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分层作业设计探究

作者

谢海英

奈曼旗青龙山中学 028314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在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巩固学生知识、提高技能,还是促使学生深化思考、拓宽视野、培养人文关怀的重要手段。因此,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分层作业设计探究至关重要。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分层作业设计原则

(一)个性化教学,尊重个体差异

鉴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存在的个体差异,分层作业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及兴趣偏好。教师需通过课堂反馈、学情调研等手段,准确把握学生的特性,设计涵盖基础知识、能力提升和思维拓展等多层次的作业。例如,为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安排字词练习和课文复述,而对学习能力强者则布置深入文本解读和创意性写作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与其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学习材料,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教学。

(二)核心素养为本,目标整合设计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应用、思维品质、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四个方面,分层作业设计应紧扣这一目标。作业内容不应仅限于知识巩固,更应重视综合素养的培养。比如,在文言文作业中,基础作业要求理解文本,掌握关键词汇;进阶作业引导学生分析篇章结构和语言风格;拓展作业则鼓励学生结合传统文化进行思考,使作业各层次均有助于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三)递进式教学,螺旋上升发展

语文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分层作业设计应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不同层次的作业应构成递进关系,从基础作业到提高作业,再到拓展作业,帮助学生逐步超越“最近发展区”。

(四)动态化评价,促进学生成长

分层作业需要配备灵活多样、动态化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应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重视学习成果,同时关注学习态度和进步程度。通过教师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及时、具体的反馈,以鼓励性评价激发学习动力,助力学生在不断进步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一)紧扣教材单元目标,构建分层化作业内容体系

初中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相结合的双线结构,每个单元都聚焦于培养特定的核心素养。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紧扣单元教学核心,围绕语言运用、思维训练、审美创新和文化自信这四个方面,将作业细分为基础复习、能力强化和探索延伸三个级别。以“四季之景”单元为例,该单元的核心是指导学生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增强语言表达和审美评价的能力。基础作业可包括词语抄写、课文朗读和模仿写作,如要求学生积累“朗润”“酝酿”等关键词汇,通过朗读体验文本的音韵之美,并进行景物描写的模仿练习,以巩固语言基础;进阶作业可设计为文本深入分析,例如探讨《春》中比喻、拟人等修辞的效果,对比不同作家对四季的描绘,锻炼学生的文本理解和逻辑思维;而拓展作业则可围绕单元主题进行跨学科活动,让学生以“我眼中的四季”为题,利用摄影、绘画、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四季的特色,将语文学习与艺术创作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和文化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分层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教材内容,还能逐步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确保各层次学生在单元学习中都能得到相应的进步。

(二)结合课后习题,创新分层式作业形式

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创新改编,设计具有针对性、分层次的作业。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可以对字词理解、文本梳理等基础题目进行重新组合,采用填空、选择、判断等多种形式,以巩固他们的课堂知识;对于提高层次的学生,可以将课后习题进行拓展,如将简答题改为小论文,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和生活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写作技能;而对于拓展层次的学生,可以布置开放式探究作业,激发他们跳出教材限制,进行独立研究。例如,关于《背影》课后关于细节描写的分析题,可以这样设计:基础层作业可以是选择题,让学生识别并评价文中的关键细节;提高层作业可以围绕“父亲的爱在细节中体现”这一主题,撰写一篇约 300 字的分析短文;拓展层作业则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研,收集身边人对父爱记忆的细节,并整理成访谈记录,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分析。

(三)基于学情动态调整,实施分层反馈与评价策略

分层作业的实施成效,极大程度上依靠于对学情的细致分析和评价的精准反馈。教师应当建立学生学习的动态档案库,通过课堂参与、作业表现、单元测验等多样化的数据收集,实时更新学生的学习动态和能力发展,以便对分层作业进行调整和改进。对于基础层的学生,评价应着重于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知识掌握的精确度,采用“基础成绩加进步成绩”的双轨评分机制。比如,学生在基础字词作业中达到一定的正确率即可获得基础分数,若相比之前有显著进步,则额外奖励分数,并在评语中使用诸如“你的字迹越来越整洁,词汇积累有了显著提升,继续保持!”等正面语言以提升其学习自信。至于提高层学生,评价重点应放在思维的深度和能力提升上,通过结合教师评价和同伴互评,从逻辑分析、表达流畅性等方面进行反馈,如“你的见解独到,如果能引用更多实例来支持,论述将会更加完整”。对于拓展层学生,评价应重视其创新性和实践成果,可以举办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分享探究过程和成果,并让学生和教师共同评分。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自我评价,例如撰写“我的探究反思”小作文,以促进自我提高。另外,评价的周期应根据作业的难度和类型灵活调整,设置短期(如次日作业点评)和长期(如单元综合评价)反馈,确保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分层作业设计将在实践中持续进化与革新。相信凭借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这种设计模式将有效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推动语文教学的高效发展。它将成为助力每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展现个性魅力、实现全面且个性化成长的关键力量。

参考文献

[1] 朱影 .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 [J]. 天津教育 ,2024,(14):170-172.

[2] 李舒婷 , 庞俊娜 .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J]. 河南教育 ( 教师教育 ),2025,(0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