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村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价值及实践路径探索

作者

梁赫烜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钱家店镇中心幼儿园028015

引言

幼儿期教育对于个体成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在农村区域的地位也十分重要,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在此情况下,劳动教育由于自身功能价值的独特性,在培养幼儿综合素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1 农村幼儿园劳动教育之价值

1.1 有助于获取求“真”式的劳动精神

学术界普遍认同“真”是核心价值追求,知识探索的本质特征由此体现,劳动教育因其独特功能属性被赋予培育求“真”精神的重要使命,劳动是日常实践行为之一,与学习一起构成儿童成长的关键维度,在劳动中蕴藏的“坚韧”与“勤奋”品质,有助于个体能力发展,也能提升其问题解决水平,劳动过程里,儿童模仿成人行为并参与具体操作,探究事物本质的方法逐渐习得,现实世界认知理解随之加深,这对促进其全面发展意义深远,积极价值观念与健全人格特质亦能被塑造。

1.2 有助于形成“善”式劳动人格

道德理想达成以“善”为核心内涵,其实质就是个人知识素养和伦理品质的系统提升,劳动教育的重点在于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而“善”的培育也与此相契合,尽管幼儿存在个体差异,但作为优良品格的“善”,始终是促使他们人格完善的重要内驱力,在幼儿园劳动教育过程中,教师传授有关知识的同时传递某种劳动观念,既助力幼儿掌握生活技能、领悟生活意义,又引导其树立健全的劳动意识,“善”的理念既涉及社会化进程,又深刻影响其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角色认知。

2 农村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实践路径探索

2.1 强化劳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的关键之处在于营造恰当的物理环境,重点放在保障幼儿参与劳动活动的空间条件上,室内空间要设计成符合安全标准的功能区域,室外场地则须规划农作体验区,创意工坊之类的多种功能分区,从而给幼儿给予多种实践机会,就农村幼儿园而言,应当配备适合该年龄段儿童使用的专门劳动工具,小农具,手工艺品制作设备以及基础科学实验器材等等,以此来满足个体差异的需求并优化教学效果。幼儿园教育可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和多媒体设备完成革新转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展现劳动知识与技能,极大提高劳动教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农村地区幼儿园在硬件设施规划时要联系当地自然环境特点,践行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劳动实践课程当中,从而提升儿童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2.2 园内园外协同共育:探索劳动教育多元实施路径

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有着特别的价值,它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协作意识以及对劳动价值的认识程度,由于场地设施等方面的限制,农村幼儿园在开展劳动教育的时候要统筹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整体规划幼儿劳动素养的形成途径,一方面要努力创造丰富的园内实践活动,把这些活动当作劳动教育的主要依托,“小小农园”项目可以促使儿童参与到果蔬种植等具体事务当中,加深对劳动的认识,树立起节约资源的理念,另一方面要积极搭建社区互动机制,利用实地考察、生态体验等方法拓宽劳动教育的空间层次和内涵深度。教育工作者通过实地调研,引领学生走入田间地头,从而系统地领悟农耕文化蕴含的内涵及其发展脉络,依照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诸如传统编织技艺,陶艺制作之类,来规划带有实践环节的教学计划,这样既能改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激发他们的革新潜能,创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十分关键,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它在劳动教育里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幼儿园要定时举办“家园共育”主题活动,促使家长加入进来,推行“环保布袋DIY”,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作品,这样做有益于塑造孩子的环保观念,而且可以加强亲子交流,优化家庭教育水准。

2.3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多样化开展

农村幼儿园做劳动教育的时候,教师要用多种教学办法,把日常生活中具体的操作放进课程里,这样既能让活动有趣又实用,还能让孩子们亲自体验种田,种菜之类的传统农业事情,提高动手能力,加深对乡土文化的认识,组织手工制作,画画创作等多种艺术实践活动,既能锻炼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也能促使他们仔细研究材料的性质,颜色的搭配,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凭借设置有难度的项目任务,促使幼儿分组合作去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推进幼儿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通过研究可知,在这种劳动教育模式之下,教师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促使幼儿在现实环境中全面成长,教师可以安排校园农耕体验或者环境管理之类的活动,进而加强幼儿的生态观念,在操作过程中培育幼儿的社会责任感,这样就能更好地符合社会需求,加深对劳动本质的认识。

结语

农村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价值内涵及其实践路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通过改善资源调配,更新教学形式并开发多种活动方案,可以有效地推动农村幼儿的全面发展,这有益于形成他们正确的劳动观念,还能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劳动教育同样会加深幼儿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增进他们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构建起坚固的基础,以后还要不断深入这方面的工作,给儿童的成长给予更多的支持保障。

参考文献

[1] 姜晓.胥兴春.我国幼儿劳动教育实施现状及路径探析 [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1):70 -74

[2] 郑娟玉.浅谈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及实施策略 [J]. 幼儿教育研究,2019(2): 16-18+8

[3] 顾建军,毕文健.刍议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一体化设计[J].人民教育, 2019(10):11-17.

[4] 顾嘉萍 . 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J].智力 ,2024(2):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