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指引下的中职思政教育要点探析
司玉风
阿克苏地区库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842000
0 引言
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任务,其体现教育本质与价值追求。中职教育方面,思政教育乃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当下中职教育虽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上已有一定成绩,但思政教育存在不足。社会快速发展,对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他们面临复杂社会环境和多元价值观念,易受不良思想影响。所以深入探析立德树人指引下的中职思政教育要点,能提升中职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立德树人指引下的中职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中职生除掌握专业技能外,需要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思政素养,思政教育可引导其树立正确三观,使他们未来在职场坚守道德底线,不为利益所惑。如面对复杂工作环境和竞争压力时,思政信念坚定的学生就能保持积极工作态度,同时思政教育还能提升人文素养,让学生成为有温度有情怀的技能人才。多形式的思政教育可让学生学专业知识时汲取思政营养,实现知识和品德同步提升,给未来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打造坚实基础。
1.2 增强中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今社会人人都有社会责任,中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重要力量,更需要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思政教育能凭借讲历史故事、分析社会热点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进步并明白使命,如学习国家发展战略,能让学生知晓其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紧密关联,这会激发他们为社会贡献力量的热情;同时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可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生活进而增强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良好品质以使他们未来积极主动担起社会责任。
1.3 推动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
如今社会持续发展进步,企业对人才要求渐高,不仅需要他们具备专业技能,良好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也很关键,思政教育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素养与精神,助其更好适应社会需求。如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能让学生了解行业规范及职业操守,培养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思政教育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让他们明白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努力奋斗便能实现人生价值,这样中职生毕业后能更快融入社会,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
1.4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职思政教育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渠道,其蕴含的丰富道德智慧及人文精神堪称中华民族精神命脉,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让学生熟悉并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提升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例如,以古诗词、传统节日的讲解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深奥,将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同现代思政教育相结合,能培养学生爱国情怀、诚信与奉献精神。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使中职学生汲取营养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为中华文化繁荣贡献力量。
2 立德树人指引下的中职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教育理念与实践的脱节
在立德树人指引下,中职思政教育理念虽倡导培养学生品德修养等,但实际教学脱节严重。以教学目标论,部分教师明确思政教育重要性却在制定具体目标时重知识传授轻情感等的培养,如讲职业道德内容仅理论讲解未引导学生内化为行为准则;教学方法上,理念提倡多样化实则课堂多传统讲授法,教师只顾讲学生光听,缺互动和主动思考,这无法激起学生兴趣使其真正理解接受思政教育内容;教学评价也有问题,现多以考试成绩为主,重知识记忆轻学生日常行为体现的品德价值观,导致学生死记硬背难将思政要求落实生活中,思政教育育人功能难有效发挥。
2.2 师资队伍建设的不足
中职学校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可思政课教师的数量却无法满足相应教学需求,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许多教师每周都要承担繁重的授课任务,授课节数过多,教师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教学研究以及教案的准备工作,教学质量也就难以得到保障。并且,部分思政课教师不是思政专业出身,专业素养急需提高。他们缺少系统的思政教育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适应的教学方法,无法将立德树人理念一以贯之地融入教学始终,众多思政课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尤为匮乏。思政教育需要将理论知识传授同实际案例讲解相结合,然而很多教师长期在学校工作,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对社会现实情况的了解不够深入,在教学中难以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融合,致使教学内容缺乏感染力和说服力,另外,教师培训机制也不完善。学校虽会组织一些教师培训活动,但培训内容通常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无法满足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的具体需求,再加上培训机会少,许多教师难以得到自我提升的机会,师资队伍整体素质难以有效提高。
2.3 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的不匹配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理解能力有限,思政教材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又抽象,如哲学原理的复杂概念就让学生困惑,还难以激发其兴趣,也是其深度广度与中职学生认知水平不符。思政教育本该结合社会及学生生活实际,但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如互联网时代的网络道德和安全问题突出,教材却相关内容少,这体现其缺乏时代性实用性。并且中职以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为目标,不同专业学生有不同职业发展方向和需求,然而思政教育没有考虑这些差异,没有针对不同专业的特色教学内容,不能有效指导学生职业发展,即其与中职学生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1]。
2.4 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欠缺
中职思政教育会受到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促进,可当前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上有不足。物质文化层面,中职学校的校园环境构建思政教育元素匮乏,其校园建筑、景观以及宣传栏等未充分彰显立德树人理念,学生难以在不经意间受思政教育熏陶,如校园宣传栏多以宣传教学成果和活动为主,却少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等思政内容的宣传;精神文化方面,中职学校缺积极向上的相关文化活动与价值导向,虽会组织文体活动但与思政教育结合松散,达不到育人目标,并且价值观念引导不清晰致部分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有误;制度文化方面,中职学校的规章制度没有充分体现思政教育要求,部分学校在学生管理、奖惩制度等方面过度关注学习成绩和纪律表现,却忽略学生品德及行为习惯培养,这让学生只重自身利益和成绩,而忽视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3 立德树人指引下的中职思政教育要点
