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燃气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信息化应用研究

作者

赵毅

云南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 650000

燃气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构成,其施工进度紧密关联着城市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以及居民生活质量。伴随城市建设的迅猛推进,燃气工程规模持续扩张,施工工艺愈发复杂,传统依赖人工记录与口头汇报的施工进度管理方式,已难以契合当下工程建设的节奏与精度要求。而信息化技术的日新月异,为燃气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开辟了新路径。借助信息化手段,能够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精准把控,高效协调各类资源,显著提升施工进度管理水平,保障燃气工程有条不紊地推进,对城市能源布局与居民生活保障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与广泛应用价值。

一、燃气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现状

(一)传统管理方式的局限性

在传统燃气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模式下,施工人员每日需耗费大量时间手工填写施工日志,详细记录当日完成的工作量,如铺设管道的长度、焊接的接口数量等,同时还要记录施工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像是设备故障、天气影响等。这些信息随后通过会议或者口头形式向管理人员汇报。然而,这种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在复杂的燃气管道铺设工程中,往往涉及多个施工班组同时作业,各班组记录施工日志的格式、详略程度差异较大。有的班组侧重于记录工作量,对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一笔带过;有的班组则详细描述施工问题,却对工作量统计模糊。这使得管理人员在汇总和分析施工进度时,犹如面对一团乱麻,难以快速梳理出清晰的施工进度脉络。例如,在某城市老旧城区燃气管道改造项目中,由于涉及多个街区的施工,不同施工班组的施工日志格式混乱,管理人员花费数天时间才勉强整理出大致施工进度,结果发现部分区域施工进度滞后严重,却因信息获取不及时,错过了最佳调整时机,最终导致工程延期交付,给居民生活和企业信誉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分析

燃气工程施工进度受多种复杂因素制约。施工环境复杂多变首当其冲,在城市道路施工场景下,地下管线犹如一张错综复杂的大网,燃气管道施工时稍有不慎就可能与供水、供电、通信等管线发生冲突。一旦出现此类情况,施工单位需立即暂停施工,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商讨解决方案,这一过程往往耗时良久。例如,在某城市主干道燃气管道铺设工程中,施工过程中意外发现燃气管道规划路线与一条重要的供水管道重合,为避免对供水造成影响,施工单位不得不重新设计管道走向,并与供水部门、市政规划部门等多方沟通协调,最终导致该段工程施工进度延误长达一个月之久。材料供应问题也极为突出,燃气工程所需的管材、阀门等材料种类繁多,不同规格、型号的材料应用于不同施工环节。若供应商出现供货延迟,如因原材料短缺、生产设备故障等原因无法按时交货,或者提供的材料质量不合格,如管材壁厚不达标、阀门密封性能差等,都将直接致使施工中断或返工,严重影响施工进度。此外,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也是一大关键因素,部分施工人员对新型焊接技术、智能化施工设备操作等新技术、新工艺掌握不足,施工过程中频繁出现操作失误,如焊接不牢固导致管道泄漏,不得不进行返工,极大地增加了施工时间与成本,延误施工进度。

(三)对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随着燃气工程规模不断扩张以及施工技术日益复杂,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端愈发凸显,已无法满足现代施工进度管理的严苛要求。燃气工程施工企业亟需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系统犹如一个强大的数据中枢,能够实时收集施工现场各个角落的施工进度数据,涵盖各施工区域的进展情况、设备运行状态、人员工作动态等信息,并将这些数据整合处理,以直观的柱状图、折线图、甘特图等图表形式呈现施工进度,让管理人员能够一目了然地把握工程全貌。同时,信息化管理具备动态监控功能,通过对施工过程的持续跟踪,能够及时察觉进度偏差,如某区域施工进度滞后,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管理人员可据此迅速采取针对性纠正措施,如调整施工人员分配、增加施工设备投入等。此外,信息化系统还能对人力、材料、设备等资源进行智能调配,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精准分析资源需求,提前预警资源短缺情况,合理安排资源使用,提高施工效率,因此信息化管理成为提升燃气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是推动燃气工程高效建设的关键动力。

