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运用
王杰
国检测试控股集团新疆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11
引言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监测污染物的排放与扩散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扩散范围,为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监测技术为污染物的排放与扩散监测提供了更为精准和高效的手段,如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区域的快速监测,无人机技术可以深入难以到达的区域进行采样和分析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为污染物的来源追溯和扩散预测提供了有力支持,而且数据分析模型的应用也能够帮助监测人员更深入地了解污染物的排放规律和扩散机制,为制定更加科学的治理策略提供依据。
1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技术是指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对环境中的污染物及生态系统的相关指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测定的一系列技术手段的总和。它涵盖了从样品采集、运输保存、实验室分析到数据处理与评价等多个环节,涉及到各类先进的仪器设备、监测方法以及信息技术。其目的在于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科学研究、公众监督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2 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1 大气污染监测
监测站点通常配备颗粒物监测仪、气体分析仪等传感器和分析仪器,用于监测空气中 PM2.5、PM10、 S02 、NOx、CO 和 O3 等污染物,并且可以通过网络把这些站点的数据向数据中心实时传输,以供政府决策参考和公众查询;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控工业排放情况,可保证排放符合环保政策和法规。另外,通过固定站点或移动监测车进行交通尾气监测,可对空气质量受交通的影响实现有效评估;利用气象模型和监测数据,可建立污染扩散模型,预测环境污染事件。针对预测到的污染风险,政府可以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以减轻污染。
2.2 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方面,智能监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测水体的各项指标,如 pH 值、溶 解 氧(Dissolved Oxygen,DO)、 化 学 需 氧 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等。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对水质变化的实时跟踪,能够及时发现水质的微小波动,从而确保监测数据的时效性与准确性。这种监测方式不仅为环境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还能够为及时的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提高监测系统的准确性,许多智能监测系统采用卡尔曼滤波等数据分析算法。这些算法能有效优化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估计,减少传感器数据的噪声,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系统能够更好地处理传感器的数据噪声,提升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土壤污染监测
土壤污染监测与管理是一个比较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对土壤污染进行调查与评估。通过深入调查历史工业活动和农业使用化学品,结合实验室分析,确定土壤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根据污染的类型和程度,选择土壤置换、化学稳定化或生物修复等合适的土壤修复技术。同时,为预防潜在的环境和健康风险,还需要建立土壤污染数据库和风险评估模型,对土壤污染风险进行预警和有效管理。
3 智能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优化措施
3.1 技术平台与数据整合的优化
智能环境监测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数据采集能力,但要实现真正的环保效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平台的智能化水平。当前,环境监测的数据存储与处理系统尚存信息孤岛,导致各监测领域的数据难以进行高效整合和分析。因此,建立统一的数据整合平台成为关键。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进步,智能监测平台应不断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引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先进算法,可以帮助系统在海量数据中精准识别污染源、预测污染变化趋势,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智能环境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利用数据传输和处理平台实现实时分析,并提供决策支持,确保污染监控的高效性与准确性。通过这一智能化的分析和预测功能,生态环境部门能够提前做好污染防控,避免污染蔓延。
3.2 构建完善的环境预警机制
环境预警作为监测和预测环境潜在风险、灾害及污染事件的关键手段,其核心价值在于具备前瞻性的洞察力,使我们能够预先识别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最小化潜在危害,保卫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确保生态系统的长久稳定与和谐发展。环境预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预防潜在风险上,更在于它能够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评估,预警系统能够揭示出环境问题的根源和演变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环保政策和措施提供重要依据。这种科学、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确保生态系统的长久稳定与和谐发展。环境预警机制的高效运行,依托于全面布局的监测网络以及信息化数据平台。通过设立广泛的环境监测站点,并确保这些站点间能够实现数据的即时互通与共享,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实时的环境参数动态,从而为预警系统提供精准且及时的数据支撑,增强预警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同时,为确保高效应对潜在环境事件,各部门之间亟须构建紧密的协调与合作机制,形成强大的协作力量。此外,深化环境教育对于提升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度和警觉性至关重要,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我防护能力,使公众成为环境预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进一步提升环境风险的感知能力。
3.3 确保并提升重点污染源的监测质量
环境监测资源在总体上是有限的,因而环保部门还应确保重点污染源可以获得更多的监测资源支持,通过优先确保并提升重点污染源监测质量的形式,为环境监测的整体成效提供相应的保障。如重点排污企业,在生产中更容易出现较多的废水废气,有可能在较高处理成本的推动下选择违规排放,以减少污染物处理所需的成本投入。因而环保部门应当形成重点污染源清单,提升相应监测点在环境监测体系中的优先顺序,同时定期围绕重点污染源状况开展分析研讨会议,增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管控,进一步发挥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结语
环境监测技术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在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以及生物多样性监测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与自动化监测技术、多技术融合与协同监测、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等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不断推动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环境监测技术将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贡献。同时,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加强国际间环境监测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挑战,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琳, 缪斌妹, 朱静静, 周山.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14(7):170-173.
[2] 赵龙申 , 彭晓娟 . 基于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全文版 ) 工程技术 ,2022(2):100-103.
[3] 黄素霞 . 低碳经济下环境监测对生态环境保护影响的思考 [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4(36):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