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

作者

解晓莉

中卫市第四小学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弱起小节及切分音符的唱法,了解一些“叫卖”的艺术形式,能运用典型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鼓励学生大胆为歌曲设计律动,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在活动中感受歌曲情绪,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3、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

【教学重点】

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教学难点】

正确地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切分音的节奏。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激趣诱导,体验学习,创设情境,听唱法,讨论法、体验探究、小组合作、演示法、拓展延伸等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教学手段】

结合新课标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直观、形象操作的优点突破本课重点和难点。

【教学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课堂律动

二、导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欣赏印尼风光,引入歌曲。

(让我们带着愉悦的心情跟随老师一起走进美丽的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被誉为“千岛之国”。那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因此盛产很多水果,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想吃吗?看把你给馋的!就让我们跟随歌声去品尝印尼水果的甘甜吧.......)

揭示课题《木瓜恰恰恰》

三、整体感知,把握歌曲情绪

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歌曲演唱了什么内容

2、复听歌曲,歌曲分为几个段落?请在恰恰恰处做动作。

强调“恰恰恰”的轻巧弹性。

四、学唱歌曲

(一)学唱歌曲第一乐段

1、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2、学唱第一乐段,思考有几个乐句?

3、教师弹琴,学生跟唱第一段。

4、提问:每一乐句开头部分的音高有什么规律?

5、跟随伴奏音乐慢速唱第一段歌谱。强调音准。

6、填词演唱第一部分。

7、教师范唱,让学生感受强弱的变化。

8、借助动画讲解弱起小节的特点。

9、完整演唱第一段。强调弱起小节的演唱力度。

(二)自学第三乐段

(三)学唱歌曲第二乐段

水果阿姨导入,引出第二乐段

对比学习切分音节奏

3、教师弹琴范唱歌曲第二段。(水果种类特别多,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4、按节奏读歌词。(连续切分音)

5、学生跟随伴奏音乐慢速试唱第二段歌词。

(四)完整演唱全曲。

介绍反复记号,了解歌曲顺序。(强调第二段与反复地方的衔接)

(五)歌曲情绪的处理:

1、第一乐段用弹性、富有情趣的音色演唱。

2、第二乐段准确演唱连续切分、激昂叫卖的场面!

3、将歌曲与恰恰恰部分合作演唱。(播放伴奏)

(六)整合表演

沙锤伴奏、歌曲演唱、“恰恰恰”衬词一同表演。

五、拓展延伸

舞蹈及叫卖调

六、小结

今天,我们走进了美丽的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用热情与快乐演绎了一首具有异国风情的歌曲《木瓜恰恰恰》,同时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大家极富情趣的演唱和表演给了我们极大的艺术享受。希望同学们以后多欣赏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并能联系生活进行感受和表演,做学习音乐道路上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