二、信息化技术在燃气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一)进度计划制定的信息化

利用专业项目管理软件如 Primavera P6 等,燃气工程施工企业能够制定出极为详细且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在软件操作过程中,依据工程设计图纸所呈现的整体布局、施工工艺所规定的工序流程,将整个燃气工程精细分解为若干个工作包。每个工作包都明确标注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持续时间以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基础施工工作包完成后才能进行设备安装工作包。通过精准设置资源分配,将人力、材料、设备等资源合理分配到各个工作包,软件便能自动生成甘特图、网络图等直观清晰的进度计划图表。以一个大型燃气储配站建设项目为例,运用 Primavera P6 软件,施工企业详细规划了场地平整、基础施工、设备安装、管道铺设等各阶段施工任务的时间安排。在规划过程中,通过软件模拟不同施工方案,提前识别出关键路径,即对整个工程工期影响最大的一系列工作包组合。如在该项目中,设备安装环节因涉及大型设备吊运、精准调试等复杂工作,成为关键路径上的重要节点。通过对关键路径的精准把控,施工企业能够集中资源保障关键工作按时完成,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盲目性,确保工程整体进度可控。

(二)施工进度的实时监控信息化

借助物联网技术的强大支撑,在燃气工程施工现场全方位部署各类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宛如施工现场的 “智能眼睛”,实时监测施工设备运行状态,如压缩机的压力变化、燃气输送管道的流量波动等;精准追踪管道铺设进度,通过位置传感器实时反馈管道铺设的位置信息;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如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管道焊接处的压力变化,判断焊接质量是否达标。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管理人员无论身处办公室还是施工现场,都可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便捷地实时查看施工进度信息。例如,在燃气管道焊接施工中,通过在焊接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关键参数。一旦参数出现异常,如焊接电流不稳定,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提醒施工人员及时调整焊接参数,避免因焊接质量问题导致返工。同时,管理人员可根据实时数据与预先设定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比对,精准判断施工进度是否符合计划。若发现进度滞后,可迅速采取措施,如增加焊接设备、调配熟练焊工等,全力保障施工进度。

(三)资源调配的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系统如同一个智能资源管家,能够高效整合燃气工程施工中的人力、材料、设备等各类资源信息。通过建立全面、准确的资源数据库,详细录入资源的种类,如不同型号的管材、阀门,不同工种的施工人员,不同类型的施工设备等;资源的数量,包括库存管材数量、现有施工人员数量、可调配设备数量等;以及资源的使用状态,如设备是否正在运行、材料是否已领用等信息。系统可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自动分析资源需求,提前预警资源短缺情况。例如,在燃气工程施工高峰期,系统依据进度计划预测某型号管材需求将在一周后短缺,及时向采购部门发出提醒,采购部门可据此提前安排采购,确保材料按时供应,避免因材料短缺导致施工停滞。同时,信息化系统可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调配,根据施工人员技能水平,如焊工的焊接等级、管道工的安装经验等,以及工作任务需求,如复杂管道铺设任务安排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简单重复性任务安排新手施工人员,优化人员分配,充分发挥每个施工人员的优势,提高施工效率,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保障施工进度不受资源因素制约,让资源在施工过程中得到最优化配置。

三、燃气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信息化应用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信息化系统建设成本问题

燃气工程施工企业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需投入大量资金,其中涵盖软件采购费用,一些功能强大的项目管理软件价格不菲;硬件设备购置费用,如高性能服务器、传感器、移动终端等设备的采购成本较高;以及系统开发与维护费用,包括系统定制开发、后期升级优化、日常运维等费用。对于一些中小型燃气工程施工企业而言,这些费用无疑是沉重的负担,资金压力巨大。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采用云计算模式,通过租赁云服务平台,无需自行购置昂贵的服务器等硬件设备,只需按需租用云存储空间和计算资源,大幅降低硬件设备购置成本。同时,在软件选择上,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深入调研市场上各类项目管理软件的功能特点与价格区间,选用功能适度、价格合理的软件,避免盲目追求高端软件的复杂功能而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二)施工人员信息化技能不足问题​

