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依托绘本阅读提升智障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作者

高群

江苏省靖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214500

绘本内容比较生动、形象,语言比较夸张、诙谐,这对于智障儿童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载体,教师需要深刻认识到绘本在智障儿童口语表达训练中的重要性,掌握智障儿童的学习需要,并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绘本教学,提高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让智障儿童在绘本教学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实现健康、快乐的成长目标。

一、以生为本,确定绘本,叩阅读之门

图文并茂的绘本,色彩鲜艳、画面精美,能牢牢锁住孩子的目光,一直深受喜欢,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绘本都适合智障儿童。什么样的绘本才能激发学生想看、想读的兴趣?选书是关键,合适的绘本是引领智障儿童叩响阅读大门的第一步。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智障儿童的心理特征,根据其思维直观具体、语言发展迟滞等认知特点,选取情节单一、人物少、内容短、形象直观的绘本。

例如《小熊宝宝绘本系列》,图大字少,色彩鲜艳,故事中的小熊、小兔子形象可爱,而且它涵盖了孩子生活各方面的习惯养成:吃饭、睡觉、交友等,非常适合刚入学、阅读起点低的智障儿童,孩子们能从中学习到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一些沟通交往的技能。其次,要选择贴近智障儿童生活,话题为孩子熟悉的绘本。因为真实生活在绘本中的重现,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让他们有亲切感、熟悉感,产生共鸣。

二、立足课堂,有效指导,展阅读之翅

课堂是学习绘本的主阵地。为了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教师应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在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中,感知、体验、参与,使学生真正理解绘本,从而唤起学生阅读绘本的欲望,为绘本阅读插上翱翔的翅膀。

1. 有声阅读,激发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让孩子通过观察图片进行阅读,那么就会厌倦,特别是注意力分散的智障儿童。所以,教师可以把无声的画面变成有声的画面,把无声阅读变成有声阅读。

例如在教学《爱笑的鲨鱼》绘本时,我把绘本里的图片整合,制作成 PPT,配上背景音乐,以及抑扬顿挫的朗读,以动态的形式呈现,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有的学生还跟着愉快的背景音乐,左右摇晃,一起与爱笑的鲨鱼畅游在蔚蓝的大海里呢!紧接着动画出现一阵稚嫩的哭声,“谁哭了,老师?谁哭了?”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一个个质疑的声音纷纷响起,我想此时学生已经融入了绘本故事,有利于阅读活动的进一步进行。

2. 体验感悟,理解词语

《新课标》倡导体验式学习,尤其是真实的生活体验,对于阅读起点低、理解能力差的智障学生来说,是实现有效阅读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小猪变形记》的赏绘品词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摇摇晃晃”,我就将生活中的“高跟鞋”作为学具,创设“学小猪”的体验活动,班上女生跃跃欲试,情绪高涨,都想穿上高跟鞋走路。通过“穿高跟鞋”的直接生活体验和小猪踩高跷进行类比,学生马上就明白了摇摇晃晃的意思,也知道了模仿长颈鹿是很辛苦的,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绘本所蕴含的真正意义“做自己,才是最快乐的”。

3. 巧设游戏,促进表达

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也是智障儿童学习的重要方式。于是我就经常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独特的拖放、链接等功能,制作电子游戏,并以趣味十足的动画形式,把绘本中的语训要点、重要情节呈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大大提高学习兴趣,还为智障学生提供了有效的表达“套路”。

以绘本《小猪变形记》为例,为了突破教学难点:A 组生能用句式“你不是……而是……”(你不是长颈鹿,而是一只踩着高跷的小猪);B 组生用句式“你不是……而是……”(你不是长颈鹿,而是一只小猪);C 组生表达看到的动物即可这一目标,我利用了电子白板中自带的课堂游戏进行更改,然后让学生利用“拖动”的功能,将句式上方的动物图片和小猪模仿后的图片,拖到相应的横线上,边拖动边说句子,拖动错误,图片会自动反弹,这给智障儿童提供了辅助的支持。面对着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学生不仅手动、嘴动,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不同层次的语言发展。

4. 动手操作,深入理解

动手操作最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在大脑中留下的记忆最为深刻。根据这一规律,每当阅读完绘本,我总会安排“涂一涂”“排一排”的活动——对绘本中主要情节的图片进行涂色,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排列图片。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过老师的适时引导,不知不觉地复述了绘本的主要情节,回顾了绘本的脉络,而且更深入地理解了绘本的内容;也为无语言能力的智障儿童,提供了学习的支持。

三、花样阅读,提升能力,掘阅读之泉

1. 绘本剧表演

将学生置于绘本的角色中,身临其境地去演绎绘本,不仅能让学生感受绘本阅读的美好,而且还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观察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与人交往。

在绘本《爱笑的鲨鱼》教学后,我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然后和他们一起投入到绘本表演中。语言的创造和动作的自然生成,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树立了自信,也让学生从绘本的演绎中,深刻地认识到生活中只有真诚相待,才能交上更多的朋友。

2.“漂书活动”

在“漂书活动”中,因材施教,分级阅读,让处于不同水平的孩子,有所收获与提高。有的通过阅读说出绘本中的主要人物,促进认知;有的通过阅读摘抄出绘本中的一个好词、佳句,帮助积累;有的通过阅读复述绘本故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自制绘本

拍摄照片和绘画图片,为学生量身定做,制作绘本,能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情绪主题教学中,自制经验绘本。

如《生气时我可以》,生气时我可以唱歌,生气时我可以打游戏……学生拿到自身成为主角的绘本,自豪感油然升起,纷纷想上台介绍,语言得到训练,情绪学会调节,主动建构了新知。 就这样,一本本主题绘本阅读,犹如一股源源不断的清泉,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推动其成长。

四、角色演绎,促进输出,育表达之能

英語绘本有着鲜明的故事性,在阅读中,学生总能被饱满而鲜活的角色、有趣而起伏的故事、真实而生动的情境所吸引。在阅读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真正走进故事,成为故事中的一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个性化地演绎绘本故事,让学生在模仿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趣味化、情境化的口语表达。

例如,绘本故事 Yorks Horns 充满了童趣,它讲述了一个叫霍尔顿的小男孩在一天早上醒来后,发现自己头上长了犄角的趣味故事。在教学中,笔者深度解读了绘本,以霍尔顿对待犄角的心情变化为线索,将学生分为“Sad”和“Happy”两大阵营,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分别找出霍尔顿有了犄角以后发生的故事,以及他是如何产生这种变化的。在这个活动中,笔者给学生准备了两个动物犄角的发夹,让学生有机会戴上犄角,亲身感受霍尔顿的心情。在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很快找出了霍尔顿心情变化的原因,并通过模仿与扮演的形式,将其表演得惟妙惟肖。

总之,我们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智障儿童的学习需要与学习情况,积极加强绘本教学,在绘本教学中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他们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欢欢 . 让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充满童真童趣 [J]. 小学生(下旬刊),2021(11).

[2] 赵晓花. 绘本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运用分析[J]. 学周刊,20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