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形势背景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与信访维稳工作协同的创新路径研究

作者

唐雯

中山兴中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中山 528400

一、引言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内部利益格局调整加剧,职工诉求日益多元化,信访维稳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舆情传播速度加快,信访问题处理难度加大。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党的建设与信访维稳工作的协同创新,构建和谐稳定的企业发展环境,成为当前国有企业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与信访维稳工作的内在联系

(一)目标一致性

党建工作和信访维稳工作都以维护企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根本目标。党建工作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信访维稳工作则注重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两者在价值取向上高度契合。通过党建引领,能够为信访维稳工作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信访维稳工作的成效,又能直观反映党建工作的实际效果[1]。

(二)功能互补性

党建工作为信访维稳提供了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健全的党组织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优秀的党员干部能够带头做好群众工作。同时,信访维稳工作也为党建工作提供了实践平台,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检验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三)资源整合性

党建工作具有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的优势,能够整合企业内外部力量共同参与信访维稳工作。通过建立"党建+信访"工作机制,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形成工作合力[2]。

三、当前国有企业信访维稳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信访形势日趋复杂化

1. 诉求多元化 :职工维权意识增强,诉求内容从传统的工资福利扩展到职业发展、民主管理等多个领域。部分离退休职工因待遇问题频繁上访,处理难度较大。

2. 矛盾交织化 :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历史遗留问题与新产生矛盾相互交织,解决起来需要兼顾多方利益。

3. 传播网络化 :新媒体环境下,个别信访问题容易被放大炒作,演变为舆情事件,给企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二)工作机制存在短板

1. 预防机制不健全 :多数企业仍停留在被动应对层面,缺乏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往往等问题爆发后才介入处理。

2. 协调机制不顺畅 :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导致问题久拖不决。

3. 考核机制不科学 :过分强调"零上访"指标,导致基层单位隐瞒问题,不利于矛盾的根本解决。(三)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1. 专业人才缺乏 :信访工作人员普遍存在法律知识不足、沟通技巧欠缺等问题,难以应对复杂局面。

2. 工作方法陈旧 :仍沿用传统的行政命令方式,缺乏法治思维和人性化服务意识。

3. 培训体系不完善 :缺乏系统性的业务培训,工作人员能力提升缓慢[3]。

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与信访维稳工作协同创新的实践

(一)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协同工作新格局

1. 完善组织体系建立由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将信访维稳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实行"一岗双责"。

2. 发挥党员作用推行党员责任区制度,每名党员联系若干职工群众,定期走访了解诉求。设立党员示范岗,在信访接待窗口亮明身份,接受监督。

3. 加强思想引领通过"三会一课"等形式,宣传解读政策法规,引导职工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建立常态化谈心谈话制度,及时疏导职工情绪。

(二)信访维稳机制建设

例如某集团及旗下企业均配备了专职或兼职信访工作人员,负责信访维稳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协调;普遍建立了较完善的信访维稳工作处置流程,包括信访接待、案件登记、分类处理、跟踪反馈等环节;还建立了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制定相关的信访维稳应急预案,明确了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在信访维稳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

(三)创新技术手段,打造智慧协同平台

1. 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信访维稳信息平台,实现诉求受理、转办、反馈全流程线上运行。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识别矛盾高发领域,为决策提供参考。

2. 搭建网络沟通渠道开通企业微信公众号、领导信箱等网络诉求表达渠道,方便职工反映问题。建立网上调解室,开展远程视频接访,降低维权成本。

3. 加强舆情监测引导引入专业舆情监测系统,实时掌握网络动态。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及时回应关切,澄清不实信息[4]。

五、典型案例分析

(一)某集团及旗下企业信访维稳现状

经统计,2022 年至2025 年4 月,该集团及旗下企业共接收信访案件61 件,其中涉及国有企业(含关停转制企业)职工权益的48 件,占总量的 79% ;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 7 件,占总量的 11% ;其他类型案件 6 件,占总量的 10% 。从信访案件的类型来看,国有企业(含关停转制企业)职工权益和企业经营管理问题是信访的主要焦点。

(二)信访处理情况

在接收的信访案件中,已处理完毕59 件,处理完成率为 97% ;正跟进办理的 2 件,占总量的 3% 。从处理结果来看,绝大部分信访案件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理,但仍有2 宗案件因涉及关停转制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信访人对信访处理结果不满造成重复信访。

(三)对策

1.强化源头治理

建立信访矛盾风险排查机制,定期排查各企业内部及周边可能引发意识形态、网络安全、网络舆情问题的矛盾纠纷,重点关注劳资纠纷、安全生产、职工权益等民生领域。信访案件的处理落实“三到位一处理”原则(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做到“案结事了”。

2.提高信访案件处理效率

一是加强案件分类处理。根据信访案件的性质和复杂程度,按照信访事项分类处理机制进行准确、科学分类,确保案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二是加强案件跟踪督办。建立案件跟踪督办机制,对处理进度较慢的案件进行重点督办,确保案件能够按时办结。三是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定期对信访维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责任心。

3.完善信访维稳工作机制

一是规范信访接待环节。严格落实执行《信访工作条例》《信访工作制度》,规范信访接待工作,明确接待标准和服务要求,提高接待质量和效率。二是完善案件登记环节。建立案件登记台账,明确登记内容和要求,确保案件信息完整、准确。三是信访办理流程标准化,明确受理、调查、处理、反馈等环节的时限与要求,提高案件办理的效率和质量。四是加强跟踪反馈环节。建立跟踪反馈机制,对处理完毕的案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确保案件处理结果得到落实。

(四)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传承"国企姓党"的政治基因。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在深化、消化、转化上下功夫,强化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 同时,要转变党建工作思路,从"为做而做"向"为效而做"转变,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创新党建工作方法与载体

在数字化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必须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媒介,创新工作方法。可以通过建立"智慧党建"平台,实现党组织管理、党员教育、活动组织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例如某企业创建了基层书记工作室,将其打造为党建“智囊团”、党务工作者“孵化地”、问题“会诊所”和经验“分享堂”,为党建工作注入了新活力。此外,还应推动企业文化与党建文化深度融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精神。

结束语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与信访维稳工作的协同创新是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强化党建引领、优化工作机制、创新技术手段和完善制度保障,可以构建起科学高效的协同工作体系。对此,应当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着重探讨党建与信访工作的内在规律,构建更加科学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创新,鼓励基层单位因地制宜探索新方法,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此外,要加强完善政策支持,建议有关部门出台专门文件,为"党建+信访"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国有企业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升党建与信访维稳工作协同水平,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佟宇晗.国有企业信访维稳工作的方法与途径[J].化工管理,2022(32):1-4.

[2]杨能海.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信访维稳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9):31-33.

[3]林港兴.新时代企业信访维稳工作机制的创新路径[J].现代企业,2022(05):133-134.

[4]铁慧婷. 做好地方电力企业信访维稳工作的对策[J]. 视界观,2019(22):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