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的护理干预

作者

万珊珊

东乡区人民医院 331800

【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的护理干预。方法:纳入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30例手术患者,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研究组65例患者,在对照组使用的方案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54%(1/65)显著低于对照组15.38%(10/65)(P<0.05)。结论:通过对泌尿外科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泌尿外科;医院感染;护理干预

医院感染是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和获得医师批准后在院内的感染并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在人院前发生或处于潜伏期的感染[1]。而泌尿外科是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发科。我院通过对住院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相关的危险因素,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了院内感染,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130例患者,随机按1:1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男30例,女35例,平均年龄(65.3±10.7)岁。干预组男35例,女30例,平均年龄(66.3±11.7)岁。160例患者中以肾结石和尿路感染以及膀胱炎等疾病为主。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遵医嘱按照泌尿外科常用护理方法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1)病房内要始终保持卫生、干净、舒适,定期进行开窗通风和杀菌消毒 ,确保空气流畅,每次通风时间持续 30min左右,以使室内空气得到净化;对表面环境进行清洁,发现污染要及时处理,并严格消毒,为避免交叉感染,需要做到一桌一布;按照湿式清扫的方式对地面环境进行处理,防止尘土飞扬;定时清洗和消毒拖把和抹布,并悬挂晾干,以备下次使用;(2)针对全麻术后和意识不清的患者,需要对室内温度、湿度进行适度调节,做好保暖防寒的相关措施,补充营养,使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明显提高;针对卧病在床的患者需要间隔2h协助其翻身1次,对患者背部进行定时叩击,以免发生肺部淤积现象,促进呼吸道 内分泌物尽快排出,对呼吸道感染感染进行有效防控;(3)对导尿与留置导尿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要严格掌握,导尿和留置导尿管时会对泌尿系统无菌环境造成破坏,破坏局部机械防御功能,并大大降低尿道粘膜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当病原菌向泌尿系统逆行时,感染现象就会出现。导尿过程中导尿管的选择必须与尿道完全符合,确保泌尿系统密闭性良好;导尿管留置过程中需控制好留置导尿管的具体时间或者按照间歇性导尿法进行导尿;对冲洗膀胱次数进行控制,以免导尿造成上行感染,对感染途径进行切断;(4)侵人性操作要尽量减少,严格按照消毒和无菌操作进行各项入侵操作;(5)医院方面的各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加强有关培训指导,帮助医护人员提高无菌操作的责任意识,提升并增强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对其工作作风进行培养,积极落实各相关操作流程,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几率;(6)鼓励患者增加常饮水量,确保每天尿量≥1500mL,加强口腔护理指导,重点护理舌下部位、口腔咽喉部,使口腔环境清洁程度有所提高,并使其免疫能力得以增强,降低感染危险性。

1.3观察指标

医院感染率比较:主要包括手术切口、泌尿道、呼吸道、血液感染等。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纳入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 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 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医院感染率效果

研究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54%(1/65)显著低于对照组15.38%(10/65)(P<0.05)。见表1

3.讨论

由于医院是一个容易聚集病菌的环境,因此泌尿科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泌尿科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之后一旦出现二次感染不但会给患者本身造成极大的伤害也使医院承担了极大的压力[2]。严格的执行医 院病区感染管理制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曾有数据显示严格执行护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感染的几率。

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54%(1/65)显著低于对照组15.38%(10/65)(P<0.05)。这充分说明呼吸道感染、手术切口、泌尿道感染是等临床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其对患者生命安全及医院信誉均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有关研究证实,严格执行护理管理,积极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3]。对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为:(1)泌尿外科收治的患者多为高龄、机体免疫力差的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率较低,且容易发生肺部感染;(2)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的时间较长,再加上不规范导尿操作、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开放式集尿系统污染等会直接引起尿路感染现象;(3)泌尿外科患者存在排尿困难等临床症状,易滋生细菌,导致尿路感染;(4)患者手术之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故感染危险性较大;(5)不合理的大量使用抗生素现象非常严重,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内源性感染率升高,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易感性增加。

综上所述,通过对泌尿外科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谢豪燕,张明月,刘火芬.基于感染控制的管理模式在中医院泌尿外科中预防不良事件的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3,31(21):120-122.

[2]许开玲,姜福金,王高峰等.泌尿外科危重症患者病原菌感染种类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23,39(12):1177-1181.

[3]宁欢.JCI标准下中医院泌尿外科换药室医院感染的调查与规范化管理                [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19):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