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工作的困境及对策
庹芳铭
宣汉县南坝中学 636164
摘要:在当今教育体系中,美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学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美术教学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些困境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也限制了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困境;对策
引言
初中美术教学作为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创新思维和文化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与语文、数学和英语等课程相比较,初中美术在美育工作中具有独到的优势和价值。因此,在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背景下,必须高度重视初中美术教学工作的开展。但目前来看,在实际的初中美术教学工作中,受教学理念滞后等因素影响,初中美术教学工作面临着一定困境,包括受重视程度不高、学生兴趣不足等,这些都是当代初中美术教学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初中美术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初中美术教学工作所面临的困境
1.1教学目标定位不合理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目标的不合理定位,主要表现为目标设定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以及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等方面。具体而言,部分教师教学目标设定过于宽泛,往往只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未将这些宏观目标具体化为可操作、可评价的小目标,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也难以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同时,部分教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无法兼顾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造成美术教学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严重影响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甚至部分学生因目标过高而失去学习信心,部分学生则因目标过低而缺乏挑战,无法实现个性化发展。同时,在没有设定针对性目标的情况下,对美术学习有困难或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教师难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导致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无法获得适当的支持和引导,进而影响其整体发展。
1.2教学方式亟待创新
教学方式的选择对于初中美术教学效果会形成直接的影响,而且现代学生的美术学习需求个性化特征明显,其对于初中美术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目前来看,相当一部分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式单一、滞后,过于依赖传统讲授、示范开展美术课堂教学。传统教学方式虽然能够传授基本的绘画技能,但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也难以在参与中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
1.3教学评价过于机械化
教学评价对教学有着导向与激励作用,但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教学评价有时过于机械化。一些教师在评价时依赖固定的标准和量化指标,只关注学生作品的技法完成度、与范本的相似度等,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和引导。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忽视了美术学习的多元性和学生个体的独特性,也未能充分考虑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活跃度、创新意识以及情感投入等,难以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美术素养发展状况。而且教师的评价语言也过于单一,影响了学生的自我认知,还可能导致学生为了迎合教师而束缚自身的创造力,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艺术表达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2初中美术教学工作的对策
2.1明确教学目标,注重个体差异
针对初中美术教学目标定位不合理的问题,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注重个体差异。具体而言,教师应将宏观的教学目标具体化为可操作、可评价的小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特点,设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例如,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设定提高绘画基础技能的目标;对于具有较强创造力的学生,可以设定鼓励创新、发挥个性的目标。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调整教学目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目标下获得成长。
2.2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针对教学方式单一、滞后的问题,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例如,在学习山水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观察山水之美,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创作,而不是仅仅模仿教师的示范。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3优化教学评价,提升学生美术素养
教学评价是初中美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具有深远意义。教师应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优化教学评价,以实现对学生全面准确的评估与引导。首先,教师需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努力程度等多方面来综合考量学生,并且对于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勇于提出创意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即使学生的想法不够完善、作品不够完美,也要肯定其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的积极品质,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其次,教师要设计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的评价标准。由于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美术基础和发展潜力,统一的评价标准可能会限制部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其在原有水平上的进步和提升;对于有较高天赋和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这样,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激发学生进一步提升美术素养的动力。
结语
总之,初中美术教学工作的困境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我们能够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改进,就一定能够推动初中美术教学工作的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注重个体差异,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以及优化教学评价、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等对策的实施,我们可以逐步解决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困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这些对策的实施也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以及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和关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初中美术教学的目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注入更多的艺术元素和创新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建民.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工作中的困境及对策[J].试题与研究,2019(9):175.
[2]杨清.刍议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工作中的困境及对策[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