任应提升素养,成为学生良师益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社会应关注支持,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未来,中职德育工作需持续探索,适应时代与学生的需求,多方共同努力,培养新时代技能型人才,推动当代中职教育教学的发展进步与成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文娟.新媒体时代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实践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4,26(20):152-154.
[2].陈亮.新时代背景下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4,(18):28-30.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4.1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