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作者

李佳 王振瑞

山东泰和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264000

为了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能够得以充分的保证,在工程开展之前,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来了解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时很有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科学的优化,从而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另外还需要优化整体的施工环节,明确质量控制的要点,这不仅有助于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可以更加顺利地施工,还有助于为后续建筑工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1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

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通常是指在最小断面的尺寸 混凝土的结构,尺寸较大,应该采取温差处理的方法,有效的控制温度应力,进而有效地处理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问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较为厚实、量大,施工条件十分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施工建设难度。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阶段,如果不对其外温差进行有效的控制,将会产生温度裂缝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实现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

2.1 混凝土的收缩裂缝

收缩裂缝通常是在混凝土的凝固后,受到了空气的影响,体积变得更加小,混凝土在不会受到外界作用的影响下,出现了自我变小。在受到了外部钢筋支撑的束缚下,混凝土的内部产生拉应力。在混凝土的拉应力作用下,造成了裂缝问题的出现。在混凝土的裂缝出现下,受到了混凝土空气凝结体积变化的影响,水分就由外向内的蒸发,在混凝土的不断变形张拉力作用下,裂缝问题也因此产生,外在荷载造成受力裂缝。

2.2 温度裂缝的问题

温度裂缝主要是指在外界气温的变化,温度就对其混凝土的裂缝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影响下造成地裂缝就被称为是温度裂缝。外界温度的变化将影响到混凝土的干湿度,缩小体积速度,如果说温度降低或者是提升温差,都会产生裂缝问题。除此之外,外界温度对混凝土的裂缝也有影响,外界裂缝和混凝土浇筑的温度呈现正比例关系,气温越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则是越高。如果说,外界气温下降的速度较快,将会出现较大地温度应力,致使裂缝问题的产生。

2.3 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在水泥的水化热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热量,随着混凝土的内部不断的叠加,促使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升高。混凝土表面和外界的传热、温度低,混凝土的内外就产生较大的温差,使得混凝土的内部的压力出现,表面产生了拉应力。在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的时候,混凝土表面就出现了裂缝的问题,在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中较为常见。

2.4 混凝土结构荷载计算的错误

在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所承担的,混凝土作用在于承受压应力。在钢筋混凝土的边缘,结构中的拉应力出现主要是由混凝土所承担的。其实,在一般的设计过程中,要求不应该出现拉应力,若是存在着拉应力,通常都较小。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就从最高的温度冷却至可以运转地稳定温度的时候,就在其内部出现较大拉应力,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荷载计算的时候,过大的估算将造成裂缝的问题产生。

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3.1 保证混凝土本身的运输质量

为了使建筑混凝土施工效果能够符合相关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控制好混凝土本身的运输质量,从而为后续工作指明正确的方向,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时间和阶段工程用量的有效性确定,掌握运输间隔时间和运输车辆等等,从而保证混凝土能够达到连续浇筑的效果。在实际运输时需要保证运输不会出现任何的分层和离析的问题,同时还需要保证塌落度能够符合相关的标准,从混凝土搅拌到浇筑中需要预测整个工艺流程完成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运输的线路,防止运输过程中消耗量过高和时间过长,而对混凝土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实际混凝土运输时,需要做好有效的质量控制工作,可以指派专业性的人员来负责日常的监督,控制好实际运输的时间,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高。

3.2 振捣和浇筑

这两个工作环节属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以及要求,更加科学地采取这两项工艺,首先在混凝土施工时需要保证所需要混凝土能够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并且还要加强对设备的有效管理,防止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时存在输送堵塞的问题,可以在设备内部装上一些网格之后,再让专业性的人员来进行有效的管理,防止对实际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在实际施工时发现大骨料进入到泵管时,那么要进行及时的清除杂物,保证现场施工能够具备流畅性的特征。同时混凝土从关口到下落时所需要的倾落高度要控制在两米左右,并且有效的研究混凝土的间歇时间,比如不要超过混凝土本身初凝的时间,从而使混凝土质量能够得以充分的保证。在混凝土施工时要保证连续性的浇筑,并且在底层混凝土产生初凝现象之前完成上一层次的浇筑工作,振捣棒的插入深度要控制在 50 毫米左右,从而避免出现较为严重的接缝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掌握主要的技术要点,根据振捣棒来采取有效的排列工作,控制好振捣棒本身的高度,之后按照混凝土浇筑的前后顺序来进行日常的移动,防止存在着遗漏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保证振捣棒,在半径 300 毫米左右范围内进行活动,严格控制好其中的数值,从而避免对混凝土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

3.3 加强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应事先根据当地的施工情况和天气状况,对混凝土进行蓄水法养护。具体操作方法: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取边收面边覆薄膜的方式进行保护,有效地将混凝土表面的湿度控制在较高的水平,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导致开裂,薄膜要上下错开,搭接压紧,搭接宽度不小于 浇筑完成混凝土强度达到 1.2MPa 后在底板、顶板混凝土薄膜上铺设双层棉毡保温。对于墙、柱混凝土无条件覆膜的竖向结构采取带模板养护 7d 即将外立面模板当成保温层,拆除模板后在竖向结构顶部安装花管进行喷水养护。拆模后每日浇水次数日间不少于 5 次,夜间不少于 2 次。在实际施工中可在浇筑完成 24h 后将模板固定装置如对拉丝杆等稍微松动,达到固定装置松而不失效的程度即可,可降低后期拆模难度。此外,为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便于调整养护措施,需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测温,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过大,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结束语: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环节非常的复杂,因此需要加强对施工规范的有效认识,保证施工操作是非常到位的,同时还需要根据行业发展方向融入先进的施工工艺,减去较为繁琐的操作流程,从而使整体施工能够具备简洁性的特点。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全方位管理以及监督,防止出现裂缝问题的发生,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效果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推动行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翠.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裂缝控制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

[2]李牧漪.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

[3]李军.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与对策[J].市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