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和解决策略分析

作者

孔友钧

广东建诚明德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随着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复杂性的提高,传统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建设项目管理是一项涉及工期、造价、质量和安全的多维协同管控,其效果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是,在目前的工程项目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当、风险预知不足、过程监督缺位等突出问题。深入剖析项目管理中的关键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对于提高整个行业管理水平,保证项目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解决策略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建筑工程管理面临着日益复杂多变的环境和要求。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如何有效应对各种影响因素,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1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

1.1确保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

随着建设项目规模的扩大和技术复杂性的不断提高,项目管理科学性和规范化已经成为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现代建设工程涉及多个专业交叉作业,资源配置庞大,质量安全要求高,如果不进行系统的管理,很容易造成施工混乱、质量缺陷,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完整的过程控制系统,使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面工作得到有效地配合,保证每个环节都能按照规范进行。

1.2最大限度地保证工程效益

随着建筑业利润率的不断下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通过优化进度计划,调整资源分配,动态监控工程造价,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避免资源浪费,避免工期延误。同时,合同管理标准化,风险预控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纠纷与索赔风险。随着BIM、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现代项目管理正在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将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的准确性与预见性,为投资者创造更高的价值。

2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2.1各方在管理目标上有差异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管理目标存在差异,容易产生利益冲突和推诿扯皮。传统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导致信息传递滞后,设计变更难以及时传导至施工环节。各专业分包单位各自为政,交叉作业面协调困难,经常出现工序冲突。材料供应商履约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关键材料供应不及时影响整体进度。监理单位人员专业配备不足,难以对特殊工艺实施有效监督。这种协同低效问题严重制约着工程管理的整体效能。

2.2建筑材料价格剧烈波动

建筑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导致预算失控风险加大,部分企业为保利润偷工减料。人工成本持续上涨迫使企业压缩必要安全投入,埋下事故隐患。抢工期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工序验收流于形式,质量隐患难以根除。低价中标模式造成企业利润空间被过度压缩,影响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质量责任终身制与当前分包管理模式存在冲突,责任追溯困难。这些矛盾如不能妥善解决,将严重影响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

2.3施工组织难度增加

城市建筑工程常面临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周边建筑密集等空间制约问题,导致施工组织难度倍增。岩溶地质、软土地基等不良工程地质条件直接影响基础施工安全和进度控制。极端天气频发导致有效施工期缩短,雨季基坑积水、冬季混凝土养护等问题突出。城市交通管制和噪声限制导致材料运输和机械作业时间受限。既有建筑改造工程中还面临结构安全隐患识别困难、新旧结构衔接等技术难题。这些环境因素大大增加了施工过程的不确定性和管理复杂度。

3建筑工程管理策略

3.1规范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必须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要制定完善的项目管理手册和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确保管理行为有章可循。建立统一的工程技术标准和质量验收标准,细化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实现施工工艺标准化。推行样板引路制度,在关键工序施工前制作实体样板,统一工艺标准和验收尺度。同时要加强标准化培训,通过定期组织管理知识、技术规范等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建立标准化的文档管理体系,统一各类报告、记录的格式要求,确保工程资料完整规范。通过标准化建设,可以有效降低管理随意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3.2建立健全的风险控制机制

建筑工程管理必须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要建立全过程风险管理机制,在项目各阶段系统识别技术风险、安全风险、合同风险等各类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重点加强对深基坑、高支模、起重吊装等危险性较大工程风险管控,严格执行专项方案论证和现场验收制度。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对识别出风险进行等级评估,实施差异化管理。同时要完善应急预案体系,针对常见突发事件制定详细的处置流程,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现场人员应急处置能力。通过系统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3.3推进BIM技术的应用

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必须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管理效能,要全面推进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构建包含几何信息、成本数据、进度计划等要素的5D建筑信息模型,实现设计、施工、运维全过程数据共享。引入物联网技术,通过在施工现场部署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环境监测、设备运行、人员定位等数据,为安全管理提供支持。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历史项目数据进行挖掘,建立工期预测、成本估算等智能算法模型,提高管理预见性。

4结束语

综上述,建设工程管理优化升级是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全过程管控系统,推进数字化技术应用,完善标准化建设,强化风险预控等一系列系统策略,可以使工程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在今后工作中需要不断地进行管理观念与方法的创新,使精细化、智能化、标准化深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为建设高质量的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优.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与优化策略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09):34-36.

[2]贾连锋.浅析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散装水泥,2023,(03):51-53.

[3]李斌.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影响因素与解决对策[J].居业,2020,(11):114-115.

[4]陈己强.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管理策略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6):43-44.

[5]吴崔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