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美术课堂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

作者

黄婧

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大青沟镇中心小学 076761

引言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课程实施”板块提出“注重感知体验,营造开放的学习情境”建议,要求教师开展多元实践活动,通过激发想象、调动情感、创造形象为学生搭建学习、创造、探究平台,促进学生多元化地表达自我。在此背景下,教师在构建小学美术课堂时,要深化学生学习体验。体验式教学法是以教学目标为立足点,以教学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引入、构建、营造优质资源、对应场景和良好氛围,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助力学生快速且深入地理解学科知识,促进其身心、情感综合发展的教学方法。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到小学美术课堂中,能够落实教育改革要求,深化学生学习的多元体验。因此,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材料构建体验式学习平台,为学生深度学习、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1 体验式教学概述

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突破传统知识传授型教学的局限,通过创设丰富多元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感知、体验与实践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并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这种教学方式植根于“做中学”思想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不是简单传递的对象,而是学习者通过亲身体验与已有经验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的结果。在体验式教学理念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扮演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类体验活动,教师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艺术体验机会,引导他们在亲身参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获得成长。

2 小学美术课堂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2.1 走进自然环境,深化学生审美体验

从艺术视角看,自然界中包含丰富的色彩、多元的形象和原始的构图,将其引入学科课堂,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色彩之美、形象之美和构图之美,为其后续形成审美能力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构建小学美术课堂时,可以利用自然环境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而自然环境中表现出的美具有随意性、自然性,难以通过个人力量在课堂中复原,让学生获得独特的美的体会和感悟。对此,教师在构建小学美术课堂时,可以在体验式教学的引领下,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加强学生与自然的互动,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例如,教师根据教学主题和季节特点,选择一些合适的自然场所,春天的花海,秋天的树林等等,带着学生们去那些地方观察并创作。在观察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一下自然环境里的颜色搭配,形状改变和空间组合之类的事情,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直接去感受,体会。而且教师还能够让学生用画笔或者相机把自己所看到的美丽景色记录下来,把那瞬间的美好变成永远的艺术品。这种实践活动既加强了学生的审美感觉,又启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和艺术表达能力。

2.2 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情感共鸣

生活就是艺术的起源,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把生活中的场景、物品带进去能让学生感觉到美术就在我们身边,进而增强感情上的共鸣。教师按照体验教学来指导,给学生安排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美术任务,比如画家里头的墙饰、做个节日祝福卡之类的,学生们在做这类事的时候会想起生活当中的快乐时刻,把自己的感情放到这些作品里去。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美术技艺,还能提高观察力和表现能力,让学生们在自己做的时候传达出自己对于生活的喜爱之情,体会生活所给的感悟。并且教师还可以唤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与讲述做作的时候的情况,加深学生们对自己生活的认知。

2.3 多媒体展技法,深化学生学习体验

如果美术知识是学生创作美术作品的基础,那么美术技法就是学生创作美术作品的载体,可见美术绘画技法的重要性。体验式教学法要求教师深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旨在促进学生快速掌握学科知识。而传统小学美术课堂的绘画技法教学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主,虽然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并掌握绘画技法,但学生思维未能获得有效调动,其体验感浮于表层,对绘画技法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较浅。而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多种形式直观展示美术作品、动态视频,辅助教师讲解,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绘画技法提供有力支持。因此,教师在利用体验式教学法构建小学美术课堂时,要转变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技法,深化学生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在分析、探究中掌握美术绘画技法中的关键点。

2.4 引导学生深度观察,培养视觉感知能力

系统化的视觉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敏锐的艺术观察力,从而提升其对色彩、线条、形态、质感等美术元素的感知与理解能力,为后续的艺术创作奠定坚实基础。教师应精心设计观察任务,引导学生开展从整体到局部、从表象到本质的多层次观察,结合引导性提问策略帮助学生发现常规视觉体验中容易忽略的细节,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维度感知对象的视觉特征。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进行体验,通过动态观察捕捉物象变化特征,从而实现全方位、沉浸式的视觉认知体验。

结语

综合上述,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有着明显的优势和实践意义。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创造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新课改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所以小学美术老师应该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体验式教学法,通过走进自然环境、创设生活情境、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深度观察等方式,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徐玥. 非遗传承视角下小学美术“研学课堂”的实践探索[J].文科爱好者,2024(6):108-110.

[2]张燕 .“三度”引领:基于美育理念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实践策略[J]. 文科爱好者,2024(6):141-143.

3]黄祎.指向创意实践素养的小学美术媒材体验式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4(36):21-24.

[4]万家良,王军有. 敦煌纹样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甘肃教育研究,2024(21):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