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和实施之我见
刘会娟 刘冰欣
河北省邢台市中兴路小学 054000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教育工作应当具备较强的“智慧性”,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为学生开展创造性地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强调对学生学习自信、专注能力、合作意识、知识运用等能力的培养。在“双减”政策影响下,小学数学作业早已从传统的“重数量”转变为“重质量”,而探究性作业设计早已成为优化小学生作业质量的重要举措。探究性作业能够基于知识内容的内涵灵活调整设计方式,帮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技能得到提升。探究性作业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原有问题掌握的基础上开展更加深层次的探究学习活动。这种作业设计设计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同时也能够引发学生的不断探索。
一、基于情境构建,设计探究作业
构建生活化的情境作业能够加深学生的知识认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比如,在进行“认识东、南、西、北”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作业中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观察校园中各个建筑的位置,口头描述不同建筑之间的位置关系,或者观察自己所生活的小区,了解一个范围内不同建筑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一作业活动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实地观察了解方位概念,强化学生发现周围环境中数学知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拍照或者绘画的方式记录不同建筑位置,进一步加深对方位知识的认知。在课后探究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深层次的方位学习,除了标注出不同建筑之间的位置关系外,还可以要求学生设计到达某个位置的所有路线图。比如,要求学生找出从学校到少年宫的不同路线,引导学生思考哪种路线距离更远、哪里更近。这种作业设计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熟练运用方位测量工具,还可以将方位知识点转化为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切实强化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基于实践活动,设计探究作业
实践活动设计与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利用知识所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将理论知识所学转化为自身的实践能力。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挑选与自身生活有关的问题,通过对生活问题的发现、思考和解决,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情境当中,切实强化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在思维探究的过程中逐渐解决问题。在设计生活化问题以后,学生需要在作业过程中建立思维模型,感知数学知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价值。
例如,在进行三年级上册“六 分数的初步认识”章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一个“分蛋糕”的生活场景,首先为学生拟定相应的环境,比如小明同学今天过生日,妈妈为小明买了一个大蛋糕,而今天的生日有小明的 6个同学一同参加,这个时候妈妈便要求小明将蛋糕平均分成 8 分,请同学们帮助小明分蛋糕。这个时候需要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超轻黏土等可塑材料模拟分蛋糕的情境,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在这个过程中理解本章节知识内容,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基于项目任务,设计探究作业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项目探究,是探究性数学作业的主要呈现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挑选一个学习主题,并与小组成员一同开展知识探索,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运用数据收集、问题探索、数据整理、报告汇总等方式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合作,分享各自的学习思路,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所学。另外,小组内部成员可以明确各自分工,有效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章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为“调查班级每名学生的身高”的项目主题,需要小组成员进行方案设计,比如怎样收集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分析汇总数据等。随后小组成员需要进行分工合作,一名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项目要求设计条形统计图,另一名学生负责收集班级内同学们的身高数据,并由小组其他成员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最终绘制成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学生需要将汇总的数据清晰呈现出来,计算出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在哪个身高区间的学生数量最多、哪个区间最少,最终得出结论。
四、基于微课教学,设计探究作业
微课作为作业的一种设计方式,需要学生在微课视频观看的过程中理解相应的知识内容。另外,教师在设计微课作业时应当融入一些拓展性问题,以此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从而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接下来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在进行评价总结环节,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口头表述的方式总结学习内容。
例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章节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段微课视频,内容涵盖本章节所有知识点,在学生观看完微课视频以后,需要完成视频中所提出的问题,比如探索多边形面积计算方式、例举生活中常见的多边形物品等,也可以对问题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利用知识所学解决更为深奥的问题,实现学生对数学作业的深入性探究。
简要而言,探究性作业有别于传统作业设计模式,将其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能够对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发展具有重要帮助。教师应当时刻关注作业设计的探究性与实践性体现,以此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对数学作业探究和解决过程中,为今后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罗燕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开展研究 [J]. 科学咨询 ,2020(52):270-271.
[2] 刘赤 . 浅析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与作用 [J]. 考试周刊 ,2020(23):85-86.
注:本文系 2023 年度邢台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探究性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课题编号 23Y047)。课题组成员:刘会娟,刘冰欣,齐宇芳 ,尤乐静 ,武延红 ,范红瑞 ,薛立萍,李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