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义教段软笔书法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作者

黄之璇

浙江省临海市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317000

引言

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文化品格与审美趣味形成的关键期,将书法教育有机融入校本课程体系,不仅是文化传承的必需,更是涵养学生心性、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抓手。但如何让古老的笔墨在当代课堂焕发新生,避免教学流于形式或枯燥训练,是亟待探索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定位

软笔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系统的书法学习,能获得多方面的成长。一方面,书法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耐心。在书写过程中,学生需要静下心来,认真观察字帖,控制毛笔的运笔力度和方向。另一方面,学生在临摹字帖时,需要仔细观察字的结构、比例和笔画特点;在创作时,要考虑整体布局和章法。这些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临摹历代名家碑帖,可以了解到汉字演变的历史,感受不同书体的艺术特色,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认同。开发校本书法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这些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掌握书写技能的同时,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课程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使书法教育真正发挥育人作用。

二‌、课程实施策略

(一)内容选择:经典为基,童趣为引

在义务教育阶段软笔书法课程的内容选择上,我们坚持经典为基,童趣为引的原则。课程以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等历代书法名家的楷书碑帖作为主要学习内容,这些经典作品经过历史检验,其笔画结构和章法布局都蕴含着丰富的书法艺术精髓,是学生掌握正确书写方法的可靠范本。教师可从基本笔画入手,循序渐进地学习偏旁部首、间架结构,最后过渡到完整字的书写。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该从他们最熟悉的书写内容开始教学,比如让学生先练习书写自己的名字,这样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感受到书法的实用价值。同时,还选取学生熟悉的古诗词名句作为书写内容,将语文学习和书法练习有机结合。在教学中,会讲解汉字的演变过程,通过展示甲骨文、金文等早期文字形态,帮助学生理解汉字构造的原理和象形特征。结合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组织学生书写春联、制作书法书签等活动,让书法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我们还鼓励学生在不同载体上进行创作尝试,如在扇面、团衫等物品上书写,丰富学习体验。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书法不仅是课堂练习,更是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实用技能。

(二)教学实施:笔墨生趣,方法多元

传统的临摹练习虽然是书法学习的基础,但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书法名家示范视频,让学生能够清晰观察到每个笔画的书写过程和运笔技巧,这对理解抽象的书法技法很有帮助。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有趣的书法实验活动,让学生尝试调配不同浓度的墨汁,观察墨色的深浅变化;或者用不同的力度书写,感受线条粗细的变化规律。这些活动既能帮助学生掌握材料特性,又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或者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一起分析字的结构特点,互相评价作品,培养合作意识和审美能力。为了给学生提供展示平台,教师可在教室里设置书法作品展示区,定期更换学生作品;在校园内举办小型书法展览,让更多人欣赏到学生的创作成果。这些做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也营造了良好的校园书法文化氛围。

(三)评价激励:看见成长,滋养自信

在书法课程的评价环节,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来全面记录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首先会为每位学生建立专门的书法学习档案,这个档案会持续收集学生从初学到进阶各个阶段的练习作品、创作草稿,以及参与书法活动的照片或心得记录。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作品,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轨迹。

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自评环节要求学生记录每次练习的心得体会,比如遇到的困难、突破的喜悦等;互评时鼓励学生发现同伴作品的优点,培养欣赏能力;教师评价则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书写习惯、对美的理解能力以及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定期组织书法作品展示活动。这些展示不是比赛性质,而是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展示现场,设置互动区,让参观者可以写下对作品的感受和建议。教师会在展示后给予每个学生具体的改进建议,既肯定进步,也指出努力方向。这样的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书法学习不在于和别人比较,而在于不断超越自己。

三、课程实施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书法课程实践,我们观察到学生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最直接的成效是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基本笔画书写方法,能够完成规范的楷书书写。在每周的书法练习中,学生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坐姿端正,注意力集中,这种专注的状态也延伸到了其他学科的学习中。通过临摹名家字帖和欣赏经典作品,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他们开始能够分辨字体的优劣,懂得欣赏不同书体的艺术特点。在书写实践中,学生学会了观察字的结构比例,注重整体布局,这些能力对美术等其他艺术课程的学习也有积极影响。这些成效说明,书法课程不仅教会学生写字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专注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实现了素质教育的多重目标。

结语

软笔书法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是一项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文化播种工程。它要求我们以敬畏之心对待传统,以创新之思设计教学,以赤诚之爱呵护童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化解传承困境,让古老的书法艺术在新时代少年的心田绽放新蕾,让中华文化的薪火在笔尖传承中永续光芒。

参考文献

[1] 刘琳琳 . 小学书法教育状况调查研究——以一所城市小学为个案 [D].黑龙江: 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

[2] 王勇 . 书法教育:小学生“精神成长”培育实践路径的校本研究 [J].名师在线 ,2022,(25):58-60.

[3] 王精华 . 打造精品特色课程助推学校优质发展 [J]. 北京教育 ( 普教版 ),202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