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关系探索研究

作者

李培丽 吴云龙 龚素芬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工作正在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职业院校的教育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教师作为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保障,具备较高的数字化素养,不仅能够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应对后续更加复杂的教学环境,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教育质量,还能够实现职业院校教育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及进步。因此,探索研究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素养及教学能力的关系,并提出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具体策略,有助于提高职业院校教学效果,推动职业院校教育工作的数字化转型。

一、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素养和教学能力之间的关系

(一)数字化素养正向影响教师的教学能力

随着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育的数字化趋势也愈发明显,在此背景下,职业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对于提升其教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数字化素养,指的是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数字化技术获取、收集、整理以及应用数字化技术,创新改革教育质量、提升教育效果的能力,它不仅包含了职业院校教师的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掌握能力以及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外,还包括教师数字社会责任以及数字专业与技术发展等多个方面[1]。教师的数字化素养不仅是决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关键,也是教师顺应新时代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职业院校的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化素养,才能够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更好地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二)数字化素养在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等方式也悄然转变,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可以提升其数字化素养,通过数字化技术探索专业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收集更加专业的教学知识,通过数字化技术掌握先进的教育观念、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以及熟练掌握数字化教学技巧,强化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推进课堂革命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效果[2]。此外,教师的科研能力及教研能力是数字化素养影响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路径,职业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之余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化素养,不断促进其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为其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开展科研活动及教学研究活动奠定坚实基础,使其能够掌握先进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技能,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和教学能力。

(三)教师数字化素养对教学能力的作用具备差异性

职业院校的数字化素养及教学能力是两个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体系,因此,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对教师教学能力的作用具备差异化。从数字化素养对于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而言,教师等数字化素养,对于教师的技术知识、技术教学知识以及技术内容知识的影响最显著的[3]。因此,虽然职业院校教师可以通过提升数字化素养,实现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但提升教师的数字化素养,除了需要培养教师的数字化意识、数字化技术掌握能力以及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外,还应提升教师的数字化社会责任以及数字化专业技术,还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基础以及数字化教学技巧掌握能力等,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多为结构,所以,通过提升教师的数字化素养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特备注意教师在不同维度之间的差异性。

二、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有效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数字化素养

首先,职业院校教师可以将提升教师的数字化素养作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战略规划,并将其与教师的年度考核、职位晋升以及激励措施相联系。其次是为教师提供有利条件,使教师能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提升自身的数字化素养。比如:教师可构建职业院校科研技术交流平台,完善职业院校的相关技术设施,并建立数字化教育资源分享平台以及组织教师参与相关培训工作等。其三,通过引导教师参与到相关培训活动中,实现教师数字化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能力,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意识,并使教师掌握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等。比如:职业院校可以以教学能力竞赛为抓手,吸引教师积极主动地培养自身的数字化素养,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知识及先进技术,增强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意识及理念。其四,积极开展职业院校“协作交流”,通过与先进地区职业院校进行交流协作,借鉴先进经验,提升教师的数字化素养。例如:职业院校可以成立相关指导小组,通过系统化、多维度、建立数字化素养学习专栏,交流分享各地区先进的学习经验,使职业院校教师能够在交流共享中促进教学反思及进步。

(二)强化数字化素养培训活动的专业性及针对性

为了有效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和教学能力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引导教师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还需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还需要根据教师的具体特点,强化教师数字化素养培养工作的专业性和针对性。结合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专业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现状等,结合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开展专向化信息素养培训活动。另一方面,结合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教学状况以及教师存在的不足之处,开展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数字化素养培训活动。例如:机电一体化专业可汇聚各地职业院校的数字化运营案例、教学规划软件,为教师提供前沿的实用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平台特色开发实操案例集,深化专业知识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提升数字资源整合及创新能力,并设立“数字化教学创新奖”,用于表彰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的职业院校教师,设立“数字资源开发优秀奖”,用于奖励开发优质教育资源的团队或个人,给予荣誉与物质奖励,激发职业院校教师的持续创新意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教育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是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研究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素养和教学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数字化素养正向影响教师的教学能力、数字化素养在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数字化素养对教学能力的作用具备差异性。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有效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强化数字化素养培训活动的专业性及针对性,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数字素养,为职业院校教师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 常罗 . 高职院校教师数字化素养和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J]. 小小说月刊 ,2025,(04):187-189.

[2] 隆平 , 熊美珍 . 数字化转型视阈下行业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4,30(12):99-107.

[3] 吴兆明 , 奚茂龙 . 职业院校“双师”团队教师数字素养对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J]. 职业技术教育 ,2025,46(12):59-66.

作者简介:

1. 李培丽(1979.08),女,山西大同人,大学本科,副教授机电一体化

2. 吴云龙(1983.10),男,安徽省池州市,大学本科,讲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3. 龚素芬(1983.08)女,湖北随州,大学本科,讲师机电一体化、智能制造

论文下面要注:本文系 2023 年度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学研究课题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研究”(编号:ZJGB202304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