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高年级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报告

作者

余海萍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金港中心小学 215600

引言:

英语绘本是集语言学习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高品质教学资源,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教材趣味性、情境性等缺陷,帮助学生提高真实语境下语言感知及运用能力。然而,受教师对绘本教学价值认识的限制和教学策略实践经验的缺乏等因素的影响,绘本阅读教学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它所应具备的教育功能。因此,本次行动研究具体探讨的问题如下 :(1) 小学高年级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内在价值是什么 ?(2) 小学高年级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原则是什么?(3) 小学高年级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具体实践路径是什么?

一、研究小学高年级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内在价值是什么

(一)怎样搭建多维语言感知场域?

小学高段学生正处在语言能力转变的关键期,英语绘本通过图文互文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教材的局限性。它反复出现的韵律句式和生动的语境组成了一个动态的语言系统,在符号的交互解码过程中学生构建了多维感知网络。这种沉浸式的语言接触,通过对文本输入的场景化来促进学生独立地捕获语言规律,发展语感和储备语料,从而由被动地接受向主动地内化过渡[1]。

(二)如何激活批判性思维生长点?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背景下,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需要发展信息甄别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英语绘本开放式叙事,多元文化视角等特点,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条件。学生在解读绘本的过程中需要调动高阶思维的积极性,通过对隐含信息的发掘来培养质疑精神,并学会站在不同的文化立场上考察问题,突破单一的思维定式,建构辩证思考的框架,奠定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基础。

二、小学高年级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原则是什么?

(一)阶梯式文本难度适配

小学高段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英语的能力,但是在认知发展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绘本阅读教学需要在文本难度上建构科学梯度,以免因为内容过多容易造成学习动力衰减或者因为难度过大而产生畏难情绪。因此,要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对这一学段能力的要求,充分考虑词汇密度,句式复杂度和文化背景信息等因素,构建从具象走向抽象,从简单情节走向复杂叙述的文本进阶体系 [ ]。同时注重语言输入中的可理解性问题,以词汇预授和背景铺垫为策略来保证学生达到“最近发展区”语言能力的提高。

(二)多模态互动情境创设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单一的文字和图片呈现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要。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要融合音频,视频和动态图像多元媒介建构身临其境的语言学习环境。运用声音特效来模拟故事场景并借助动态画面对复杂剧情进行拆解,实现静态文本向立体化感官体验的转换。以角色扮演和肢体表达为具身认知活动指导学生打破传统阅读的限制,并在多模态互动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认知,发展英语思维敏捷性和连贯性。

(三)分层任务驱动阅读

小学高段学生在学习自主性方面存在显着差异,统一化的任务设计容易导致“吃不饱”和“跟不上”两极分化。分层任务体系需要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风格以及兴趣倾向设计出基础理解,分析推理以及创意表达的不同等级阅读任务。基础层注重文本信息的抽取,进阶层注重情节逻辑的分析,拓展层则鼓励文本再创造,构成了一个由浅至深的任务链条。各级任务在目标上保持一致性,在差异化指导下激发阅读内驱力以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探索。

三、小学高年级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具体实践路径是什么?

(一)精选分级绘本资源,匹配年级认知水平

在小学高年级开展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在资源选择精准化的指导下,建立适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阅读体系。首先对海量绘本进行系统性筛选,根据高年级小学生的语言储备及思维发展特点对词汇难度,句式结构及主题深度进行评价。同时建立动态化的资源库并定期进行更新和优化,以保证绘本对教材知识的固化和语言应用场景的扩展[3]。

以译林版六年级上册 Unit 7 “Protect the Earth” 为知识衔接点,教师可引入《Our Planet’s Cry》分级绘本。教学中教师结合绘本内容和课本的环保主题设计阶段性的阅读任务。在教学初始,通过观察绘本中的森林砍伐和海洋污染等插图,引导学生使用他们已经学过的词汇来描述这些场景,例如“cutdown trees”和“rubbish in the sea”。然后,教师利用绘本中有关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图文资料,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reuse”和“recycle”等概念应用到实际中,并用简洁的句子来解释环保措施。读后部分,教师开设开放性的活动,要求学生依据绘本内容制作环保主题海报并以英语标示出设计理念,把绘本的阅读和语言的输出紧密地结合起来,加深环保主题认识,同时促进语言运用。

(二)设计阶梯式问题链,深化文本理解层次

在小学高年级开展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善于利用问题链构建思维阶梯,带领学生循序渐进地走进文本内核。设计问题需要按照由浅入深,由外向内的逻辑顺序进行,由基本的文本信息抽取,向深层次的分析推理和评价创造转变。教师要规避单一性提问,以提问之间的关联性与递进性激活学生思维潜能。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适时调整提问的难易程度及方向,以保证提问链不仅能够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而且能够促进整个阅读进程的发展,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达到由语言理解向思维发展的飞跃。

