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打叶复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探索

作者

包春燕

四川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会理复烤厂

引言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打叶复烤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但打叶复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仍存在“生产流程与思政融入脱节”“员工需求精准匹配不足”“数字化工具应用浅层化”等痛点。本文立足打叶复烤企业特色,以“技术-组织 - 机制”三维联动为切入点,构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模型,推动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打叶复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分析

打叶复烤企业作为烟草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具有生产流程复杂、员工结构多样等特点,主要面临以下现状:

1. 生产流程复杂性与思政融入困境。打叶复烤生产流程包括原烟入库、烟叶整选、打叶复烤等多个环节,一线职工日均操作频次高,高强度作业导致思想动态监测盲区。生产一线四班三运转模式下,职工存在“作息”时差,传统集中式教育覆盖率仅70%,长期以往,会影响员工思想状态。

2. 员工结构多样化与需求分层矛盾。打叶复烤企业职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不同岗位员工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例如,车间一线职工更加关注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技术人员更加关注技术创新和工艺指标,后勤管理人员更加关注综合素能提升和工作质效。加之,不同年龄段员工存在代际特征,90后员工数字化工具使用率达90%以上,传统教育模式吸引力持续下降。

3. 数字化工具应用滞后性。现有数字党建、数字人力等统建系统功能场景重叠率不高,思政模块覆盖率低。职工行为数据采集点仅覆盖考勤、绩效、学习课时等基础场景,思想动态预测模型缺失,难以实现对员工思想动态的实时掌握和精准引导。

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打叶复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一)信息环境复杂化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信息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在打叶复烤企业中,职工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思想也更加多元化。面对庞杂的信息来源,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难以实现全面覆盖,虚假信息、不良信息的传播可能对职工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意识形态风险防控难度增加。

(二)技术融合壁垒

现有数字系统均为统建系统,与生产加工系统、一体化平台等数据接口兼容性不匹配,制约思政数据与生产数据联动分析。

(三)认知转型滞后

在认知观念上,对思政工作仍停留在传统模式,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一些管理人员和思政工作者忽视了数字技术对于提升思政工作的重要作用,不愿意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影响了打叶复烤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三、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打叶复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党建为核:构建“五型党支部 + 数字思政”融合机制

1.“三化”融合模式

场景化渗透 : 依托“引领型、服务型、创新型、学习型、廉洁型”五型党支部建设,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打叶复烤生产流程中,在生产一线班组设置“党员责任区 + 思政微课堂”,将党史知识嵌入复烤生产加工流程、工艺参数标准,实现生产与思政教育同步。

游戏化激励:借鉴“思想盲盒”模式,开发“复烤先锋”系统,设计“复烤工艺 + 党史知识”闯关答题模式,职工通过答题积累“红色积分”,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生产观念和安全意识。

可视化评价:建立党支部数字化看板,实时展示党员责任区安全指标、创新成果等数据,组织职工参与技术创新和改进活动,培养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形成“比学赶超”氛围。

2. 阵地创新实践

打造“车间文化长廊2.0”:集中展示企业发展历程、先进事迹,职工扫码可获取3D 全景视频及互动问答。

推行“班前会5 分钟思政”:利用班前会开展思想交流活动,利用学习强国、百度文库等平台开展碎片化学习,提升单次活动覆盖率。

(二)技术赋能:打造“ AI+ 大数据”精准教育体系

1. 智能化平台建设

构建“复烤智库”系统:运用自主研发DeepSeek 复烤专属智库,整合党规党纪、行业政策等学习资源,为职工提供便捷的学习渠道和交流空间,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开发“职工思想动态 AI 分析模型”:基于 NLP、宜搭技术,打造职工思想动态 AI 分析模型,通过朋友圈、评论区发帖数据识别情绪波动,预警职工情绪异常情况。

2. 数据驱动决策

建立“思政画像”体系:从价值观、职业成长等 6 个维度生成个人画像,

匹配差异化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方案。

实施“红黄蓝”分级管理:对思想波动职工启动“支部书记 + 心理咨询师”双干预机制,有效解决职工思想动态波动问题。

(三)生态重构:构建“产教融合”思政教育场景

1. 内部协同机制

成立“数字化转型先锋队”:联合技术、生产、人力部门,分析职工的岗位特点、兴趣偏好,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和学习需求,制定《思政数字化标准手册》,明确数据采集、分析、应用全流程规范。

2. 外部资源链接

与工业企业共建“数字思政研究室”:联合兄弟单位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开发行业特色案例库,输出《打叶复烤企业思政数字化白皮书》,开展跨单位联学活动。

(四)机制创新:构建“双向互动”保障体系

1. 机制保障

依托“师带徒、匠带兵”,实施“创新工作室 + 思想导师”工作机制,构建“思想素质—技能水平—创新贡献”三维评价模型,提升技术骨干思政引领效能。

2. 文化保障

培育“数字向善”文化:聚焦当前时政热点,立足复烤加工实际,开展思想大讨论,强化技术应用的价值观引导。

结论

数字化转型为打叶复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也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研究提出“党建融合、技术赋能、生态重构、机制创新”四位一体创新路径,形成“技术 - 组织 - 文化”同频共振的数字化创新路径,构建起“有深度、有温度、有精度”的新型思政教育体系,为打叶复烤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思想保障。

参考文献:

[1]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转型的探索(呼和浩特市城市燃气热力集团有限公司门户网,2025-03-12)

[2]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企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创新研究(江苏经济报,2025-04-25)

[3]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路径

[4] 烟草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