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村初中音乐多元化教学策略

作者

石叶文

溆浦县观音阁镇中学 419300

摘要: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价值不言而喻。在农村初中教育领域,音乐教学不仅是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创新能力和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也迎来了多元化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多元化教学策略旨在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融合多种教学方法、资源和手段,为农村初中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这一策略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其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多元化教学;农村

在农村初中教育领域,音乐教学的意义尤为深远。它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任务,更在塑造学生性格、激发创新思维和增强文化认同感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农村初中音乐教学往往受限于资源不足、观念滞后等因素,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探索和实施多元化教学策略,成为提升农村初中音乐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多元化教学策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学方法、内容和资源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包容和创新的学习环境。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

农村初中音乐多元化教学的第一步是为学生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让他们有兴趣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营造欢乐的音乐氛围,给学生带来沉浸式的体验,让他们能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美妙,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西风的话》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为学生展示秋天的风景,如丰收的田野、纷飞的落叶等,还可以播放模拟秋风的音频,为学生构建沉浸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风声中欣赏歌曲《西风的话》。视频和音频能给学生带来直观的体验,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歌曲内容。其次,在自由欣赏环节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引导学生以表演的方式学习演唱《西风的话》。表演情境的创设能够营造轻松活泼的音乐学习氛围,让学生获得音乐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最后,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能让音乐得到不同形式的呈现,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并增加他们学习音乐的动力,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深化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感知。在为学生创设不同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剖析音乐作品的特点,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让情境更加贴合教学目标,从而更精彩地呈现教学内容,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丰富音乐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的欠缺及教学模式的僵化是农村初中音乐教学难以发展的原因之一。一成不变的教学形式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阻碍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丰富音乐教学的形式,扩充音乐课堂的内容,以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农村学生接触到的音乐资源是相对有限的,能力也是相对欠缺的。接触不同的音乐形式能帮助学生积累相应的音乐资源,提高艺术表达能力。以《青春舞曲》为例。这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整体的音乐基调是欢快的,传达出朝气蓬勃、青春洋溢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来表现欢乐的基调。首先,教师可以播放歌曲《青春舞曲》和记录新疆风景的视频,并展示一小段维吾尔族的舞蹈,让学生一边欣赏歌曲《青春舞曲》,一边欣赏新疆的美丽风光,感受新疆维吾尔族的风情。其次,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新疆的特色打击乐器铃鼓,并在学生传看铃鼓的过程中讲解与其相关的知识。同时,教师可以用铃鼓演奏《青春舞曲》。这种直观呈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乐器演奏《青春舞曲》,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让一组学生用不同的乐器演奏《青春舞曲》,另一组学生接龙演唱《青春舞曲》,以丰富音乐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用不同的形式呈现音乐作品不仅能给学生带来别具一格的教学体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增加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多样性,增强教学效果。丰富的音乐形式能给学生带来更优质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和储备音乐知识,习得音乐技能,提高艺术表达能力。

三、加强教学评价,培养学生总结与反馈的能力

在农村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往往忽视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未能对教学过程进行客观评价,使音乐课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削弱了农村音乐教学的效果,阻碍了学生总结与反馈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教师要重视评价的作用,加强教学评价,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力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对音乐课堂进行直接、真实的评价,培养学生总结与反馈的能力。学生的评价与反馈能客观地反映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帮助教师更好地完善音乐教学,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以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歌曲《阳关三叠》为例。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辨析歌曲,引导学生对教学过程进行多维度的评价,通过评价来回顾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提出直接、真实的教学反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环节的不同对评价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具体如下。课前部分:自主预习的完成情况,对《阳关三叠》作者及创作背景等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课中部分:对课堂教学内容(如和声、旋律线、调式等音乐要素的作用以及它们在作品不同段落中的差异等)的掌握情况,《阳关三叠》的演唱情况,对《阳关三叠》情感表达及深层内涵的理解情况。课后部分:对《阳关三叠》的创新演绎情况。评价标准的制定与调整有助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及学习情况进行回顾和思考。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自身在音乐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根据这些不足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优化与调整,从而更好地进行音乐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回顾农村初中音乐多元化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其成效显著且意义深远。通过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不仅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还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同时,这一策略也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为农村初中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展望未来,农村初中音乐多元化教学策略的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梁丽.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J].北方音乐,2021(23)

[2]谈小依.论多元化评价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