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策略
佐彩云
锡林浩特市实验第二小学 026000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强调,初始阶段(一二年级)的孩子需掌握 1600- 1800 个常见的汉字,并且 800- 1000 个需要能够书写。识字量的积累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更是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石。因此,探索趣味识字教学策略,成为提升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核心素养与趣味识字教学的关联
(一)促进语言能力发展
通过趣味识字,学生能够更轻松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丰富语言积累,为语言表达与交流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口耳目》时,运用象形字的特点,展示古代象形文字与现代汉字的演变过程,学生在趣味中认识了 “口、耳、目、手、足” 等字,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准确运用这些字词进行表达。
(二)激发思维活力
趣味识字教学中的猜字谜、编儿歌等活动,需要学生调动思维,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如在学习 “碧” 字时,引导学生编顺口溜 “王大娘,白大娘,一起坐在石头上”,学生在思考与创编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对汉字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具有积极作用。
(三)增强文化自信
在有趣的汉字学习过程中,向学生解释汉字的诞生和发展,使他们体验到汉字的吸引力,这将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和自尊心。以二年级上册《树之歌》为例,在识字教学中融入对树木文化的介绍,学生不仅认识了 “杨、桐、枫” 等树名,还能了解到这些树木在中华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策略
(一)创设趣味情境,营造识字氛围
初级阶段的孩子们富于探索精神,对于各种富有活力且富有趣味性的场景都非常感兴趣。在学习 “守株待兔” 这一成语中的生字时,教师先生动地讲述《守株待兔》的故事,在故事中适时强调“守、株、待、兔” 等字。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对这些生字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讲完故事后,引导学生回顾故事中出现的生字,进行认读与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知识讲坛,老师能够构建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场景。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超市里》这一识字课内容时,模拟超市购物的场景,在教室中摆放各种商品,并贴上对应的商品名称标签。学生在 “购物” 的过程中,认识了 “面包、牛奶、水果、文具” 等大量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汉字。学生们能够体验到汉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运用,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开展游戏活动,增添识字乐趣
字谜的魅力在于其富有挑战性,这种方式能刺激学生的思考。教师可以依据汉字的独特性来创作字谜,例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金)”等。在课堂上组织猜字谜活动,让学生分组竞赛,猜对最多的小组获胜。学生在积极思考、踊跃参与的过程中,轻松记住了汉字的字形与字义。
教师说出一个汉字,让学生以这个字的最后一个音节作为下一个字的开头,进行汉字接龙。例如,教师说 “天空”,学生接 “空气”“气球”“球场” 等。这种游戏不仅能巩固学生已学的汉字,还能促使他们不断拓展识字量,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反应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呈现汉字
对于一些象形字、会意字,通过动画展示其演变过程,能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汉字的造字原理,加深对汉字的记忆。如在教学 “日、月、水、火” 等象形字时,利用多媒体动画,从古代象形文字的形态逐步演变为现代汉字,学生直观地看到汉字是如何由实物的形状抽象而来,从而对这些汉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现在有许多优秀的识字软件,如 “洪恩识字” 等,这些软件通过有趣的动画、游戏、儿歌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识字。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这些软件,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例如,在学习新字时,先让学生通过识字软件进行初步的感知与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巩固与拓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四)引导生活识字,拓展识字途径
鼓励学生制作识字小报,让他们从食品包装袋、报纸、广告单等生活材料中收集汉字,然后将这些汉字剪下来,贴在小报上,并写上自己对这些汉字的理解或相关的小故事。定期在班级中开展识字小报展览活动,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识字的成果与乐趣。
让学生在上下学路上,观察路边的店铺招牌、广告牌等,认识上面的汉字;在家中看电视、读课外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主动请教家长或查阅字典。通过这些方式,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与习惯,使识字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三、趣味识字教学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一)把握趣味性与实效性的平衡
在趣味识字教学中,不能只追求趣味性而忽视了识字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真正掌握汉字的音、形、义,达到识字教学的要求。例如,在开展游戏活动时,要适时引导学生对所涉及的汉字进行认读、书写与理解,不能让游戏流于形式。
(二)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在趣味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识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识字任务,如让他们尝试用所学汉字编写小故事;对于识字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指导与帮助,降低学习难度,如通过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他们掌握简单的识字方法,逐步提高识字能力。
(三)与其他教学环节有机融合
趣味识字教学要与阅读、写作等其他语文教学环节有机融合。识字是为了阅读与写作服务,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汉字理解文章内容;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正确运用汉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借助各个教育步骤的协同推动,全方位地增强学生的语言修养。
四、结语
在基本能力的视角下,对小学低年级的趣味识字教育具有关键性。通过创设趣味情境、开展游戏活动、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生活识字等多种策略,可以引发学生对识字的热情,提升识字教育的水平,推动学生在语言技巧、思考技巧、文化自尊等关键素质的全方位成长。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趣味识字中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为他们的语文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罗小娟.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 , 2023(24):59-61.
[2] 孙玲玲 .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趣味阅读教学策略 [J]. 中学生作文指导 , 2023(9):62-65.
[3] 游庆芬 .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策略探究 [J]. 名师在线 ( 中英文 ), 2023(25):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