部分燃气工程施工人员年龄偏大,长期以来习惯传统施工方式,对信息化技术接受能力较弱,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化技能不足问题。在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时,由于对项目管理软件操作不熟悉,如在输入施工数据时频繁出错,无法熟练运用软件生成施工报表;对移动终端使用不熟练,不能及时接收和查看施工进度信息;对数据录入与分析更是一头雾水,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企业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定期组织系统的培训课程,邀请专业讲师进行深入讲解和现场实操指导。培训内容全面覆盖项目管理软件操作,包括软件界面介绍、数据录入方法、报表生成技巧等;移动终端使用,如如何通过手机 APP 查看施工进度、上传施工照片等;数据录入与分析,教导施工人员如何准确录入施工数据以及简单分析数据以发现施工问题。通过现场演示、模拟操作、案例分析等多样化培训方式,让施工人员在实践中快速掌握信息化管理工具的使用方法。同时,设立内部奖励机制,对积极学习信息化技术并能熟练应用的施工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如发放奖金、评选信息化应用标兵等,充分调动施工人员学习信息化技能的积极性,提升整体施工团队的信息化水平。

(三)数据安全与共享问题

燃气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信息化系统涉及大量核心工程数据,包括工程设计图纸、施工进度数据、材料采购信息、人员信息等,数据安全至关重要。同时,在项目各参与方之间,如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实现数据实时共享也存在一定障碍。为保障数据安全,企业需构建严密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安装专业防火墙,阻挡外部非法网络访问;部署杀毒软件,实时查杀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将重要数据备份至多种存储介质,并异地存储,防止数据因硬件故障、病毒攻击、自然灾害等原因泄露、丢失或被篡改。在数据共享方面,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明确数据格式、数据内容要求以及数据传输接口标准。通过搭建项目协同管理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各方之间的数据实时共享。各方可根据预先设定的权限访问和使用相关数据,如业主可查看工程整体进度和关键节点完成情况,设计单位可查看施工过程中与设计相关的反馈信息,施工单位可更新施工进度数据,监理单位可监督施工质量数据等,提高信息沟通效率,确保施工进度管理的协同性,保障燃气工程施工顺利推进。

(四)信息化系统与施工流程融合问题

部分燃气工程施工企业在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后,出现系统与施工流程不匹配的情况,导致信息化优势无法充分发挥。企业应在引入信息化系统前,组织专业团队对现有施工流程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和优化。深入分析施工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去除繁琐、不合理的环节,如简化不必要的审批流程、合并重复的施工步骤等。根据施工流程特点,对信息化系统进行定制化开发或配置。例如,在施工进度申报环节,将信息化系统中的进度申报流程与实际施工中各班组的工作汇报流程相统一,使施工人员能够按照熟悉的工作流程自然流畅地使用系统,减少操作难度和出错概率。同时,在施工材料领用环节,根据实际施工中材料领用的审批流程和记录要求,优化信息化系统中的材料管理模块,实现系统功能与施工流程的无缝对接,提高信息化系统与施工流程的融合度,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作用,提升施工管理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燃气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信息化应用是提升施工管理水平、保障工程顺利实施的核心路径。尽管现阶段在信息化应用进程中面临建设成本高、施工人员技能不足、数据安全与共享困难以及系统与施工流程融合欠佳等诸多问题,但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如采用云计算降低成本、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技能、保障数据安全与促进共享以及优化施工流程与系统融合等,能够逐步攻克这些障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广泛应用,燃气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将朝着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为燃气工程按时交付、提高工程质量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推动燃气行业在信息化浪潮中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甘露勋 . 网络环境下燃气工程管理难点及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 [J]. 化工管理 ,2021(31):171-172.

[2] 郑依秋 , 陈涛 , 乔宝华 . 城市燃气施工单位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探索与应用 [J]. 城市燃气 ,2021(S1):219-221.

[3] 祝铖煜 . 基于企业信息化转型优化燃气工程质量管理的研究[J]. 城市燃气 ,2021(S1):231-236.

[4] 刘浩 . 浅议燃气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思路与发展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1(09):38-40.

[5] 贾佳 . 燃气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J]. 科技风 ,2021,(02):92-93.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10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