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游戏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的实践探索
赵雪
广元市昭化区虎跳镇丁家小学
引言
规则游戏融入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意义深远。它不仅能通过清晰规则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约束、遵守秩序,培养良好规则意识与社会交往能力;还能以丰富多变的游戏形式激发幼儿运动兴趣,提升身体协调性与灵活性,增强体质。同时,在合作竞争的游戏情境中,助力幼儿塑造坚韧意志与积极心态,促进全面发展。
一、规则游戏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的价值
规则游戏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于幼儿自身发展而言,规则游戏能巧妙引导幼儿在欢快玩耍中理解并遵循规则,逐步培养起自律意识和责任感,为其未来融入社会奠定基础。在身体锻炼方面,各类规则游戏如接力赛、跳房子等,能充分调动幼儿身体各部位,有效提升他们的协调性、灵活性与平衡感,增强体质。从社交层面看,规则游戏为幼儿搭建了互动交流的平台,他们在合作与竞争中学会沟通、分享与包容,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二、规则游戏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参与兴趣不高,规则游戏缺乏趣味性
部分教师在设计规则游戏时,未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偏好,游戏形式传统单一、内容陈旧,难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比如,一些简单的跑跳类规则游戏反复进行,缺乏新意,幼儿玩几次后便觉得枯燥乏味。而且,游戏过程中缺乏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和多样化的奖励机制,无法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持续的成就感与愉悦感,进而导致他们参与规则游戏的积极性逐渐降低。
(二)教师组织能力不足,规则执行效果差
一些教师对于规则游戏的讲解不够清晰、简洁,幼儿难以快速理解游戏规则与玩法,在游戏过程中频繁出现违规行为。同时,教师在游戏现场的引导与调控能力欠缺,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幼儿间的矛盾冲突和违规情况,导致游戏秩序混乱。此外,部分教师缺乏灵活应变能力,面对游戏中的突发状况,无法迅速调整规则或玩法,使得游戏难以顺利推进,极大地影响了规则游戏的教育价值和幼儿的参与体验。
(三)户外环境与材料利用不充分,影响游戏开展
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规则游戏开展过程中,户外环境与材料利用不充分的问题较为明显,对游戏推进产生了不利影响。一方面,部分教师对户外场地的特性挖掘不够,没有依据不同场地的地形、空间等优势设计合适的规则游戏,导致场地资源闲置浪费。另一方面,对户外体育材料的投放和使用缺乏规划与创新,材料种类单一、更新不及时,且未能巧妙地将多种材料组合运用,难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与创造力。
三、规则游戏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的优化策略
(一)创新游戏形式,增强趣味性与互动性
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创新规则游戏形式是增强趣味性与互动性的有效途径。传统规则游戏模式固定,难以持续吸引幼儿注意力。教师可从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喜爱的动画元素中汲取灵感,对游戏进行巧妙设计。把游戏与角色扮演结合,让幼儿代入特定角色,赋予他们责任与任务,同时设置小组竞赛环节,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让游戏充满活力与吸引力。例如,在一次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开展了“超级快递大冒险”规则游戏。教师提前在场地布置好各种“障碍”,如用轮胎堆成的小山、用纸箱搭建的隧道等,代表快递运输途中的艰难险阻。幼儿们分成几个快递小组,每个小组的幼儿都化身为快递员。游戏开始,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个“包裹”(用轻便的盒子代替),并告知他们要将包裹送到指定地点的“客户”手中。在运输过程中,小组内的幼儿需要共同商量路线,互相帮助跨越障碍。有的小组幼儿会一个拉着一个,小心翼翼地穿过隧道;有的小组则分工明确,力气大的幼儿负责搬运“包裹”,灵活的幼儿负责在前面探路。当遇到其他小组时,他们还会互相交流运输经验,看看谁的方法更快捷。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们热情高涨,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极大地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互动与
合作。
(二)加强教师培训,提升规则游戏组织能力
教师作为规则游戏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其专业素养直接影响游戏的质量与效果。通过系统培训,教师能够深入理解规则游戏的教育价值,掌握科学的设计与组织方法。培训内容可涵盖游戏理念的更新,让教师明白规则游戏不仅是娱乐,更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还包括游戏设计技巧,如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适宜的游戏情境与规则;以及组织过程中的应变能力,能灵活处理游戏中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确保游戏顺利进行。例如,阳光幼儿园组织了一场关于规则游戏组织能力的教师培训活动。培训中,专家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如何将传统游戏进行创新改编。一位教师在培训后深受启发,在组织大班户外体育规则游戏时,将“老鹰捉小鸡”游戏进行了升级。她先为幼儿讲述了森林中老鹰和小动物们斗智斗勇的故事,激发幼儿兴趣。接着,引导幼儿共同讨论制定新规则,如增加“小动物们可以设置陷阱”等情节。在游戏组织过程中,这位教师密切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当发现有的幼儿因害怕而不敢参与时,她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还巧妙地调整游戏难度。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分享游戏感受,引导他们总结经验。通过这次培训后的实践,教师不仅提升了规则游戏的组织能力,也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了更丰富的体验和成长。
(三)合理规划户外空间,优化游戏材料投放
精心规划空间,能依据不同游戏的功能和特性划分区域,为幼儿营造安全、有序且富有吸引力的游戏环境。同时,有针对性地投放材料,需充分考虑材料的趣味性、挑战性和可操作性,满足幼儿多样化的游戏需求,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规则游戏的热情,促进其身体机能和认知能力的协同发展。例如,蓝天幼儿园对户外空间和游戏材料进行了一次大改造。他们把户外场地划分成了三个特色区域:敏捷训练区、团队合作区和创意运动区。敏捷训练区铺设了防滑的彩色地砖,设置了高低错落的梅花桩、快速移动的软质平衡木等设施,旨在锻炼幼儿的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性。团队合作区则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放置了大型的充气障碍赛道,赛道上有需要多人协作才能通过的隧道、需要齐心协力推动的巨型球等关卡。创意运动区利用了园区的一角,搭建了简易的舞台,周围摆放着各种可自由组合的软质积木、彩色的跳绳和呼啦圈等。在一次“运动小达人挑战赛”规则游戏中,不同区域的规则游戏同时展开。在敏捷训练区,小班的幼儿们像勇敢的小战士,一个接一个地挑战梅花桩,虽然步伐还有些蹒跚,但都努力保持平衡。团队合作区里,中班的幼儿们分成小组,喊着响亮的口号,共同推动巨型球穿过障碍,彼此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创意运动区中,大班的幼儿们用积木搭建出独特的运动场景,然后结合跳绳和呼啦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游戏规则,玩得不亦乐乎。通过这次改造,各个区域的规则游戏都焕发出新的活力。
结论
规则游戏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意义重大,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然而,实践中存在幼儿参与兴趣不高、教师组织能力不足、户外环境与材料利用不充分等问题。通过创新游戏形式、加强教师培训、合理规划户外空间与优化材料投放等优化策略,可有效提升规则游戏的质量与效果,让幼儿在充满趣味与挑战的游戏中收获快乐、健康成长,为幼儿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关虹 , 于胜刚 . 多元视角下传统游戏在幼儿园开展的意义审思及路径研究 [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 2022, 38 (03): 41-46.
[2] 刘珊, 孔祥映, 刘俊婷. 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应用的实践研究 [J]. 科教导刊 , 2024 (35): 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