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大数据时代畜牧业信息化建设分析

作者

郑晓雪

图牧吉镇综合行政执法队 内蒙古兴安盟 137600

摘要: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食品安全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影响。然而,传统畜牧业存在生产效率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畜牧业信息化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畜牧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大数据时代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内容,以供参阅。

关键词:大数据;畜牧业;信息化

引言

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畜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畜牧业生产、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并提升畜牧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深入研究大数据时代畜牧业信息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数据时代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1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畜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智能传感器、无人机、智能饲喂系统等设备在畜牧业中普及,实现了对畜禽养殖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

1.2信息化平台逐步建立

畜牧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各级政府和畜牧企业纷纷建立畜牧业信息化平台,为畜牧业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平台不仅提高了畜牧业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为畜牧业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

1.3大数据应用初显成效

大数据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已经初显成效。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对畜禽养殖环境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优化饲料配方,提高养殖效率。同时,大数据还可以帮助畜牧企业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2大数据时代加强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2.1完善数据管理体系

2.1.1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

由政府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牵头,制定畜牧业数据采集的统一标准,包括数据格式、指标定义、采集频率等。例如,对畜禽的品种、年龄、体重、免疫情况等数据制定标准化的记录模板,确保各环节采集的数据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同时,建立数据审核机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质量把关,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1.2建立健全数据共享平台

构建畜牧业数据共享平台,打破数据孤岛现象。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养殖场、加工企业、销售商等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积极参与数据共享。通过建立数据交换接口、数据加密传输等技术手段,保障数据共享过程中的安全。在共享平台上,实现数据的分类存储、查询检索和分析应用,为畜牧业的生产决策、市场监管等提供有力支持。

2.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2.1推广养殖场信息化设备应用

加大对养殖场信息化设备的扶持力度,鼓励养殖场引进先进的智能传感器、自动化养殖设备、数据采集终端等。例如,推广应用智能环境监测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养殖舍内的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环境参数,并自动调节设备,维持适宜的养殖环境;采用自动化喂料、饮水设备,提高养殖效率和饲料利用率。同时,建立养殖场信息化设备维护服务体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2.2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地区和偏远养殖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和信号质量。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政策优惠等方式,引导电信运营商加大对农村网络建设的投入,铺设光纤网络、建设基站等。此外,探索利用卫星通信、无线传感网络等技术,解决部分地区网络接入困难的问题,为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提供稳定、高速的网络环境。

2.3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

2.3.1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

高校和职业院校应优化专业设置,开设畜牧业信息化相关专业或课程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畜牧业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例如,在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中增加数据库管理、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等课程内容;在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中设置畜牧业概论、养殖生产管理等课程。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养殖场、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开展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畜牧从业人员提供信息技术培训课程,提升其信息化素养。

2.3.2积极引进专业人才

畜牧业企业应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既懂畜牧业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例如,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舒适的生活环境等。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项目合作、联合研发等方式,吸引外部人才参与畜牧业信息化建设,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4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2.4.1加强数据安全防护措施

养殖场和企业应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对存储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的保密性。例如,使用SSL/TLS协议对数据传输通道进行加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采用数据库加密技术,对存储在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同时,建立数据备份制度,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的位置,防止数据丢失。

2.4.2定期进行信息系统安全检测与漏洞修复

畜牧业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单位应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检测,采用漏洞扫描工具、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一旦发现漏洞,应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修复,更新系统补丁,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此外,建立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当发生信息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降低损失,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数据时代为畜牧业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加强数据共享与融合、强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培养信息化人才以及推进畜牧业数字化转型等措施,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促进畜牧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畜牧业信息化建设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畜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健,何宁秀.大数据时代畜牧业信息化建设[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4(05):21-23

[2]刘东辉.大数据时代畜牧业信息化建设分析[J].畜牧业环境.2022(18): 21-22

[3]李恒.大数据时代畜牧业信息化建设[J].新农业.2023(15):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