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练赛评"一体化课堂教学设计
罗川
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资阳市雁江区,641300
摘要:本文从体育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学练赛评"一体化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与实践。通过分析当前体育教学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以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学练赛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整合学习、练习、比赛和评价四个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能和体育精神。文章详细阐述了该教学模式的具体设计思路与实施策略,以期对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学练赛评"一体化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体育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技能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旨在探讨一种新颖的"学练赛评"一体化课堂教学设计模式,以期在提升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也能培养其团队协作、竞技精神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一、“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学的设计:注重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在确定教学目标和知识要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比如针对小学生的体育教学,目标设定为让学生了解简单的运动常识,像跑步时正确的呼吸方法,以及一些常见运动项目的基本玩法。知识要点方面,详细讲解跳绳时绳子的长度调整、起跳的时机等。在高中阶段,教学目标则可设定为掌握专业运动理论,如运动生理学中关于有氧和无氧运动的能量供应原理,以及篮球战术体系中的三角进攻战术知识要点。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兴趣,除多媒体教学和小组讨论外,还可运用故事教学法。讲述体育明星的成长故事,像科比·布莱恩特对篮球的执着追求,激励学生热爱体育知识学习。利用实物演示法,在讲解跨栏技术时,现场摆放栏架,教师亲自示范正确和错误动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动作差异。
结合实例加深理解,在讲解运动营养知识时,以运动员赛前、赛中、赛后的饮食安排为例,分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的摄入比例和时间节点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二)练的设计:强化学生体育技能的训练与提升
制定科学训练计划,以游泳训练为例,先从水中呼吸、漂浮等基础技能练起,随着学生熟练度提高,开展蛙泳、自由泳等泳姿训练,最后进行长距离耐力训练。同时,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和进步速度,合理调整训练强度和频率。
引入游戏化教学,在田径训练中,组织“接力寻宝”游戏,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规定的田径场区域内完成接力跑,并寻找隐藏的“宝物”卡片,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注重训练反馈与调整,在学生进行武术套路训练时,教师利用视频记录学生动作,训练结束后与学生一起观看视频,针对动作的规范性、力度、节奏等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训练计划,如增加某个动作的重复练习次数或改变训练方法。
(三)赛的设计:通过竞技比赛检验学生技能与团队协作能力
设计多样化比赛项目,针对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除常规体育项目比赛外,还可开展如飞盘高尔夫、躲避球等新兴体育项目比赛。在足球教学中,为初学者组织小型的“五人制”趣味足球赛,强调参与性和基础技能运用;为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举办正规的“十一人制”足球联赛,全面考验战术配合和综合技能。
强调比赛规则与体育精神培养,在每次比赛前,通过规则讲解视频、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比赛规则。在比赛中,设置“体育精神奖”,奖励那些在比赛中遵守规则、尊重对手、积极拼搏的队伍或个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胜负观。
通过比赛激发学生潜能,在团队拔河比赛中,学生们为了团队荣誉齐心协力,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不仅提升了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还学会了团队协作,如统一发力节奏、合理安排站位等,增强团队凝聚力。
(四)评的设计: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除体能、技能、态度外,还增加对学生体育创新能力的评价。例如在体操教学中,评价学生是否能根据所学动作进行创新组合,展现独特的表现力。
引入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方式,在完成一次田径训练后,学生自评时,从训练目标完成情况、自身努力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互评时,同学之间从动作规范、训练积极性等角度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则综合学生的训练表现、进步幅度等,给出全面且专业的评价。
注重评价结果反馈与运用,教师将评价结果以书面报告形式呈现给学生,不仅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还附上详细的改进计划和建议。针对学生在排球扣球技能上的问题,提供专项训练方案,如安排扣球辅助器材训练、增加扣球模拟比赛等,帮助学生不断提升体育素养。
二、“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一)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在“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系统化教学设计起着关键作用。课程不再是零散的知识与技能传授,而是精心编排的学习链条。从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到分解动作的练习,再到完整动作的反复演练,逐步提升学生体育技能。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先教授篮球规则、基本运球、传球动作,再进行战术配合练习,让学生从生疏到熟练掌握篮球技能。体能训练也贯穿其中,根据不同项目特点设计针对性训练,如耐力、力量、速度训练,全面提升学生体能。
这种教学模式十分注重团队协作与竞技精神的培养。在练习和比赛环节,学生被分组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像足球比赛,队员们需要相互配合、传球、跑位,为了共同目标拼搏,在这个过程中团队协作能力不断增强。而比赛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的斗志,培养他们面对挑战不退缩、勇于拼搏的竞技精神。
自我评价与自我提升能力的增强也不容忽视。评价环节不仅有教师评价,还引入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观察自己和他人表现,发现优势与不足,进而制定改进计划,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提升。
(二)推动体育教学改革
“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全新思路与方法。传统教学重技能轻实战,而新模式强调学、练、赛、评紧密结合,形成完整教学闭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比赛和练习中的表现,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让教学更具针对性。
对于体育教师而言,这一模式促进了他们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组织比赛并进行专业评价,这要求教师具备更全面的能力,从而推动教师不断成长。
从教学效果来看,新模式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实现教学相长。学生在这种模式下积极参与学习,技能和体能提升明显,对体育的兴趣也大幅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水平也随之提高,真正实现了教学双方共同进步。
结语:本文从体育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学练赛评"一体化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与实践。该教学模式通过整合学习、练习、比赛和评价四个环节,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能和体育精神。实践表明,"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推动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完善该教学模式,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金东,张红霞,范影影.高校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生态路径[J].当代体育科技,2024,14(20):175-178.
[2]李江涛,王浩.核心素养视角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运动精品,2024,43(07):7-9.
[3]巩永辉.新时代核心素养视角下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发展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4,(09):20-22.
作者简介:男,1989.08,汉族,四川渠县,大学本科,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