3.1 弥合理念与实践鸿沟,优化思政教育
中职学校要解决思政教育理念和实践一直脱节的问题,需要全面优化思政教育模式,这涉及教学目标、方法、评价三方面。
中职思政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重新考虑并制定符合立德树人要求的目标体系,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充分融入其中,例如,职业道德内容教学,教师不能只讲理论,还要组织职业角色扮演活动。凭借巧妙设计职场场景,让学生真切感受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将职业道德规范变成自身行为准则,使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理解透彻,避免理论实践脱节 [2]。
教学方法创新对思政教育模式优化很关键,传统讲授法已满足不了现代中职学生学习需求,要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个好方法,教师可选取社会热点和学生身边真实案例深度分析讨论,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小组合作学习也有用,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能加深知识理解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借助多媒体资源如播放视频动画等能让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思政教育质量提升离不开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传统以考试成绩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不能全面评判学生学习成果和品德修养,所以要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还要考察日常行为表现、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变化。教师可设置课堂表现、小组作业、社会实践等评价维度,综合考虑这些,准确反映学生学习成果和品德修养,保证思政教育育人功能有效发挥。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思政教学质量
合理补充师资数量方面,中职学校因招生规模渐“大思政课”教师需求大增,学校便要依实际招生规模及教学需求来招聘足量思政课教师,以减少现有教师教学负担,教师才有余力去研究教学并精心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方面,中职思政教师队伍有部分非思政专业出身教师,其思政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有欠缺[3]。学校必须组织系统专业培训,让这些教师有机会学习思政教育理论知识与教学技能,还要鼓励他们参加学术研讨交流活动以拓宽知识面与教学视野,促使他们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增强教师实践经验方面,学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后,要安排教师定期去企业实习。教师深入企业能了解社会实际情况和行业需求,将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中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能引起学生共鸣。
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方面,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系统性,按教师不同需求和发展阶段设课,学校应增加培训机会使每位教师充分提升,且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凭借评估教师培训后的教学表现以及收集学生反馈来检验培训有效性,并依评估结果改进培训方案。
3.3 契合学生需求,创新思政教学内容
中职思政教学要从内容深度与广度、时代性与实用性、与专业特点结合三方面创新教学内容。
内容深度与广度上,中职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弱,对理论强、抽象内容理解难,教师应简化通俗化这些内容,如哲学原理讲解,教师可结合生活实例,用通俗语言使学生易理解其内涵与应用。
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与实用性是满足学生需求的关键,社会快速发展,新社会热点不断,中职学生又感兴趣,思政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更新教材,关注如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等热点并纳入教学体系,这既能让内容有时代感,又能满足学生需求提高积极性。
教学内容和中职学生专业特点紧密结合能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有效指导,不同专业学生职业发展方向和需求不同,思政教学内容要针对开发,护理专业学生可增加医护职业道德与人文关怀内容培养素养和精神,机械专业学生可融入工匠精神与安全生产意识内容提高职业技能和安全意识,将思政教学内容与专业特点相结合能为学生职业发展有力支持 [4]。
3.4 强化校园文化营造,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立德树人的中职思政教育中,校园文化营造对发挥环境育人作用意义重大,但目前中职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有缺漏,需要从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三方面加强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上,中职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时要巧妙纳入思政教育元素,对校园建筑、景观以及宣传栏等合理规划精心设计,使之充分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等思政内容,如在宣传栏设专题板块并安排专人定期更新思政知识与案例,让学生日常随时受思政教育熏陶并潜移默化接受正确观念影响。
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学校应积极组织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且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举办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活动和志愿服务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明确价值导向,利用校园广播、校报等宣传渠道传播正能量,如校园广播特定时段播放思政音频,校报开设思政专栏刊登优秀学生心得体会与先进事迹,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 [5]。
制度文化建设中,中职学校要完善规章制度使其全面体现思政教育要求,在学生管理、奖惩制度里增加品德和行为习惯考核指标,建立健全考核体系明确标准流程,对品德优秀学生公开表彰适当奖励激励更多学生,对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严肃批评教育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引导他们重视品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中职思政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针指引下,其重要性愈发凸显。教师需要更新教学法,紧密贴合学生实际需求,凭借深厚文化底蕴确保教育效果。未来教师会更着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凭灵活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理解力、感受力,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令思政教育具有更强针对性、实效性。经不懈努力,教育要更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育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技能的优质毕业生,以此来适应社会发展新要求,达成社会和个体共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永刚 . 新形势下创新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教学 [J]. 学周刊 ,2023(16): 29-31
[2] 张 妮 妮 , 陈 东 梅 .“ 思 政 +η 中 职 学 校 立 德 树 人 教 育 模 式 探 讨 [J]. 职业 ,2020(27):84-86.
[3] 章进兵.“立德树人”背景下中职德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路径分析[J]. 中华活页文选 ( 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 ), 2024(2):166-168.
[4] 欧阳翀 . 运用优秀传统文化 , 提升中职德育质量 [J]. 科学咨询 ( 科技·管理),2022(1):172-174.
[5] 谢惠娜 . 刍议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 [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0(6):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