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作者

杜媛媛

陕西省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

引言:

教师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具体认知规律以及学习需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语言学习以及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敢想、敢说、敢做,通过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设计具体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在语言学习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视觉思维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辩证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性思维能力,提升语言学习综合能力。

一、调整教学模式,促进直观思维发展

英语教学中直观思维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形成感观认识,以形象、生动的感观认识来理解抽象难懂的语言知识。与传统教学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等创设一种生活化的语言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中体验语言知识,以“感知—理解”为路径,让学生实现语言与实物的连接,提高表达意识。

例如,在“Animal friends”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借助动物的视频短片、图片,结合语音描述让学生观察动物的形态外貌、生活习性、动物性格等,如Pandas eat bamboo. Dolphins live in the ocean. 等。在课堂中,教师设置任务:“Look at this picture. What animal is it? What does it eat?”让学生根据视觉信息进行简要描述。学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说出原因,如“I like koalas because they are cute and quiet.”通过视觉和语言信息输入,让学生在观察中体会词义,在描述中加深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直观思维的潜力。

二、巧设问题情境,促进创造思维发展

创造思维的形成,需要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想象与表达空间。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兴趣点入手,为学生设置开放性问题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假设,自由想象,将所思所想以语言输出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全面思考问题,学生获得不同的语言输入,不断突破原有的认识,激发自身语言运用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例如,在教学“No Rules, No Order”单元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以下的假设性问题设计:“If you were the principal of your school, whatrules would you set or cancel?” 引导学生结合学校生活展开想象,思考规则的必要性与可能的变化。学生可通过“I think we should have nohomework on weekends.”、“Students can choose their own uniforms.”等句式表达设想,用绘图、表格等方式呈现学生设计的“my dream schoolrules”。学生在头脑风暴、小组讨论、集体分享展示的过程中开拓了学生的语言,在跨情景的思考和想象中突破了学生生活经验的束缚,迸发出创造思维潜能

三、组织小组辩论,促进辩证思维发展

辩证思维要求学生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学会对事情多角度地分析,学会倾听和反驳。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立议题讨论或者小组辩论,让学生对某一社会现象、生活现象进行讨论,并要求学生在辩论中从“正面”和“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理由等,训练学生对事物有条理的分析, 提高组织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在对比中将事情进行分析,形成全面、合理的思维认知。

例 如, 教 师 在“Keep Fit” 单 元 教 学 中 设 计 辩 题:“Should we doexercise for an hour every day?” 并按照观点分为正方和反方。正方可提出“Exercise helps us stay healthy and strong.”、“We can feel happierafter running or playing sports.”,反方则可从学习时间少、易疲惫等角度说“Some students may be too tired.”、“Not everyone likes sports.”等观点。辩论准备环节让学生搜集信息、组织观点,在辩论中组织语言、推理思辨。教师还可以在辩论后让学生思考“Which side do you agree with andwhy?”帮助学生整合多方信息,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条理性、批判性。

四、融入思维导图,促进系统思维发展

系统思维即从系统视角思辨事物内在关系。英语学习内容包含语法、单词、句型、文章等多种元素,教师应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创建知识图,让学生将所学内容系统化,让学生在可视化的语言关系图中理顺语言内容内部关系,提高学生信息整合、迁移能力,从而实现深层理解与语言产出能力的同步发展。

例 如, 在“Eat Well” 单 元 中, 教 师 可 引 导 学 生 以“How to eathealthily”为中心绘制思维导图并引出三个分支“meals”、“food groups”、“eating habits”。 在 分 支 meals 中, 写 上 食 物 名 称, 如 eggs, rice,vegetables ;在分支 foods 中,写上食物分类,并写出相关食物;在分支eating habits 中,写上健康建议如“don’t eat too much sugar”、“drinkenough water”。课堂上,教师在结合问题填写导图的基础上,再提出口头或者写作要求。学生在理清图示中的结构图时,掌握“eat well”整个脉络图,在建立系统语言的过程中,提升系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结束语:

思维品质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初中的英语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的学科特征和学生的发展规律,积极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多维度思维训练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直观思维、创造思维、辩证思维以及系统思维的不断强化,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整体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爱平 .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探讨 [J]. 校园英语 ,2021,(46):222-223.

[2] 吴亮亮 .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问题设计与策略 [J]. 现代教育 ,2022,(10):52-54.