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探析
张冲
河北省博野中学 071300
摘 要:新高考改革的实施,使高中语文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应试”教育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在此背景下,对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并结合自身的具体状况,有针对性地制订出一系列符合学生学习与发展需求的计划,提高教学质量与成效。
关键词:新高考;语文教学;高中语文
新时代的《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要突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在高中的语言课堂上,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法,使学生既能读懂课本上的内容,又能开阔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思想方法。教师要想真正地转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就必须从学生、课堂和教师三个层面入手。
一、新高考背景下语文教学的转变
(一)教学重点的转变
在以往的考试中,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所以,在高中的课堂上,经常会有“以老师为主”和“以教科书为主”两种方式。但是,随着新的高考,这门课程的考核也从单纯地对语文基本知识的考察,转向了对语文基本知识和对语文知识的灵活应用等多个层面的综合考察。在这种情况下,高中语文教育逐步由以老师和教材为主转向以学生为核心,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要对象加以重视,从而使他们养成独立思考、自我探索的学习心态。
(二) 语文教学的意义转换
在我国现行的考试方式下,语文是高中教育的主体,也是高考的重中之重。所以,受到传统的教育和教学理念的制约,学生们在语文课程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这样,学生的语文成就就没有体现出显著的差异和分层,这就造成了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缺乏足够的关注。但是,在新的高考环境中,因为考试的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考察,使得语文渐渐变成了一门可以将同学们拉开距离的科目,从而使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二、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一)改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
高中老师要转变传统的以老师和材料为中心的思想,从而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积极地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对语文知识的探索,从而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对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培育和提升,从而让高中的语文教育与新高考的改革相适应。
通过问题的方式,使同学们能经常地去思索语文的内容,从而使他们能够深入地理解语文。老师在设置语文问题的时候,不要设置简单的、浮于表面的问题,而是要从上到下,循序渐进,逐步地培养出一个又一个的思维方式,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去探索自己的语文知识。
比如,在教学《祝福》一文的时候,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就不仅仅要让他们去分析故事的线索和细节,而是要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让他们明白作者的意思,并且继续探究那些语文知识的后面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的现实。比如第一个问题,就是“鲁迅笼子里的那个女人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让同学们去想:“在那个时候,一个人的想法是不是和祥林嫂一样?”在学生进行思维时,老师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将他们带回文本,仔细地看一看鲁迅小说中的其他角色,使他们作为学习和思维的主角,通过简单易解的问题,让他们对语文知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实现新高考下的语文教育目标。
(二)构建三维立体的教育体系
第一,根据新高考的需要,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教科书上。所以,在语文教育中,老师应该构建一种立体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三维的学习思路变得更加有效。语文的三维学习思考,就是在课堂上,老师会依据课本中所展示的文本片段、作者等资料,来指导他们去看课本中所选择的那一部,然后再去看那些同样种类和主题的名著。这样,在学习语文的时候,他们不但可以对文本进行深度地了解,而且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养成他们横向地学习语文的能力和习惯,为迎接新的高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比如,老师在教授香迅老师的《祝福》时,可以根据作者的故事来源——卢勋先生的小说集(彷徨),对整个小说进行解读,从而让他们对教科书中的选择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而后,又以鲁迅为中心。读着古人的其他名作,比如《朗花夕拾》,《狂人日记》,感受到了里面的内在的文化平衡。另外,在学生们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之后,老师还可以指导他们去读鲁迅的同一时期的经典作品,让他们养成了对三维语文的学习的好的习惯。这样的教育方式,既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又让他们不只是课本上的内容,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知识储备,加强了他们的独立思维。
第二,把语文和现实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所掌握的语文知识,从而构建语文的三维思考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应对新高考时获得充足的实践体验。
比如,老师在教学《陈情表》时,可以把课文的内容和孩子们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陈惰表》一文,作者是西晋时期的李密,写于《孙子兵法》,主要是为了表现自己对外祖母的抚养、对外祖母的感恩。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让他们回想起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并想着要怎么回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陈情表》,从而在学习了这一段文字之后,引导他们去认识并实践“孝”。使学生能够将语文知识运用于现实的情境中,进行立体地运用与练习。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在新的高考环境下,高中语文老师也应该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更好地利用好自己的教学评价职能。因为在高中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够完善,所以老师要做好对学生的评价,对老师进行自我评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堂上,对语文课堂进行有效地评价是非常必要的。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状况,做好课堂评价和家庭作业评价。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裁决者要仔细地看着学生们的行为和学习程度,并且在课堂上进一步地认识他们。因为高中生要面对高考,而且新高考的需要,他们的学业负担非常重,所以老师要对他们进行适时地评价和有针对性的评价。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评价,可以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意识到自己在语文知识中存在的问题。
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维能力。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条件下,教师要采用开放、创新的教育方法,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让每个人都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月芹.新高考下的高中语文数学策略[A]//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2023年教育教学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C]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南阳高中, 2023 :4.
[2] 张杰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析[A]/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协调推进基础教育论文集[C].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第一 -高中: 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