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剡霞
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四族小学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以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为启蒙核心,除传授基础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外,更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对音乐的积极认知。将音乐元素与游戏形式有机结合的音乐游戏,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为小学音乐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如何科学且合理地把音乐游戏应用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已成为当前小学音乐教育领域需要关注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基于节奏教学目标设计分层递进式音乐游戏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小学音乐教学的节奏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基础节奏型并具备一定的节奏运用能力,节奏作为音乐的基础元素,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后续音乐学习的效果。分层递进式音乐游戏以节奏教学目标为核心进行设计,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进度,分阶段设置难度不同的游戏环节,让学生在逐步完成挑战的过程中自然掌握节奏知识。
在二年级上册“唱歌”板块《乃哟乃》的节奏教学中,教师可应用分层递进式音乐游戏。低年级节奏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设计“节奏接龙”的基础环节,先确定由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组成的简单节奏型,这些节奏型与《乃哟乃》的歌曲节奏相匹配,教师通过拍手的方式给出节奏开头,再邀请学生依次接龙,重复并延续教师给出的节奏,借助这种互动形式帮助学生熟悉《乃哟乃》中基础节奏型的特点。当学生对基础节奏型形成一定掌握后,教学进入“节奏创编”环节,教师提供几种不同的节奏型卡片,卡片上的节奏型难度略高于初始阶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取卡片并组合成新的节奏,学生可通过拍手、跺脚或使用沙锤、铃鼓等简单打击乐器演奏自己创编的节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节奏创编能力,同时加深对《乃哟乃》节奏的理解与运用。
二、结合旋律教学目标设计情境互动式音乐游戏
小学阶段的旋律教学目标,包括引导学生感受旋律的高低起伏与变化规律,理解旋律和音乐情感表达之间的关联,旋律作为音乐的核心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音乐整体的认知与感受。情境互动式音乐游戏结合旋律教学目标进行设计,通过创设与音乐作品相关的生活情境或故事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旋律、表现旋律,从而加深对旋律的理解与记忆,避免传统旋律教学中单纯讲解旋律特点的枯燥性。
二年级上册“唱歌”板块《拍皮球》的旋律教学,适合采用“情境互动式”音乐游戏。教师先创设“校园拍皮球”的情境,根据《拍皮球》歌曲展现的校园生活场景,将教室布置成模拟的校园操场场景,并准备皮球道具,让学生快速进入与歌曲相关的情境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播放《拍皮球》的音乐,让学生在情境中倾听旋律,感受旋律里蕴含的活泼欢快特点,建立旋律与情感之间的关联;接着设计“旋律传递”游戏,学生手持皮球,在《拍皮球》音乐旋律的伴奏下,根据旋律高低起伏的变化调整拍球速度与肢体动作——旋律升高时,拍球速度加快、肢体动作幅度增大,旋律降低时,拍球速度减慢、肢体动作幅度减小,让学生通过肢体表现直观感受《拍皮球》旋律的变化规律;最后开展“旋律创编”互动,教师给出《拍皮球》的基本旋律框架,引导学生结合校园拍皮球的情境,尝试在旋律中加入简单的装饰音或调整个别音符的音高,创编属于自己的“拍皮球”旋律片段,并在情境中展示,既帮助学生提升对《拍皮球》旋律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1]。
三、围绕音色教学目标设计多感官体验式音乐游戏
小学音乐教学的音色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辨别人声、乐器等不同类型的音色,感受不同音色带来的听觉体验,音色作为区分不同声音来源的重要特征,其教学需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单纯依靠听觉感知难以让学生全面理解音色特点。多感官体验式音乐游戏围绕音色教学目标设计,通过激活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让学生全方位感受音色特点,提升音色辨别能力,弥补传统音色教学中感官参与单一的不足。
二年级上册“聆听”板块《小狗圆舞曲》的教学,可运用“多感官体验式”音乐游戏。教师首先开展“盲盒听音色”游戏,准备装有钢琴、小提琴、长笛、手鼓等不同乐器的盲盒,在盲盒侧面留有小孔确保乐器声音能传出,这些乐器演奏的《小狗圆舞曲》片段具有鲜明的音色差异。让学生闭上眼睛,通过听觉倾听盲盒中乐器演奏的《小狗圆舞曲》片段,猜测乐器的种类,初步感受不同乐器演奏《小狗圆舞曲》时的音色特点;随后打开盲盒,让学生观察乐器的外形与材质,通过触摸感受乐器表面的质感,将视觉对乐器外观的认知、触觉对乐器材质的感受与听觉对乐器音色的体验结合,加深对《小狗圆舞曲》中不同乐器音色的认知;最后开展“音色配对”环节,教师播放不同乐器演奏的《小狗圆舞曲》片段,同时展示乐器图片与对应的音色特点卡片,让学生将音乐片段、乐器图片与音色特点卡片进行配对,借助多感官参与,帮助学生准确辨别不同乐器演奏《小狗圆舞曲》时的音色,理解音色与乐器材质、演奏方式之间的关系[2]。
结束语:
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科学设计音乐游戏,注重游戏的层次性、情境性与多感官参与性。音乐游戏具有的趣味性、互动性与体验性特征,契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为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避免为了游戏而游戏的情况,确保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真正发挥辅助教学作用,进而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因此,音乐游戏应该成为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教育可能。
参考文献:
[1] 张 丽 . 小 学 音 乐 游 戏 教 学 策 略 初 探 [J]. 名 师 在线 ,2024(26):82-84.
[2] 韩毅 .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J]. 新课程研究 ,2024(24):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