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调节系统故障原因分析与容错控制策略研究
文成才让
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 青海格尔木 816000
摘要:汽轮机作为电力生产、工业驱动等领域的核心设备,其调节系统的稳定运行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汽轮机调节系统,深入分析其故障产生的原因,通过对各类故障原因的系统研究,提出相应的容错控制策略,包括基于冗余设计和基于故障诊断与重构的策略,旨在提升汽轮机调节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为保障工业生产和电力供应的高效运行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关键词:汽轮机调节系统;故障原因分析;容错控制策略
引言
汽轮机调节系统是保障汽轮机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能够根据外界负荷变化自动调节汽轮机的进汽量,从而维持汽轮机的转速和功率稳定。
一、汽轮机调节系统故障原因分析
1.1 机械故障原因分析
汽轮机调节系统的机械部分是实现调节功能的基础,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机械故障是导致汽轮机调节系统异常的常见原因之一。首先,调节系统中的机械部件长期处于高速运转和复杂的受力状态,如调速汽门、连杆、错油门等,在频繁的开启和关闭过程中,会受到摩擦、磨损的影响。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部件表面的材料逐渐损耗,配合间隙增大,导致部件的运动精度下降,从而影响调节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例如,调速汽门的阀杆与阀座之间的密封面磨损,会使蒸汽泄漏量增加,导致汽轮机的功率调节出现偏差。其次,机械部件的疲劳损伤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部件内部会产生微小的裂纹,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纹逐渐扩展,最终可能导致部件断裂。像调节系统中的弹簧,在长期的伸缩过程中,容易发生疲劳断裂,使弹簧的弹性力发生变化,影响调节系统的平衡。
1.2 电气故障原因分析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汽轮机调节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电气部分在调节系统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电气故障也逐渐成为影响调节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电气设备的绝缘老化是常见的故障原因。调节系统中的电机、变压器、电缆等电气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受到温度、湿度、电场等因素的作用,绝缘材料会逐渐老化,绝缘性能下降。当绝缘电阻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发生漏电、短路等故障,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例如,伺服电机的绕组绝缘老化,可能导致电机绕组匝间短路,使电机输出功率不稳定,进而影响汽轮机调节系统的控制精度。另一方面,电气元件的故障也不容忽视。如传感器、继电器、接触器等电气元件,在长期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触点氧化、接触不良、元件损坏等问题。传感器故障会导致调节系统无法准确获取汽轮机的运行参数,如转速、功率、压力等,从而使控制系统做出错误的调节指令。继电器和接触器的触点接触不良,会导致电路时通时断,影响电气信号的传输和控制功能的实现。
1.3 控制逻辑与软件故障原因分析
现代汽轮机调节系统通常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控制逻辑和软件在调节系统中起着核心作用。然而,控制逻辑与软件方面的故障也时有发生。首先,控制逻辑设计不合理是一个潜在的问题。在调节系统的控制逻辑设计过程中,如果对汽轮机的运行特性和实际工况考虑不全面,可能会导致控制逻辑存在缺陷。例如,在负荷快速变化时,控制逻辑未能合理安排调速汽门的开启和关闭顺序,可能会引起汽轮机转速波动过大,甚至出现超速现象。其次,软件编程错误也是导致故障的重要原因。软件在编写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语法错误、逻辑漏洞、算法缺陷等问题。这些问题在软件测试阶段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就可能导致软件出现异常,如程序死机、数据错误、控制指令错误等。此外,软件的兼容性问题也不容忽视。随着调节系统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和软件版本的升级,新的软件可能与原有的硬件设备或其他相关软件不兼容,从而引发系统故障。
二、汽轮机调节系统容错控制策略
2.1 容错控制策略概述
容错控制是指在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控制策略,使系统仍然能够保持稳定运行,并尽可能地维持其主要功能的一种控制方法。对于汽轮机调节系统而言,容错控制策略的目的是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检测和隔离故障,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系统进行重构或补偿,以保证汽轮机能够继续安全、稳定地运行,减少故障对生产和运行的影响。容错控制策略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结构、故障类型、运行要求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常见的容错控制策略包括冗余设计、故障诊断与重构、容错控制算法等,这些策略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容错效果。
2.2 基于冗余设计的容错策略
冗余设计是一种常用的容错方法,它通过在系统中增加多余的硬件或软件资源,当系统中的某个部分发生故障时,冗余部分能够及时接替故障部分的工作,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在汽轮机调节系统中,冗余设计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首先,在传感器方面,可以采用多个相同类型的传感器对同一参数进行测量,通过数据融合的方法获取更准确的测量值。当其中一个传感器发生故障时,其他传感器仍然能够提供有效的测量数据,保证控制系统能够获取准确的运行参数。例如,在测量汽轮机转速时,可以安装多个转速传感器,通过比较和分析多个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提高转速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在执行机构方面,也可以采用冗余设计。如调速汽门可以配备双执行机构,当一个执行机构出现故障时,另一个执行机构能够继续控制调速汽门的开启和关闭,确保汽轮机的进汽量得到有效调节。此外,在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如控制器、电源模块等方面,也可以采用冗余设计。双控制器冗余配置可以在主控制器发生故障时,迅速切换到备用控制器,保证控制系统的连续运行;冗余电源模块可以在主电源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避免因电源故障导致系统停机。
2.3 基于故障诊断与重构的容错策略
故障诊断与重构是实现汽轮机调节系统容错控制的重要手段。故障诊断是通过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信号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故障,并准确判断故障的类型、位置和严重程度。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包括基于模型的方法、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和基于知识的方法等。基于模型的方法是根据汽轮机调节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比较系统的实际输出与模型预测输出之间的差异来检测故障;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则是利用大量的运行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来发现故障特征;基于知识的方法是利用专家经验和领域知识建立故障诊断规则库,对系统故障进行诊断。在准确诊断故障后,需要采取相应的故障重构策略。故障重构是指在系统发生故障后,通过调整系统的控制结构、参数或运行模式,使系统在故障状态下仍然能够维持一定的性能指标。例如,当调节系统中的某个控制回路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切换控制策略,利用其他相关回路的信息来实现对汽轮机的调节;或者通过调整控制参数,对故障部分的影响进行补偿,使系统能够继续稳定运行。
三、结语
汽轮机调节系统故障成因多元,本文剖析机械、电气及控制逻辑软件故障,提出冗余设计与故障诊断重构等策略,提升系统可靠性。未来应深化故障机理研究,探索创新容错技术,为其稳定运行筑牢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金萍.330MW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故障及实例分析[J].电站系统工程,2021,37(06):41-44.
[2]张俊华.关于汽轮机组电液调节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2):122.
[3]郭恺,赵彪.关于汽轮机运行中调节系统故障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1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