针对译林版六年级上册 Unit 3 “Holiday fun”,教师引入《A MagicalSummer Adventure》绘本。教师阅读时建构三层问题链:一层是基本问题,例如“What did the characters do on the beach ?”、指导学生提取绘本画面、文字等关键信息、使用简单句进行解答、巩固普通过去时态使用;第二层分析问题,如“Why did they change their travel plan ?”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来分析因果联系,并使用“because”和“so”这两个连接词来阐述他们的观点;第三层创造问题,如“If you were one of them,how would you spend theholiday ?”, 促使学生从课文中跳出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虚拟语气创造性地表达。透过这样一个环环紧扣的问题链条,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力,促进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强化语言情境运用

语言学习的本质在于真实情境中的交流运用。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处在语言表达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教师需要从多维情境的创设入手,启动学生的语言储备,并引导他们在身临其境的体验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教师进行绘本阅读教学时,要对文本对话场景进行仔细解构,发掘角色冲突和情感线索,并通过角色扮演活动的设计实现静态文字向动态交际的转换。借助于表情,动作及语气等方面的模仿,有利于学生打破书面语局限,使语言输入向输出自然转换,继而促进语言使用的顺畅和准确。

以译林版六年级上册 Unit 1《The king's new clothes》为例,教师可以选择绘本里皇帝巡游之前和骗子们谈话的重点片断来设计“戏剧工坊”事件。事先给学生一张人物台词卡,上面标有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绪提示,比如皇帝的自大,骗子的狡猾等等。我们鼓励学生采用“角色日记”这一方式,用英文描述他们选择的角色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反应,从而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角色的意图和动机。在正式演出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经典宫廷音乐、安排简单舞台场景、鼓励学生用夸张肢体动作和表情演绎出对白。演出结束时,我们组织学生作为“观众点评员等”, 在语言表达,情感传递和创意改编 3 个维度上用英语为伙伴们的演出发表评论和意见,促使学生通过互评加深对语言情境的认识,达到语言运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步培养。

(四)运用思维导图工具,梳理绘本逻辑结构

小学高年级学生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应对复杂的文本时需要教师为其提供直观的思维支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结构化分析绘本内容,其可以图形化地展现知识关联。通过关键词的抽取,分支图的绘制和逻辑符号的标记,有利于学生理清文本脉络并发展信息整合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从而使阅读由碎片化的感知走向系统化的理解[4]。

针对译林版六年级上册 Unit 4《Then and now》,教师可引入《TimeTravel Adventure》绘本,引导学生进行“时空探秘”的阅读体验。在通读绘本后,教师发放空白思维导图模板,指导学生以“过去和现在形成反差”为主线,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区分时间节点,对文中有关交通方式,通讯工具和生活场景的改变情况,通过气泡图和树状图的方式进行分类并填充到对应的分支中。对于像“slow”和“fast”这样的抽象对比概念,我们鼓励学生使用简笔画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在制作完个人思维导图之后,将学生组织成两个小组,作为“时空导游”, 将他们所画的知识通过英语介绍给伙伴们,并着重分析各个元素之间的因果联系。最后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思维导图投影呈现出来,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构图的长处,共同提高思维导图的效果,并在合作交流中加深对文本逻辑结构理解,促进思维条理性和逻辑性。

(五)融入跨学科主题,拓展绘本阅读维度

小学高年级英语绘本教学应打破学科壁垒,需要教师对绘本中跨学科元素进行深入挖掘,用题材统整知识体系。通过对英语绘本和科学,艺术和社会之间交叉点的梳理,设计了一个融合学习任务。教师在全过程中运用“主题链”这一设计策略把英语语言学习和其他学科能力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沉浸式、跨学科的学习场景,促使学生综合素养协同提升。

以 Unit 6《An interesting country》为例,教师可将英语绘本阅读与地理学科结合,开展 “国家文化探秘” 项目。选择《Australia: Land of Wonders》绘本后,教师先指导学生从绘本阅读中抽取澳大利亚地理特征,标志性建筑和其他资料,并使用英语绘制出信息卡片。然后,介绍了地理学科中等高线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在绘本描述的基础上,画出澳大利亚地形简图、标出英文地名和地理术语。在艺术环节,学生仿照原住民的艺术风格,运用点彩技法画出袋鼠和考拉这些特色动物并以英语标出动物习性。最后举办“小小外交官”展示会,学生通过图文展板与英语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对澳大利亚进行了地理,艺术与人文多个视角的介绍。教师适时地对活动进行干预,例如引导学生使用比较级来描述地理差异、修正艺术创作英语标注错误、双向赋能语言学习和跨学科能力发展等。

四、研究结论

经管研究之后,笔者得出结论,现如今小学高年级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探索为语言能力培养和思维品质发展深度结合提供新途径。它的价值既体现在创新教学模式上,也体现在以多维感知、情境创设和思维引导为主线,建构一个促使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共同成长的教育生态上。这一实践对深化英语教学改革,培养新时代国际视野和综合素养人才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和实践范式。

参考文献

[1] 王永明 . 绘本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J]. 亚太教育 ,2022,(09):133-135.

[2] 冯晓 . 通过英语绘本解读小学高年级阶段话题知识的建构 [J]. 英语广场 ,2021,(27):122-124.

[3] 栾天 . 绘本阅读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探讨 [J]. 现代交际 ,2021,(15):70-72.

[4] 杨卫红 . 小学高年级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52):319-320.

作者简介:余海萍,(1977.10),女,汉,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本科,小学一级教师,小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