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影响

作者

蔡琼荟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高级中学 65500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运动习惯的重要任务。然而,目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对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效果。因此,深入研究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学生运动习惯养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运动习惯往往会伴随一生。体育与健康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运动知识和技能的平台,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避免因错误动作导致的运动损伤,为长期运动奠定基础。课程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如球类、田径、体操等项目,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2 当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内容与需求脱节

当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在课程设置上,传统竞技体育项目占据较大比重,像田径、篮球、足球等常规项目反复出现,而新兴的、受学生欢迎的运动项目,如攀岩、飞盘、街舞等却鲜少涉及。这使得部分对传统项目兴趣不高的学生,在体育课上难以找到参与的热情,学习积极性受挫。同时,课程内容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考量。

2.2 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的问题较为突出。许多教师仍然习惯采用传统的“讲解 - 示范 - 练习”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例如,在教授篮球运球技巧时,教师可能只是简单地讲解动作要领,然后进行示范,接着让学生反复练习。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只能机械地模仿教师的动作。

2.3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主要以运动成绩和技能测试为主,如跑步的速度、跳远的距离、篮球投篮的命中率等。这种评价方式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有些学生虽然运动天赋不高,但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努力,积极克服困难,但由于最终的运动成绩不理想,就可能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鼓励,这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此外,评价主体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自评和互评。

3 改进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策略

3.1 优化课程内容体系

为促进学生运动习惯养成,需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体系进行全面优化。一方面,丰富课程内容种类,除传统田径、球类项目外,引入新兴且受学生喜爱的运动,如击剑、射箭、定向越野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同时,增加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比重,涵盖运动损伤预防、营养膳食搭配、心理健康调节等内容,让学生明白运动与健康的紧密联系,从思想层面重视运动。另一方面,注重课程内容的层次性与连贯性。

3.2 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促进运动习惯养成的关键。教师应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如“篮球世界杯比赛”“户外探险”等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参与运动,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代入感。小组合作教学法也很有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运动项目的学习和比赛,培养学生

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3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运动。评价方式应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运动成绩和技能水平,还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努力程度、进步幅度等方面。例如,设立课堂表现分,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精神等;设置学习进步奖,对在一段时间内运动技能有明显提高的学生进行表彰。

3.4 加强家校社协同合作

促进学生运动习惯养成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定期举办家长会,向家长宣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性,分享学生在校的运动表现和进步情况,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运动锻炼。同时,为家长提供一些家庭运动指导建议,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运动,营造良好的家庭运动氛围。此外,学校还应积极与社会体育资源合作。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培养运动兴趣、传授运动知识与技能、塑造健康意识、培养意志品质和营造运动氛围等方面的作用,能够促使学生自觉地参与运动,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然而,目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评价不完善以及学校和家长重视程度不够等。为了更好地发挥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培养学生运动习惯方面的作用,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策略,如优化课程内容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及提高学校和家长的重视程度等。

参考文献

[1] 高中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目标导向及方案设计分析 [J]. 杨立昕 . 体育风尚 ,2024(01)

[2] 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困境与发展路径 [J]. 邹馥凯 . 中学课程资源 ,20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