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技术运用分析
潘成兴 夏绍剑 魏泽文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93
引言
建筑防水防渗漏问题,不仅对建筑的使用性能、耐久性能等产生影响,而且在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也可能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研究和优化防渗漏施工工艺,既是促进建筑业进步的必要途径,同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完善、有效的防渗漏系统能够防止水分的侵入,保持室内环境的舒适,使建筑的能耗减少和使用寿命延长。
1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技术运用价值
1.1 节约施工成本
科学合理地运用防渗漏技术,能够提高房屋建筑的强度,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降低建筑使用质量问题的产生概率,从而减少维修频率,使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降低。例如,合理运用防渗漏技术进行建筑外墙与门窗连接处的防渗处理,可以有效提高该部位的结构的强度,防止出现渗水、漏水问题和结构变形等质量问题,减少维修成本。
1.2 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稳定性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阻止外界环境中的湿气、水气等渗入房屋建筑内部,防止建筑出现钢筋腐蚀、坍塌、结构形变等问题,提高整体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如在建筑屋面铺设防水卷材和设置防水层,可将外部环境与建筑内部结构隔离,避免雨水渗入导致建筑金属结构腐蚀。
2 房建工程防渗漏问题分析
目前,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防渗漏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房屋建筑质量和使用年限的一个关键性因素。防渗漏施工技术虽然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但主要有几个方面的问题。设计缺陷是造成漏水的一个原因。在设计阶段,可能会因防水设计不科学、不合理,而为渗漏埋下隐患。如对建筑物所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及结构特点等因素考虑不充分,外墙开窗位置不合理,排水系统设计不当等均可能造成容易出现渗漏问题。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是造成建筑物发生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操作不规范、质量要求不严格,如防水材料铺设未形成连续密实防水层、防水接缝处处理不合格、预埋件防水处理不到位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建筑物发生渗漏。此外,施工过程中下道工序对已施工的防水层的破坏或污染也是导致建筑物发生渗漏的原因之一。另外,材料选择的不当也是造成渗漏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防渗漏施工中使用的材料质量千差万别,选用抗渗性能不佳或者耐久性差的材料,又或是在施工中使用劣质的防水产品,都会对防水系统整体性能产生影响,从而增加渗漏发生的可能性。针对上述问题,现普遍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力求减少渗漏发生的可能性,通过精细化施工管理,包括选材、检测,优化施工流程,加强施工人员的作业培训,强化质量监控。同时,随着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等科技进步,为防渗施工的优化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使早期发现和预防渗漏成为可能。
3 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3.1 屋面防渗漏施工
屋面防渗漏施工是建筑防水的重点环节。通过抹灰技术处理结构部位底层,形成圆形角落,不仅降低了应力的聚集,还显著增强了防水层的粘附性能 [4]。为了有效避免卷材出现起鼓和渗漏问题,应合理地布置防水卷材,并且同步进行气体排放和粘合工作。此外,防水平层的强度控制对总体的防水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确保屋面平面设计具备适当的稳固性和一致性,可以增强屋面防水系统的综合稳定性能。
3.2 厨房和卫生间防渗漏施工
在住房建设的防泄漏施工中,厨房和卫生间是至关重要的核心区域。为确保排水系统不会出现渗漏的问题,必须严格控制供排水和地面防水的质量,首先,要确保厨卫区域的地面高度比其它房间低,这不仅可以避免水的泄漏,同时在水泄漏事件发生时,也可以减少其影响。在施工阶段,对于容易泄漏的地段,应采用高性能防水材料,如聚合物水泥基涂料等,并在防水材料施工完毕后,执行严格的防水性质检验。通过精细的管理和精选材料,可以提升防水施工的整体质量,从而确保厨房和卫生间在长期使用中既安全又舒适。为了确保各建筑的厨房和卫生间的防水性能满足既定标准,必须遵循严格的防水工程规范,包括对防水材料性能的检验、基层验收、防水层高度的设置、以及进行一系列的水密性测试,如闭水试验和人工喷淋等,确保无渗漏现象发生。(1)进行浴室地面的流水测试,以识别是否有储水行为。该阶段可以检测地面防水层的完整性状况,进而避免可能出现的泄漏问题。(2)对卫生间展开闭水测试,以确保防水结构能否满足预定的密封标准。闭水测试至关重要,旨在确保洗手间无渗漏,避免结构性损害及使用难题。(3)为提升防水性能,采用高性能防水材料,并加固建筑连接点的密封性。这些材料及工艺确保管道与连接区域封闭完好,防止水渗入关键部位,有效延长建筑寿命。
3.3 外墙抹灰施工
外墙抹灰施工前,需要对墙面进行全面检查,清除墙面浮灰、油污等影响施工质量的杂物,混凝土墙面需进行凿毛处理,以增加黏结的强度,确保基层墙面含水率在 8% 以下。施工前,工作人员应将外墙进行适度浇水湿润,抹灰砂浆采用 1.0:2.5 水泥砂浆,水泥选用 P⋅ 0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采用中砂,含泥量不超过 3% 。抹灰施工采用分层施工工艺,第一层为底层抹灰,厚度为 8~10mm ,表面需要充分搓毛。第二层为面层抹灰,厚度为 5~7mm ,要求表面平整光滑,阴阳角处采用专用护角条加强保护并确保垂直度,门窗洞口等特殊部位要加强防裂措施,设置钢丝网片补强。抹灰完成后,外墙还需进行不少于 7d 的养护,养护期间避免暴晒和雨淋,确保抹灰层达到设计强度。抹灰层验收时,平整度允许偏差应控制在 4mm 以内,垂直度偏差不大于 3mm 。
3.4 门窗防水施工
门窗是外墙易发生渗漏的部位,防水施工尤为重要。门窗框与墙体连接处,应采用防水密封胶嵌缝,密封胶应选用耐候性好的中性硅酮密封胶。门窗安装前,工作人员需要对洞口进行防水处理,采用防水涂料涂刷,厚度不小于 1.5mm. 。窗台设置向外排水坡度,坡度不小于 2%,窗台采用防水材料制作,与墙体连接处应做防水处理。门窗框四周应设置金属压条,压条采用铝合金材质,固定间距不大于 300mm 。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发泡胶填充,发泡胶凝固后,应及时切除多余部分。雨水横梁要采用铝合金型材,确保与门窗框可靠连接并设置合理的排水坡度和水槽。门窗玻璃安装采用耐候性密封胶,密封胶厚度不小于 6mm。门窗防水施工完成后,工作人员应进行淋水试验,试验时间不少于2h。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成品保护,避免其他施工操作对门窗防水层造成损坏。
结束语
在目前建筑工程技术的应用中,防渗漏技术的实施和相关材料的选用显得尤为核心。高效的防渗漏技术直接影响建筑的防水性能,也是决定结构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要尽量利用防渗漏技术,从多个建设区域开始,对不同条件和环境下的需求做出深入的分析,进而制定出技术实施计划。
参考文献:
[1] 白利剑 . 防渗漏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有效应用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08):172-174.
[2] 韩梅 . 防渗漏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4(05):111-113.
[3] 石岭 , 丁剑锋 , 谷明 . 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4(0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